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帼英雄的意思,巾帼英雄秋瑾是怎么回事?

2022-01-27 07:15 资讯百科 投稿:运河边百科网

  

巾帼英雄的意思,巾帼英雄秋瑾是怎么回事?插图

秋瑾的父亲秋寿南,曾为湖南郴州直隶知州巾帼英雄的意思。秋瑾幼年就随兄读私塾,她好文史,能诗词,15岁时就 已从表兄那里学来了骑马击剑等一系列强身之术。

巾帼英雄的意思,巾帼英雄秋瑾是怎么回事?插图1

十六岁那年,秋瑾因父官寓居湖南。两年后,由父母做主嫁与湘潭富绅子弟王廷钩。婚后不久,醉心 于仕途的王廷钩花钱买了个京官,带家眷走马上任。
  

秋瑾来到北京后,先后遭遇了中国政府两次严重的挫败。一是甲午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惯以 江山赠人的清政府摇尾乞降,签订了割地赔款的“马关条约”;二是义和团运动失败,八国联军入侵北京, 古城被洗劫,以及又一个丧权辱国的《辛丑和约》。

民族的灾难,亡国的危机,引起了众多志士仁人的极度忧愤,他们奔走呼号,出版书刊,揭露列强侵 略,抨击清廷卖国,号召人们奋起革命,重建中华。
  秋瑾接受了许多维新书刊,废寝忘食地用心阅读,随着 思想的不断升华,她立志要为民族雪耻。为此曾著有《宝刀歌》以抒情怀:“铸造出千柄万柄宝刀兮,澄清。 神州;上继我祖黄帝赫赫之威名兮,一洗数千数百年国史之奇羞!”

当时,还有不少热血青年去日本留学,考察资本主义政治,探索强国富民之道,秋瑾也毅然加入了这 一行列。
  但满脑子“男尊女卑”的丈夫横加阻拦。秋瑾激烈抗争:“人生处世,当国济艰危以吐抱负,宁能 米盐锁屑终其身乎?”王廷钩又恼又恨,盗走了她陪嫁的首饰,妄图断了她的经济来源,以阻其行。秋瑾 抱定“革命当自家庭始”的不屈心志,拔簪摘珥,典衣质物,硬是凑足了路费。
  1904年4月,秋瑾终于冲破 封建牢笼,搭船只身东渡日本,从此,踏上了救国救民的征途。

秋瑾一到日本,就积极参加留日学生的革命活动,与陈撷芬等人发起成立了妇女组织“共爱会”,参 加了冯自由组织的“三合会”,其宗旨为推翻清朝,恢复中华。秋瑾被封为军师,并创办了《白话报》,提倡

妇女解放,鼓舞反清革命。
  

1905年夏,秋瑾回国筹措学费,经陶成章介绍,在上海爱国女校访问了光复会会长蔡元培,后在绍兴 会见了光复会首领之二的徐锡麟,并加入了该佘,不久重渡日本,加入了孙中山先生刚筹建起来的同盟 会,并被推举为评议部评议员和同盟会浙江省主盟人。

秋瑾日夜为革命操劳,发展会员,宣传革命政纲。
  她非常富有演说才能,加之通今博古,学识超群,演 说总是非常成功,以至于留日学生每次集会都请秋瑾到场。

面对留日学生高涨的革命活动,清政府深感不安,于是通过曰本当局颁布了《取缔清韩留学生规 则》,对爱国学生横加限制和迫害。八千留学生奋起反抗,秋瑾在集会上慷慨陈词国有国体,人有人 格,决不能任其摆布!”经她提议,留学生进行了同盟罢课,并组织敢死队,由她充任队长,去公使馆交涉, 继而又带领部分同学回国以示抗议。
  

秋瑾身为女性,对妇女受封建礼教残害的苦楚有着切肤之感,因而回国后便在上海创办了《中国女 报》,亲自撰写文章,着力宣扬妇女解放,男女平权,反对缠足、买卖婚姻和男尊女卑的思想,成为勇担革 命重责的“国民女杰”。

秋瑾的妇女解放主张不胫而走,女界同胞在她的感召下,纷纷打破羁绊,投身革命。
  后来,《中国女 报》因经费匮乏停刊后,秋瑾便把精力转向武装起义方面。1907年春,她前往绍兴,主持由徐锡麟创办的 大通学堂,出任督办,培训骨干,聚蓄革命力量。秋瑾还在校中增设了“体育专修科”,自任教练,利用绍 兴知府贵福与新学界友善的假面具,聘其为大通校董,从而使购买枪支弹药进行训练合法化。
  她还常身 穿男式体操服,骑着高头大马,腰插手枪,手握倭刀,带领学生整队前往城外校场军训。并且不辞劳顿,扬 鞭驰马于杭州、金华、义乌等地,联络分散各地的会党,运动军队官佐与武备学校的师生加入光复会。

1907年5、6月间,同盟会先后组织发动了多次起义,秋瑾与徐锡麟议定,浙皖两地同时举义。
  她把 浙江地区的会党以“光复汉族,大振国权”八字为序,统编成光复军,确定了起义的具体事宜,并亲自起草 了《光复军起义檄》和《普告同胞檄h

但因谋划不够周密,起义部署被打乱。7月6日,徐锡麟在安庆刺杀安徽巡抚恩铭,仓促起义,结果 被捕遇害。而浙江巡抚张曾扬得到了秋瑾与徐锡麟同谋的密告后,立即调兵遣将部署镇压。
  一时间风声 大紧,会党首领王金发劝秋瑾躲避一下,但秋瑾坚持不肯。并在给友人的信中以绝命诗表明了为革命献 身的决心。而后,她开始组织同学分批撤离,并销毁了机密文件。7月13日,清军荷枪实弹包围了大通, 秋瑾与少数战友开枪抵抗,毙伤敌人多名,最终因寡不敌众而被俘。
  

面对严厉的审讯,她冷嘲热讽,始终未有一句有损于革命党声誉的话。敌人知秋瑾威望极高,唯恐久 押生变,于是编造供词,草草结案,并于1907年7月15日将其秘密杀害。临刑前,监斩官要她在供状上 画押,秋瑾环顾四周,只觉得细雨霏霏,冷风阵阵,遂挥笔写下“秋风秋雨愁煞人”七个大字,以表明对革 命前途的关注。
  
  

秋瑾遇难的消息传出后,抗议清政府杀害女侠的电文、信件如雪片般飞向清宫,悼念诗文、回忆录、剧 作不断涌现,各类纪念书刊相继问世。而按秋瑾埋骨西子湖畔的遗愿,其生前的两位女友于二年春将其 忠骨改葬于西湖边的西泠桥下,并建碑著文。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孙中山下令在绍兴为秋 瑾建“风雨亭”,以纪念她为民族生存、妇女解放不惜抛洒一腔热血的爱国主义精神。

声明:运河边百科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站长删除。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