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树东(1931—2016 ) ,湖北黄陂人。消化疾病专家,中共党员。萧树东教授是国内外著名的消化系病专家,1950~1955年就读于上海第二医学院医疗系,1986年任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内科教授和博士生导师。1984年任上海市消化疾病研究所副所长,1990~1998年任所长,现任名誉所长。1994年至今任卫生部内科消化重点实验室主任。1999年~2003年任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主任委员(现任名誉主任委员)和亚太胃肠病学会理事。2001年至今任上海市消化内科临床医学中心主任。于2016年7月22日17时08分在仁济医院逝世,享年86岁。
萧树东简介
基本资料
中文名:萧树东
国籍:中国
出生日期:1931
逝世日期:2016
性别:男
人物生平
1931年,萧树东出生在一个中产阶层家庭,少年的他跟随父母到过澳门、香港、江西、上海等地生活,阅历颇广,他从小一心想学医。
1948年,考取了震旦大学医学院,由于内战,两年后才真正入学。
1952年,震旦大学医学院和圣约翰大学医学院、同德医学院合并组成上海第二医学院,萧树东也正式转入上海第二医学院医学系学习。
1955年,本科毕业后留校,担任附属上海宏仁医院的内科住院医师。
1957年,因为院系调整,来到仁济医院内科工作。
1984年,与江绍基共同创立上海市消化疾病研究所,先后担任副所长(1984年-1990年)、所长(1990年-1998年)、名誉所长(1998年)。
1986年,担任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内科教授和博士生导师。
1992年起,参加国家领导人的医疗保健工作。
1994年,担任卫生部内科消化重点实验室主任。
1996年,担任上海国际胃肠病学会议的主席。
1999年,任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后
主要成就
科研综述
20世纪70年代,萧树东就已洞察到胃肠道动力的改变是某些消化系疾病的病理生理基础,于是指导他的研究生做胆道压力的研究;此后,用SPECT研究胃排空、自制导管和pH监测仪等科研成果都独步中国国内。20世纪80年代中期,他又瞄上幽门螺杆菌的研究,并做出不少成绩,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和诸多上海市科技进步奖。1984年萧树东与江绍基教授等率先开展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流行病学、发病机理和根除治疗等方面的研究,他领导研制的快速尿素酶试剂盒和ELISA法检测血清HP抗体试剂盒已在全国推广使用。他还关心国际前沿研究领域,如肝脏干细胞研究等,并成功开辟了与国际水平相当的研究项目。
幽门螺杆菌感染
萧树东在国际上首先发现呋喃唑酮有很强抗Hp作用,对包含呋喃唑酮方案筛选,优化出多种廉价、高效方案,受到国际同行推崇。在中国国内首先建立多种Hp检测方法,被同行采用。该项成果显著提高了Hp相关胃十二指
社会任职
萧树东先后担任《中华消化杂志》名誉主编;《胃肠病学》和《ChineseJournalofDigestiveDiseases》主编;《AlimentaryPharmacology&Therapeutics》、《Gut》、《Helicobacter》、《ScandinavianJournalofGastroenterology》、《GastrointestinalEndoscopy》、《JournalofGastroenterologyandHepatology》和《Hepato-Gastroenterology》国际胃肠病杂志编委;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前主任委员、名誉主任委员。
人物评价
萧树东治学严谨、学识渊博、医德高尚、技术精湛,数十年来在胃癌、慢性胃炎和幽门螺杆菌(Hp)感染以及内镜激光等方面作了大量开拓性研究,成绩斐然。(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评)
萧树东教授作为中国消化学界著名专家活跃在国际学术舞台上,为中国消化学者融入国际主流学界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房静远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