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仲平(1902-1964)诗人。云南宝宁(今广南)人。北京政法大学肄业。建国后,历任西北军政委员会文教委员会副主任兼西北艺术学院院长,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是第一、二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一届全国政协代表。
柯仲平简介
基本资料
中文名:柯仲平
别名:柯月华
国籍:中国
出生地:云南宝宁(今广南)
出生日期:1902
逝世日期:1964
职业:诗人
毕业院校:北京政法大学
信仰:共产主义
主要成就:曾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
代表作品:《柯仲平文集诗歌卷》
人物简介
柯仲平(1902-1964)诗人。云南宝宁(今广南)人。北京政法大学肄业。1926年到上海,在创造社出版部、狂飙社出版部工作,并在建设大学任教。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任上海工人纠察队总部秘书、联合会纠察部秘书。1937年到延安,参与倡导街头诗。曾任陕甘宁边区民众剧团团长,陕甘宁边区文化协会副主任、主任。建国后,历任西北军政委员会文教委员会副主任兼西北艺术学院院长,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是第一、二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一届全国政协代表。
人物生平
柯仲平,原名柯维翰。曾用笔名仲平、仲屏、平、南云。1902年1月25日生于云南省广南县小南街一个中等景况的家庭。六岁入私塾启蒙。1910年进广南县高等小学读书。1916年考入省立一中学习。1920年2月10日创作的自由诗《白马与宝剑》,是他最早的一首诗。
1926年4月,柯仲平肄业于北平法政大学法律系,来到上海,他加入到郭沫若领导的创造社。完稿于1924年11月的抒情长诗《海夜歌声》是柯仲平的第一部长诗。1927年5月初来到西安。在西安学联举办的暑期讲习会上进行演说,这就是《革命与艺术》(1927年10月,西安新秦日报馆初版)的产生。
1928年9月,柯仲平回到北平。着手创作长篇诗剧《风火山》(1930年5月,上海新兴书店初版)。1929年1月,标志着柯仲平创作道路进入新的成熟阶段的宏篇巨制《风火山》终于脱稿。1929年春,柯仲平带着刚刚脱稿的《风火山》来到上海,参加了高长虹等人组织的“狂飙”出
主要作品
·《柯仲平文集诗歌卷》 (1902~1964.10)著
·《柯仲平文集文论卷》 (1902~1964.10)著
·《柯仲平诗文集短诗》 (1902~1964.10)著
·《柯仲平诗文集文论》 (1902~1964.10)著
·《柯仲平诗文集》 (1902~1964.10)著
·《浪中人》(1902~1964.10)著
·《从延安到北京》(1902~1964.10)著
·《胜利大进攻》 (1902~1964.10)撰
·《毛主席的小英雄》 (1902~1964.10)著
·《反右派的歌》 (1902~1964.10)著
·《毛主席指出总路线》 (1902~1964.10)著
·《柯仲平文集诗剧歌剧卷》 (1902~1964.10)著
·《柯仲平诗文集文论》 (1902~1964.10)著
·《柯仲平诗文集长诗》 (1902~1964.10)著
·《无敌民兵》 (1902~1964.10)撰
·《边区自卫军》 (1902~1
纪念馆
柯仲平纪念馆位于云南广南县莲湖西畔,紧靠环湖西路。于1994年4月建成,是广南各族人民为了纪念柯仲平这位为革命战斗一生、歌唱一生的著名诗人而捐资兴建的。纪念馆为中国传统式的四合院结构。占地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770平方米,分一幢主馆和两幢附设展厅,一个碑廊。大院的地势呈阶梯状,从环湖路拾级而上,分三个平台。第一台为大门和门内左右两侧的两幢附设展厅。大门系古式琉璃瓦覆面,朱红大铁门,门两侧墙体上是画家陆锡九先生创作绘制的粉彩山水画。门面正上方藏青色底板上是书法家陆铸先生书写的“北苑”草书二字。大门内是平台天井,左右两端各建附属展厅,展厅同属琉璃瓦覆面朱红墙体。第二平台是大院绿化区,设有两个花池、两块樱花园和两个花台,其中有一个花台围护着一棵百年金桂,桂树苍老而枝叶茂盛,给纪念馆平添了一种历史积淀和文化氛围。碑廊居于右花园外沿。主馆居于顶台,属整个院落最显著的位置。占地面积250平方米,建筑
诞辰100周年
2002年1月25日是著名诗人柯仲平诞辰100周年的日子,北京、云南、陕西等地文艺界的代表及柯仲平先生生前好友共聚一堂,一起缅怀这位人民诗人。
柯仲平是现代著名的革命诗人,先后担任过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西北文联主席等职。他1902年生于云南,1964年不幸去世。1919年他领导昆明地区的学生运动,1921年离开家乡来到北平,从此开始了漫长的革命生涯。他创作了众多的政治抒情诗,如《海夜歌声》、《不到黄河心不甘》、《边区自卫军》和《平汉路工人破坏大队》等,同时写了《劳工神圣》、《无敌民兵》、《十二把镰刀》等优秀剧目。除此之外,他还积极为革命做宣传和组织联络工作。他所创作的诗歌戏剧被毛主席称为“既是大众性的,又是文艺性的,体现中国气魄和中国作风”。
“猛似狂飙热似火”,这是著名诗人臧克家专门为柯仲平题写的,这句话概括了柯仲平追求真理、献身革命的意志和决心。在座谈会上,柯仲平的学生回忆了几次与柯老见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