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两对半”的概念
当乙肝病毒进入人体的血液以后,就要在里面生长繁殖。它们的繁殖方式,就是乙肝病毒在人体内的“复制”。顾名思义,“复制”就是按照病毒原来的样子,再产生一个新的病毒。当然这个过程十分复杂。
既然血液里有了乙肝病毒,医生就能通过化验的方法,把它们检查出来。一般检查乙肝病毒标志物的项目有5项,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两对半”,它的具体内容包括:乙肝表面抗原(HBsAg)和它的相应抗体——乙肝表面抗体(HBsAb或抗HBs),乙肝e抗原(HBeAg)和它的相应抗体——乙肝e抗体(HBeAb或抗HBe)以及乙肝核心抗体(HBcAb或抗HBc)。
“两对半”的参考值定性标准为阴性,定量标准常州三院为:HBsAg为0~0.5ng/ml(纳克/毫升),抗HBs为0~10mU/ml(毫国际单位/毫升);HBeAg为0~0.03Ncu/ml,抗HBe为0~2Ncu/ml,抗HBc为0~0.2Ncu/ml。
(二)检查乙肝“两对半”的目的
检查乙肝“两对半”的目的,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判断人体是否感染过乙肝病毒在没有接种乙肝疫苗情况下,只要血清“两对半”中任何一项阳性均提示正在感染或已感染过乙肝病毒。
2.判断目前体内是否携带乙肝病毒只要血清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均提示为乙肝病毒携带者。
3.判断体内乙肝病毒复制水平及传染性强弱若血清乙肝e抗原(HBeAg)、乙肝核心抗体免疫球蛋白M(抗HBcIgM)阳性者,表明体内病毒复制活跃,传染性强。
4.判断是否需要接种乙肝疫苗,并评价乙肝疫苗的接种效果若乙肝“两对半”检查全部阴性者,需要接种乙肝疫苗。接种乙肝疫苗后出现血清乙肝表面抗体(抗HBs)阳性者,表明机体获得免疫能力,接种成功。如未出现乙肝表面抗体(抗HBs),仍需加大剂量进行预防接种。
5.评价抗病毒治疗效果血清乙肝e抗原(HBeAg)阴转,产生乙肝e抗体(抗HBe)提示抗病毒治疗有效。
6.对献血员筛选若血清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乙肝e抗原(HBeAg)阳性,或高滴度乙肝核心抗体(抗HBc)阳性者,均视为不合格献血员,不能进行献血。
(三)乙肝“两对半”血清学检测常见结果及其临床意义
1.乙肝“大三阳”所谓乙肝“大三阳”,是指血清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e抗原(HBeAg)、乙肝核心抗体(抗HBc)均为阳性。乙肝“大三阳”提示病毒复制活跃,传染性强,如果有症状和肝功能异常一般需要抗病毒治疗。
2.乙肝“小三阳”所谓乙肝“小三阳”,是指血清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e抗体(抗HBe)、乙肝核心抗体(抗HBc)均阳性。如血清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阴性,表明体内病毒复制不活跃,传染性小,不需进行抗病毒治疗;反之,如果血清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阳性,仍说明体内病毒复制较活跃,传染性强,如肝功能异常,需抗病毒治疗。
由以上可见,乙肝血清学“两对半”检查对指导临床诊断、制定治疗方案和评价疗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