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宗祥简介

2021-11-06 11:35 人物百科 投稿:运河边百科网

张宗祥(1882—1965),现代学者、书法家。谱名思曾,后慕文天祥为人,改名宗祥,字阆声,号冷僧,别署铁如意馆主。浙江海宁硖石镇人。少时与蒋百里一起勤奋苦读,俱文采斐然,齐名乡里。长大成才各有贡献,硖石镇上流传“文有张冷僧,武有蒋百里”之说。清光绪二十五年( 1899 )中秀才,二十八年中举人。先后任教于硖石开智学堂、桐乡桐溪学堂、嘉兴府中学堂和秀水学堂,以讲授地理出名。三十三年应聘至浙江高等学堂任教,又兼教于两级师范学堂和杭州府中学。建国后任西泠印社社长、浙江图书馆馆长等职。张宗祥治学勤奋谨严,经他精心校勘的古籍有 300 多种,已出版的有《说郛》、《国榷》、《罪惟录》、《越绝书》等。生平抄书成癖,边抄边校,往往夜以继日;运笔如飞,一昼夜能抄二万四五千字。一生抄校 9 千余卷,前无古人。其书法学李北海,兼融汉魏碑法,雄浑洒脱,一气呵成,流传颇广。亦善画,印有《冷僧书画集》。工诗能文,精鉴赏,通晓医药、戏曲、文学、史地等。昆曲《十五贯》解放后演出剧本亦由其改定。他重视乡邦文献,海宁学者著作经他校订的有 500 多卷。 1957 年,将藏书 2000 余册捐赠给海宁县图书馆。

目录

基本资料

1

中文名:张宗祥

别名:思曾,字阆声,号冷僧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海宁硖石西仓基

出生日期:1882年4月3日零点

逝世日期:1965年

职业:学者、书法家

主要成就:改定昆曲《十五贯》剧本等

生平

2

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中秀才,二十八年中举人。先后任教于硖石开智学堂、桐乡桐溪学堂、嘉兴府中学堂和秀水学堂,以讲授地理出名。三十三年应聘至浙江高等学堂任教,又兼教于两级师范学堂和杭州府中学。在两级师范,与鲁迅、许寿裳一起领导反对封建顽固的监督夏振武(绰号“木瓜”)的斗争,号称“木瓜之役”。宣统二年(1910年)赴北京应试,得一等,任大理院推事兼教清华学堂地理课。辛亥革命后,在浙江军政府教育司工作。民国3年(1914年)进京任教育部视学,与鲁迅、朱宗莱、单不庵等钻研古籍。民国4年参加反对袁世凯称帝运动。后兼任京师图书馆主任,负责整理故宫移来的大量古籍,“日拂拭灰土中”,埋头两年,成《善本书目》4卷,纠正了过去著录的不少讹漏。民国11年南返杭州,任浙江教育厅厅长。鉴于文澜阁《四库全书》在战乱中受损,迄未恢复,乃奔走沪杭募款,组织人力去北京补抄。历时两年,抄得4497卷,补齐残缺。当时实行中

故居

3

张宗样故居在海宁硖石镇仓基街56号,建于1926年(一说1934年),为三楹两层西式砖木结构,楼后有天井。这幢小楼,主人生前题名“铁如意馆”。故居内陈列张宗样生平业绩介绍(图片)、书法、著作等,还有他收藏的镇室之宝:铁如意,和一张很大的旧书桌。

张宗样(1882—1965),谱名思曾,字阆声,晚号冷僧。17岁时读《宋史》,敬慕文天样,遂改名“宗样”。一生主要从事文教、图书事业,学识渊博,于文学、史学、考古、金石、书画、医学、音乐、戏曲无所不能。42岁时主持补抄文澜阁《四库全书》及平生校勘的万卷古籍,都是近世罕有匹俦的文化胜业。张宗祥治学勤奋谨严,经他精心校勘的古籍有300多种,已出版的有《说郭》、《国榷》、《罪惟录》、《越绝书》等。生平抄书成癖,边抄边校,往往夜以继日;运笔如飞,一昼夜能抄二万四五千字。一生抄校9千余卷,前无古人。其书法学李北海,兼融汉魏碑法,雄浑洒脱,一气呵成,流传颇广。亦善

人物小传

4

1882年4月3日零点,张宗祥诞生于海宁硖石西仓基(张宗祥之家是从狮岭老家迁来的)。张宗祥原名思曾,字阆声。因敬文天祥为人,更名宗祥,又因所注释古籍,时人目为“冷书”,遂号“冷僧”,又别号“铁如意馆主”。张宗祥先生少年时就聪慧过人,读书过目不忘,12岁时和蒋百里先生一起互相激励,读了大量书籍,打下了深厚基础。1899年,张宗祥参加嘉兴府考得第一,为秀才。早年在海宁开智学堂任教,后在桐乡桐溪学堂任教,稍后又在嘉兴秀水学堂任教,兼嘉兴府中学堂教员,教国文、历史和地理。当时教材极其缺乏,地理教材,特别是地图,全是张宗祥亲手描绘,直至后去北京清华学堂任地理教员时也是如此。1907年,任浙江高等学堂兼浙江两级师范学堂教员,1910年29岁时离开杭州,赴京参加考职,殿试一等,为大理院推事,领四品衔。35岁时遇袁世凯迫害蔡锷,是张宗祥得知消息后,迅速传递给蔡锷,才使秘密潜逃在天津的蔡锷,能迅速离开天津南下

张宗祥  
声明:运河边百科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站长删除。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