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又称黄花地丁,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蒲公英、碱地蒲公英或同属数种植物的全草。为我国民间深受群众欢迎的野菜,是药食兼用之品。
蒲公英除含有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成分外,还含有蒲公英甾醇、皂苷、结晶性苦味质蒲公英苦素、胆碱、菊糖、葡萄糖、果胶、肌醇、咖啡等主要成分。
蒲公英性寒,味苦、甘,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尿消淋等功效。中医临床常用于疔疮肿毒、乳腺炎、颈淋巴结核、目赤、咽痛、肺脓疡、阑尾炎、湿热黄疸、急性泌尿系感染等疾病,近代常用于脂肪肝等疾病。
现代药理研究证实,蒲公英有良好的保肝作用。金氏、施氏等学者用蒲公英注射液或蒲公英乙醇提取物十二指肠给药,能使麻醉大鼠的胆汁分泌量增加40%以上,系为对肝脏的直接作用所导致。胆囊瘘犬试验表明蒲公英利胆活性成分主要在树脂部分,挥发油的作用微弱而不稳定,生物碱及苷类对胆汁分泌无影响。蒲公英注射液肌注或蒲公英煎剂灌胃连续给药7天,对四氯化碳所致的大鼠肝损伤,均有显著降低血清谷丙转氨酶和减轻肝细胞脂肪变性的作用。在原代培养大鼠肝细胞模型,蒲公英水煎剂能显著减轻四氯化碳所致肝细胞病理变化,增加琥珀酸脱氢酶和糖原含量,降低酸性磷酸酶活性,电镜观察可见四氯化碳所致线粒体肿胀等病理变化减轻,蒲公英这一作用可能与其细胞膜保护作用有关。
有学者临床报道,蒲公英可减轻肝的脂肪变性,对肝炎后脂肪肝疗效尤为突出,对肝经湿热型脂肪肝较为适宜。对脂肪肝合并高脂血症、单纯性肥胖症、胆囊炎及胆石症者更为适用。每日用量为15~30克,鲜品可加倍。
蒲公英性寒,味苦,且有缓泻作用,所以胃寒便溏者忌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