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毅(1912(壬子年).07—1997),男,辽宁省台安县达牛镇赵荒村人。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少将军衔。张德江之父。历经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担任牡丹江炮兵第一训练基地司令员,第四炮兵学校校长兼书记,中南军区炮兵参谋长,广州军区炮兵副司令员,济南军区炮兵代司令员、副司令员、顾问。曾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独立功勋荣誉章,1964年晋升少将军衔。张志毅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的组建及发展壮大作出杰出贡献,被称为“炮兵鼻祖”。 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杰出指挥员。
张志毅简介
基本资料
中文名:张志毅
国籍:中国
出生日期:1912年7月
逝世日期:1997年
职业:军人
主要成就:少将
儿子:张德江
人物履历
1927年,张志毅考入东北讲武堂。
1931年,他参加了抗击日寇的长城战役。东北沦陷,他随部队转入关内,但抗击日寇的满腔决心却一刻也没有放弃。
1936年1月,张志毅考入南京炮校尉官训练班,毕业后回部队任副连长,经东北救亡总会李华春介绍加入人民解放先锋队。同年12月12日,他参加了“西安事变”。第二年,张志毅又先后参加了淮河战役和台儿庄战役。
1938年7月,积极要求抗日的张志毅在进步人士的帮助下,参加了八路军,同年10月,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辗转来到了延安。张志毅首先当上了延安抗大代区队长,并先后担任晋察冀军区教育科参谋、炮兵组长、军区炮兵独立营营长、延安炮兵学校训练部部长等职。
在著名的百团大战中,他担任炮兵组长参加了井陉煤矿攻坚战。担任晋察冀军区炮兵独立营营长时,他率领部队参加了上社、界安、灵山、口头、党埠等诸多战役,以及东庄、行唐等战斗。他首创了炮兵教导队,参加了南泥湾大生产活动,开荒
生平事迹
抗日报国投身革命
1912年7月,张志毅出生在台安县达牛镇赵荒村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
1926年,张志毅考入了当时赫赫有名的东北陆军讲武堂第七期,后攻读炮兵科,同期的同学有李兆麟、萧军、王再天等人。王再天回忆说,1931年,张志毅参加了抗击日寇的长城战役。东北沦陷后,他随部队转入关内,但抗击日寇的满腔报国决心一刻也没有改变。1936年,张志毅进入南京炮校尉官训练班,毕业后任副连长。第二年,张志毅又先后参加了淮河战役和台儿庄战役。1938年7月,在进步人士的帮助下,一心抗日的张志毅投奔了八路军,同年10月,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辗转到了延安,在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 抗大毕业后,他用他的知识、青春和热血参与组建人民炮兵工作。炮兵部队最早的训练教程和条例就是他亲手编写的。张志毅还翻译了日本炮兵操典。
抗大毕业后,张志毅先后担任晋察冀军区教育科参谋、炮兵组长、军区炮兵独立营营长、延安炮兵学校训练部部
人物评价
不计名利
张志毅是个有文化有理想的人,是在国民党军队也能飞黄腾达的人,但他却自觉地选择了革命。——邓中国,曾任沈阳军区炮兵靶场场长
忠诚敬业
张志毅在延安抗大与炮兵教员的郑新潮共同探讨教研,编写教程。后共同潜心组建延安炮校,张志毅任训练部长,白手起家,创造条件培养了一千多名学员。1945年9月出延安,同路东渡黄河,赴东北战场,延安炮校后改为东北人民自治军炮校、东北民主联军炮校,朱瑞炮校等。1947年郑新潮说在牡丹江畔收缴大量火炮,曾与张志毅整修火炮,他对党的事业忠心耿耿,对军事潜心敬业。
家庭成员
儿,张德江,现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女,张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