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机体对葡萄糖的利用减少,因而游离脂肪酸显著增加,肝脏内中性脂肪合成亢进,从而并发脂肪肝。糖尿病性脂肪肝有以下病理特点:肝脂肪变性多为中性脂肪沉着,但其程度与血中脂质水平不相一致,糖尿病控制后脂肪变性可消退。糖尿病患者肝脏异常组织学表现可为局灶性非特异性改变,包括萎缩、退行性变及细胞坏死,有时亦间有单核细胞浸润。未经治疗的患者细胞周围胞浆内含较丰富的糖原,但在细胞中央糖原减少或缺如。常可见有细胞核内糖原沉着的空泡,这种核空泡多见于胞浆糖原最少的细胞,其形成原因不明,且与血糖水平不平衡有关。酮症酸中毒时胞浆内糖原减少,核内亦无糖原沉着,脂肪滴增加。
不论1型或2型糖尿病患者,如血糖控制不佳,尤其在酮症酸中毒时,肝脏往往迅速增大,有高度的脂肪浸润,有时甚至发生肝区疼痛,脂肪肝多发生于胰岛素严重缺乏状态的糖尿病昏迷患者。但经胰岛素治疗将糖代谢紊乱纠正后,可迅速恢复正常。糖尿病性脂肪肝肿大的肝,表面光滑、质地松软、无结节、下缘常扩展至右肋及剑突下数指,甚至可与脐平,扪之有疼痛,有时可误诊为肝炎,但黄疸罕见,也无发热,肝功能损害不严重,且肝炎各种检测指标均阴性,故在鉴别诊断时并不困难。
1型糖尿病肝肿大在青少年糖尿病患者中多见,尤其是病情严重而未被控制者。一般肝脏呈轻、中度肿大,偶有重度肿大,表面光滑,质偏硬,可有压痛。在肝穿刺活组织检查中,脂肪含量并不显著增多,而肝细胞内糖原沉积较多。2型糖尿病肝肿大多见于中年女性、肥胖患者,肝脏边缘光滑,质软或中等硬度,压痛不明显,肝肿大主要由于肝内脂肪沉积增多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