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廷辅简介

2021-11-06 12:17 人物百科 投稿:运河边百科网

张廷辅(1883--1912),字清澄,河北省邯郸县裴家堡村人。少年时入广平府(今永年县)莲亭书院读书。1903年,考入北洋姚村陆军小学,因具有反清思想,联系革命党人,被开除学籍。1907年,考入保定北洋武备速成学堂。学习期间,加入同盟会。毕业后,在鄂军任见习士官、排长。1909年,与蔡济民等人组织将校研究团,附设下士班,他以研究学术为名宣传革命,组织下级军官及士兵、团员达数万人,成为新军中影响较大的一个革命团体。

目录

基本资料

1

中文名:张廷辅

国籍:中国

民族:汉

出生地:河北省邯郸县裴家堡村

出生日期:1883

逝世日期:1912年2月27日

职业:军人

毕业院校:保定北洋武备速成学堂

投身行伍

2

张廷辅(1883--1912),字清澄,河北省邯郸县裴家堡村人。父张金华,是清光绪二十九年邯郸县最后一个贡生。金华曾佐助县令筹办官车局,并在其中供职,还懂些医道,是地方知名绅士。廷辅幼年由父指导,接受启蒙教育,稍长,入广平府莲亭书院读书。对所学课业,不屑一顾,但对军事学问有浓厚兴趣,常购买兵书阅读。性格刚强,豪爽大方,胸有大志,卓尔不群。1902年以后,入保定武备学堂。1903年又投考姚村陆军小学。廷辅系独子,按当时规定不允许从军及投考军事学堂,因兴趣所系,执意投考,终被录取。在军校期间,感于清廷腐败,国事日非,尤受孙中山领导的革命运动影响,遂多方联系革命党人,并加入了河北同盟会。毕业后,于1908年底,分配到湖北省鄂军为见习士官。期满,任排长,从此踏上了军人生活的道路。

参加革命

3

廷辅被分配到鄂军之时,正是武汉革命党人活动深入迅速发展的时期,他积极联络同志开展活动,当时,二十九标(团)、三十标的营房相连,住在一起,两标人员来往较多。廷辅素与二十九标的蔡济民、吴兴汉及本标的王宪章、王文绵、罗良骏友善,志趣相同,遂于1909年组织“将校研究团”,名为学术研究,实则鼓动革命。1910年,廷辅又加入张振武学社(革命社团)。1911年1月成立文学社,汇合新军中各革命团体,人员激增,社务日益发展,影响遍及新军。3月将校研究团与文学社合并,因人数多,影响大,经商洽,拟租赁廷辅寓所(武昌小朝街85号)为机关部(实为党人秘密机关),这要冒很大危险,倘有不测,必然累计家人。但廷辅置全家性命于不顾,毅然允诺。5月10日,文学社召开会议,推廷辅为参议兼总务部长,协助正副社长工作,成为文学社主要领导人之一。其寓所也成为党人活动的机关和指挥中枢。此时,新军中另一团体——共进会也日益壮大。5月以后

武昌举义

4

11月11日,武昌光复,蔡济民、陈人杰等打开文昌门模范监狱,迎接廷辅诸同志。廷辅看到同志来救,起义成功,高兴异常,连忙致谢道:“各位同志辛苦了!”。廷辅偕夫人回小朝街寓所,随即赴都督府共商大计。

黎元洪出任都督,不言不语,静观其变。蔡济民提议组织谋略处,负责处理军政大事,蔡济民、张廷辅等15人担任谋略。10月17日,公布了《中华民国政府条例》。期间,谋略处系湖北军政府的核心中枢机构,作出了一系列事关全局的重大决策,廷辅参与了大政方针的制定。

湖北军政府成立后,以起义部队为基干,就近招募新兵,预编八协,暂成四协,决定廷辅任第四协统领。武昌起义的胜利,使清廷惊恐万状,立即派兵南下“剿办”,廷辅在两次激烈战斗中均负伤指挥,直到重伤被抬回武昌治疗。不等伤口愈合,又赴汉口前线,率第七标防守江汉关、四官殿一带,击退清军数次进攻。廷辅被称为“黎之三杰”,黄兴的得力助手。

廷辅在与清军几次激战中,相继担任要职,是

张廷辅  
声明:运河边百科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站长删除。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