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焕简介

2021-11-06 12:03 人物百科 投稿:运河边百科网

薛焕是晚清重臣薛焕家族牌坊位于今宜宾市翠屏区赵场镇东南约4公里处的薛家桥,现保存完好者尚有两座。薛家桥为一座横跨溪流的清代风格的小石桥,传为薛焕题刻的“薛家桥”三字尚能辨别。

目录

基本资料

1

中文名:薛焕

国籍:中国

民族:汉

出生地:四川兴文

出生日期:1815年12月21日

逝世日期:1880年3月13日

职业:清朝名臣

人物简介

2

薛焕(1815年12月21日-1880年3月13日) ,字觐堂,清朝名臣。四川兴文(今四川省宜宾市兴文县)人。嘉庆二十年十一月二十一日生(1815年12月21日),光绪六年二月初三日(1880年3月13日)去世。出生于四川叙州府宜宾县黎汤乡古木湾(今宜宾市赵场镇桥坎社),其曾祖为锦奇,祖为澐,父为启棂,俱因薛焕贵诰赠一品光禄大夫,其祖屋为七大夫第。因其父与兴文县富安乡薛氏联宗通好,遂使薛焕入籍兴文县学,故相关史料皆称薛焕为兴文人。薛焕于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中举、二十九年选授江苏金山知县,后入向荣幕襄赞江南大营军事。咸丰三年(1853年)授松江知府及盐运使衔。咸丰五年调苏州知府,咸丰七年升苏松粮储道,继调苏松太道。咸丰八年迁江苏按察使。咸丰九年擢江宁布政使,署钦差大臣办理五口通商事宜。咸丰十年任江苏巡抚兼署两江总督。旋以头品顶戴调任为通商事务大臣。同治元年(1862年),清廷任李鸿章为江

人物履历

3

一、组织洋枪队,让中国军队逐步告别冷兵器时代

薛焕一生中对中国最大的功绩之一,就是在咸丰年间顶住清廷“闭关自守”压力,在连年战乱饿殍遍地的中国积极推行洋务,除使上海由一个经济落后的小县城发展为政治经济繁荣稳定的大埠外,还率先在中国创建了一支告别冷兵器时代使用先进武器的军队。

咸丰九年三月,英法美联合舰队以《天津条约》批准书在京互换之期将到为由,准备武装闯过天津进京换约。正当清廷和战不定时,主战的御史蒋志章疏保薛焕:“焕有胆略,任上海道时,洋人畏服。请特召来京,交科尔沁亲王僧格林沁相时委用”。薛焕因此得以到天津协助僧格林沁布防。经天津大沽炮台一役,击沉英舰四艘,击伤多艘,重伤英军司令何伯,迫使英国舰队不得不竖起白旗狼狈撤走,创造了中国自第一次鸦片战争以来与外国侵略者作战的最大胜利。但这一役中国军队因装备落后死伤太大,让薛焕认识到创建一支使用先进武器的部队抗击“坚船利炮”的外国侵略者的必要性。

这机会

藏书故实

4

清大臣、藏书家。字觐唐,号鹤济,一作鹤侪,四川华阳(今宜宾)人。道光二十四年(1839)举人。三十年(1850)任江苏金山知县、迁松江知府,率领1500名川勇随江苏巡抚许乃钊镇压小刀会起义军。咸丰七年(1857)任上海道台。后迁江宁布政使、江苏巡抚等职,在上海办理洋务。命吴煦、杨坊组织洋枪队,阻击太平军进攻上海。同治元年(1862)李鸿章率领淮军抵沪,他仍以钦差大臣留办洋务居上海。继调任礼部左侍郎、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工书法,善诗词,精鉴赏,藏书甚丰。入上海任职时,已有藏书三十余箧,在上海仅二年,藏书翻倍。曾每日阅书一卷,公务多时,亦尽半卷方休。精于鉴别,多藏宋元以来书画、碑刻等。晚年因病归家后,将其旧藏经史文集等书,递送中书院刊刻,蜀中书籍渐多。曾手校《读史方舆纪要》、《郡国利病》等书。

其他

5

薛焕之妻为赵氏,妾为金氏。子三人,女五人,孙五人。

薛焕死后葬于四川宜宾市翠屏区赵场镇薛家坟(墓志曰叙州府宜宾县黎汤乡古木壪),今墓址犹存。其妾有朝鲜金氏,同时归葬其附近。其长女出嫁李瀚章(李鸿章之兄)之子李经畲。次女嫁瀚章二子李经楚,一时传为嘉话。改革开放后,金氏夫人墓被掘,曾出土李鸿章手书挽联。

薛焕  
声明:运河边百科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站长删除。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