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若冰(1926年10月——2005年3月)笔名沙驼铃。陕西泾阳人。中国当代著名作家、西部散文的代表人物、西部文学的拓荒者、“石油文学”奠基人之一。李若冰散文大都写亲身感受,反映我国大西北的风物、人情与生产建设,文笔优美、真实感人。他最早发现了西部美,歌颂了西部美,为祖国石油工业树起了一座丰碑。李若冰一生情系大漠,钟情勘探者、创业者,被誉为中国石油文学的拓荒人之一。所作《柴达木手记》等作品至今享有盛誉。2005年3月24日病逝于西安,享年79岁。
李若冰简介
基本资料
中文名:李若冰
别名:沙驼铃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陕西泾阳
出生日期:1926年10月
逝世日期:2005年3月24日
职业:作家、文学家
毕业院校:鲁迅艺术文学院文学系
信仰:共产主义
主要成就:中国石油文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 中国石油铁人文学特殊贡献奖 1993年获青海石油文联突出贡献奖 1999年获中华铁人文学贡献奖
代表作品:《山丹丹开花红艳艳》、《神泉日出》、《旅途集》等
简介
李若冰,1926年生于陕西泾阳,中共党员。12岁就加入八路军。1945年毕业于鲁迅艺术文学院文学系。1938年参加延安抗战剧团,后历任中央宣传部助理秘书,西北军区政治部秘书,中央文学研究所学员,中国作协西安分会专业作家、副主席兼秘书长,陕西省文化局副局长,陕西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文化文物厅长,省作协党组书记,陕西文联主席,中国作协第四届理事,第五、六届名誉委员。陕西省第六届人大代表,陕西省第七届党代会代表、省委委员。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49年开始发表作品。1956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文学创作一级。著有散文集《在勘探的道路上》、《柴达木手记》、《旅途集》、《红色的道路》、《山·湖·草原》、《神泉日出》、《爱的渴望》(合作)、《李若冰散文选》、《高原语丝》、《塔里木书简》、《满目绿树鲜花》等,另有文集《永远的诗人》(李若冰论集)、《李若冰序文集》、《李若冰文集》(4卷)等。1993年曾获青海石
名字由来
李若冰本姓刘,儿时(出生后不久)被卖给一户杜姓人家为子,故曾用名杜西山、杜德明,笔名“沙驼铃”。后得知他生母姓李,为了纪念他去世的亲生母亲,内心铭记一个孤儿心灵上永远也难以弥合的心理创伤,他改为母姓,后启用曾用笔名李丹人和现名李若冰。李若冰取笔名驼铃,是他看见延安城外的骆驼,想到这种负重远行的生命是令人敬仰的,驼铃是跋涉者心灵的歌唱。这一时期,他利用分分秒秒的时间博览了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学作品,还尝试去写点小文章。也就是在此时,他的一个诗意盎然的笔名--沙驼铃“诞生”了!这是因为他常在延河畔看到骆驼那奇丑而又可爱的形影,对它的坚韧、负重和对信念的执着精神,油然而生的敬意。
妻子贺鸿钧
李若冰的妻子贺鸿钧,1928年生于陕北米脂县城一个教书先生的家里。16岁时,她参加了绥德分区文工团,演过《白毛女》等歌剧。她同姐姐贺鸿训合写的秧歌剧《喂鸡》受到周扬的赞赏,被推荐到《解放日报》发表,由贺敬之先生写了序言。后进入刚解放的西安,在西北文联创作室工作。二人认识、相爱,举办了简朴的婚礼,又天各一方,一个去了西部戈壁,一个上了北京。从这时起,李若冰舍弃了“驼铃”、“沙驼铃”、“李丹人”等笔名,开始用“李若冰”的名字发表作品。贺鸿钧也用笔名贺抒玉。她的本名叫贺鸿钧,结婚时,李若冰又帮她改名为“贺抒玉”,合起来就是“冰清玉洁”之意。
个人生平
1926年10月出生于陕西泾阳蒋路乡阎家堡,出身贫苦农民家庭。幼年卖给当地杜家。
1938年,12岁时逃亡延安参加抗战剧团,后在部队艺术干训班和边区艺术干校学习,参加大生产运动。
194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调西北文工团和中央党校工作,参加整风运动。
1944年改入鲁艺文学系。
1945年调中央宣传部任助理秘书。1946年调一野四军骑六师主办《群力报》,参加人民解放战争。
1948年在西北军区政治部任秘书。
1950年转业,入北京中央文学研究所进修,并开始在《西北文艺》、《文艺报》、《小说》等报刊上发表作品。
1953年调中国作协陕北分会从事专业创作,同时兼任酒泉地质勘探大队副大队长。
1954年进入青海柴达木盆地。此后五进柴达木,曾在大庆油田、关中农村、塔里木和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等地生活。
1956年出版了第一本散文集《在勘探的道路上》,后继续在柴达木盆地生活。
1959年出版《柴达木手记》。
1958年到“文革
个人影响
李若冰西部散文的代表人物,最早发现了西部美,歌颂了西部美,为祖国石油工业树起了一座丰碑。
1938年李若冰12岁时就北上延安参加革命,先后在延安抗战剧团和鲁艺文学系工作学习。解放后他多次与石油勘探者一起深入大漠戈壁,写下了《柴达木手记》等一大批反映大西北风情和石油建设的优秀文学作品,被誉为我国“石油文学”的奠基人。1944年考入延安鲁艺文学系之后,李若冰同革命文艺战士们一起边开荒种地边阅读大量文学作品和理论著作;新中国成立后,他从中央文学研究所一毕业,就投身到社会主义建设的火热生活之中,“把自己的手紧紧地扣在生活的主动脉上”,“用自己的胸脯贴着生活发展的脉搏,感受生活、感受时代”,深入延安和陕北,在《人民文学》上发表了第一篇报告文学《陕北扎记》,热情地讴歌了共和国第一批勘探者。他认为石油是共和国工业发展的血液,为祖国勘探奉献更多的石油,是每个勘探者神圣的职责,歌颂资源丰富的大西北和乐于奉献的勘
人物评价
李若冰散文大都写亲身感受,反映我国大西北的风物、人情与生产建设,文笔优美、真实感人。
李若冰夫人贺抒玉老人回忆说,1953年他与若冰结婚不到半个月,他就出走到柴达木去了,1954年春季玉兰花开之时,也是女儿出生之时,他到酒泉勘察队去了,顾不上回来看女儿一眼……他已把自己的生命融入了祖国大自然的怀抱,融入了西部的大漠中,他就是大自然之子!30岁成名受周总理接见。省文联副主席、著名评论家肖云儒沉浸在悠远的回忆中,“李老是我大半生的师长和领导,我们相识相交整整45年,我20岁时就开始读他的作品。他是贯穿延安文艺运动、17年文学时期和改革开放以后这三个时代、在文学艺术上很有建树的一位重要作家,像他这样的人在我省及全国都不多见,他在国内开创了西部散文的先河。1959年李若冰推出成名作《柴达木手记》时还不到30岁,周总理还亲切接见了他”。
在西安雍村干休所李若冰家中,书房仅12平方米,四壁满书。看看他家用了
其他信息
最大遗憾
李若冰生前最大的遗憾是没能重返柴达木,最大的牵挂是那部永远无法完成的长篇小说。
2002年深秋,为拍摄纪录片《沙驼铃》,作家和谷等人曾陪李若冰远赴柴达木,和谷认为那是“陪一位七旬有七的老人,去温习半个世纪的那种撕心裂肺的梦想”。旅途中,李若冰需要按时吃降压药、打胰岛素,夜里几乎每隔一小时就要去一次洗手间,而更多时,这位老人就乐呵呵地倾听别人谈话。就在进柴达木之前,李若冰的血压升到了100至200毫米汞柱,休息两天后血压仍居高不下,没人敢让他冒险,医生也“请组织上阻止该同志到高海拔地区”。李若冰得知重返柴达木无望后,一番话令人神伤,他说:“我多年来非常怀念柴达木,眼看到了它的面前却不能去了,这是不是有点太残忍了?进不了盆地,我是太遗憾了……”李若冰表示以后会再来,“就是80岁也要再进柴达木!你们怕我过不了当金山,那我就走西宁,经格尔木,直上花土沟……”但这些已成了永远的梦,这位老人重回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