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对于脂肪肝的认识

2021-07-18 03:52 脂肪肝 投稿:运河边百科网
中医认为肝为五脏之一,居于右胁部,是人体重要而且最大的脏器,与胆相表里。其功能主疏泄(包括调节情志、促进消化、疏调气血等),主藏血(包括贮藏血液,调节血容量),主藏魂。在中医学中并无脂肪肝病名,但自《内经》起就有对本病的描述,并有相应的治疗方法。例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瞋胀”的描述。根据其临床表现,众多学者认为其当归属于中医学的“胁痛”“肥气”“肝着”“痰浊”“积聚”等范畴,与肝郁、痰浊、血瘀有关。
  一般而言,中医认为脂肪肝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引起。
  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
  中医认为,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脾的运化生成水谷精微,并布散营养周身。另外肝主疏泄、肾藏精,其对于水谷精微的正常代谢也起着重要作用。《素问·生气通天论》曰:“阳气者若天与日”,“阳不胜其阴,则五脏争气,九窍不通”。肝主疏泄,脾主运化,无不依赖阳气之鼓动,若肾气不足,肾阳虚弱,则气化不及,加重痰湿和瘀滞。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均可导致水谷精微的运化输布失常,痰饮、水湿内生,瘀血停留,形成脂肪肝。
  饮食不节
  临床发现,脂肪肝患者多有饮食不节史,主要是嗜食肥甘厚味和恣饮醇酒,导致脾胃受损,痰湿蕴阻。或饮食无制,饥饱不调,起居失常,使脾胃受损,运化之职失司,以致湿浊内生,凝结成痰。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饮食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高脂肪、高蛋白、高糖饮食已很常见,若过食肥甘厚腻之品,则会有“膏粱之疾”“膏粱之变”,脂肪肝首当其冲。
  少劳多逸
  脂肪肝患者也可以由于少劳多逸,使气血运行不畅,脾胃功能减弱,痰饮、水湿内停而致病。
  基础疾患影响
  其他脏腑疾病日久,尤其是糖尿病、冠心病等,易引起体内血脂失于正常运化,积于血中则为痰为瘀,形成高脂血症;痹阻于肝,则为脂肪肝。
  同西医一样,中医对于脂肪肝的发病原因的认识也是比较全面和深刻的,只是二者从病理的认识是不同的。西医更强调的是微观诊治,而中医则讲究的是宏观诊治,将脂肪肝的发病原因与身体里其他的器官联系起来,整体看待。
中医  脂肪肝  
声明:运河边百科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站长删除。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