罗浪简介

2021-11-06 11:58 人物百科 投稿:运河边百科网

罗浪,1920年7月28日出生,原名罗南传,福建德化人。是当代出色的革命音乐家和指挥家,新中国军乐事业的主要奠基人,演奏国歌第一人。罗浪历任中央军委军乐团团长,中国人民解放军训练总监部军乐处处长,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所军乐学校校长,中央广播乐团团长,八一电影制片厂军教室主任、顾问等。 曾为《解放军进行曲》、《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东方红》等经典乐曲改编和配曲。创造的《哀乐》是他影响最广、最优秀的作品之一。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伟人去世举行葬礼时,都使用了这首曲子。并且60多年来,全国众多殡仪馆至今一直在使用《哀乐》为葬礼配乐。2015年7月11日6点35分,因病救治无效在北京解放军总医院逝世,享年95岁。

目录

基本资料

1

中文名:罗浪

别名:蓝川、高平

国籍:中国

出生地:福建德化雷峰潘祠村

出生日期:1920年7月28日

逝世日期:2015年7月11日

职业:作曲家,音乐家,指挥家

毕业院校:华北联合大学文艺学院音乐系

信仰:共产主义

主要成就:新中国军乐事业的主要奠基人

代表作品:《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分列式进行曲》、《哀乐》、《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人物生平

2

1920年7月28日,罗浪出生于风光秀丽的德化雷峰潘祠村盖云岐。他的故乡地处“闽中屋脊”戴云山主峰群之一、“三山耸秀”海拔1713米的小戴云峰东南。罗浪的曾祖父、祖父皆为村塾教师。父罗信尔为爱国归侨知识分子,早年毕业于德化县立师范讲习所,先后于福建南安、永春、德化与马来亚柔佛、麻坡、文律、马六甲、森美兰等地任小学、中学教师,马来亚拾锦吟社社长,新加坡《南洋商报》新闻记者、援英抗日后援会常委。

罗浪幼年曾随父南渡马来亚,少年时期回国求学。他秉赋聪敏,活泼洒放,富于感情,嗜好音乐,喜爱文艺。曾先后就读于德化县明伦小学、德化县立培风初级中学、省立永春中学(今永春一中)。

1936年永春中学初中毕业,复南渡马来亚随父谋生。未几又归国,人上海暨南大学附中高中部。当年“七七事变”爆发,日寇铁蹄践踏祖国广大地区,到处烧杀奸淫掳掠,抗日烽火席卷中华大地。其后,日本帝国主义者又大举南侵东南亚,罗浪的母亲郑金凤和两

任免信息

3

1939年冬,罗浪毕业于华北联合大学文艺学院音乐系。后任晋察冀一分区战线剧社音乐教员和指挥。

1943年,罗浪任晋察冀抗敌剧社音乐队队长兼指挥。

1947年,罗浪奉命组建华北军区军乐队,任队长兼指挥。

1949年9月,罗浪率乐队为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演奏,还受命组建联合军乐团,任总指挥。

1949年10月1日,罗浪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上任军乐队总领队、总指挥,首次指挥《国歌》在天安门的演奏,为他的指挥历程写下浓重、精彩的一笔。他在长期的指挥实践中,又设计出一种鲜艳醒目、挥动利索的指挥旗和完善了一套简洁规范统一的指挥旗语。同年12月奉调南下,任上海军管会文艺处音乐室主任兼上海交响乐团军代表。

1951年7月,罗浪调回北京组建军委千人军乐团,任团长。之后,又先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训练总监部军乐处处长,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所军乐学校校长,训练总监部军事电影处处长。

1959年,罗浪调任中国广播乐团团长。

196

主要作品

4

自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至今共有歌曲、大合唱及歌剧歌曲等200余首,如流传全国的《狼牙山谣》、《五壮士之歌》、《从军曲》、《英雄赞》、《子弟兵进行曲》、《冲破黎明的黑暗》、《一分区进行曲》、《保卫一分区》、《七月小唱》、《保卫胜利果实》、《再接再厉歼灭敌人》、《李常胜捉俘虏》、《生活在晋察冀真快活》、《献花曲》、《四十一号桥》等。这些歌曲,是当时鼓舞人民、打击敌人的锐利武器,其中部分选辑于《抗日战争歌曲集》,1950年代已录制成唱片。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创作和改编了数十首军乐曲和礼乐曲。如《东方红》、《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军队进行曲》、《分列式进行曲》、《航空员进行曲》、《军歌联奏》、《哀乐》等。其中部分选辑于《抗日战争歌曲集》,1950年已录制成唱片。其中,《哀乐》是罗浪影响最广、最优秀的作品之一,那是他根据北方一首民间吹打乐曲调改编而成的。《哀乐》首次演奏是1945年在张家口悼念

人物荣誉

5

罗浪曾获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

2002年罗浪荣获中国音乐家协会第二届中国音乐“金钟奖”——中国音乐最高荣誉奖。

罗浪是当代出色的革命音乐家和指挥家,新中国军乐事业的主要奠基人,演奏国歌第一人。

罗浪  
声明:运河边百科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站长删除。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