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化龙简介

2021-11-06 12:03 人物百科 投稿:运河边百科网

秦化龙(1913~1991),原名季康,曾化名余湘,平江县梅仙镇人。一九二七年参加平江梅团区儿童团,任团长、区队长,一九三0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

目录

基本资料

1

中文名:秦化龙

国籍:中国

民族:汉

出生地:湖南平江

出生日期:1913年

逝世日期:1991年

原名:季康

化名:余湘

性别:男

任职经历

2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少共平江县委组织部部长、县委书记,中共湘鄂赣省委常委、驻鄂东南、湘北代表团代表兼军分区政委,中共湘鄂赣省委组织部部长,湘鄂赣军区政治部组织部部长,军区后方留守部队政治部主任,湘鄂赣军区边区游击第一支队政治部主任。坚持了湘鄂赣边区三年游击战争。

抗日战争时期,任渤海军区第一军分区政治部主任,渤海纵队第十一师政治委员,华东军区淞沪警备区政治部主任,华东公安军政治委员,南京军区炮兵政治委员,上海警备区第二政治委员、政委,中共农村政治部副主任、代主任,农牧渔业部顾问。一九五五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生平

3

原农业部顾问。  秦化龙同志(原名秦季康),1913年11月出生于湖南省平江县梅团区石塘乡,少年时期投身革命,1930年5月正式参加革命工作,同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秦化龙同志参加革命后,历任中共平江县梅团献冲区书记兼区队政委,湘、鄂、赣少共省委书记,湘、鄂、赣西北分区书记兼分区政委、湘、鄂、赣军区政治部主任等职,为坚持苏区斗争,发展革命力量作出了重大贡献。抗日战争时期,秦化龙同志到延安中共中央党校和马列学院学习。1940年由苏联治病回国后留在新疆工作,后被捕入狱,在狱中进行了英勇顽强的斗争。后经多方营救,于1946年回到延安。解放战争时期,秦化龙同志历任一分区政治部副主任、主任,渤海纵队十一师副政治委员、政治委员,第三野战军三十三军九十九师政治委员。参加了青沧战役、齐河战役、昌潍战役、周章战役、龙章战役、济南战役、淮海战役、1949年的渡江战役、淞沪战役,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为新中国的

革命经历

4

1927年参加农民运动;

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少共平江县委组织部部长、县委书记、中共湘鄂赣省委组织部部长、湘鄂赣军区政治部组织部部长、军区后方留守部队政治部主任、湘鄂赣军区边区游击第一支队政治部主任,坚持了湘鄂赣边区叁年游击战争。

1938年因患病赴苏联治疗。后留在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

1940年回国,在新疆工作;

1942年被盛世才软禁,1945年出狱。

解放战争时期,任渤海军区第一军分区政治部主任、渤海纵队11师政委。

建国后,历任华东军区淞沪警备区政治部主任、华东公安军政委、南京军区炮兵政委;

1961年到1964年任上海警备区第二政委,后任中共中央农林政治部副主任、代主任。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1991年去世。

个人荣誉

5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曾获一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曾是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相关事件

6

1967年春夏,“秦化龙问题”在北京闹得沸沸扬扬,王府井大街、长安街、天安门广场,贴满了有关秦化龙的大标语和大字报。有打倒他的,有拥护他的,双方针锋相对,各不相让。当时,正是中央机关“文化大革命”极端混乱时期,面对铺天盖地的大标语、大字报,大多数群众茫然、迷惑:秦化龙何许人也?他的问题为何闹得满城风雨?声势和规模何以如此之大?

大家更没有想到的是,此事竟然还惊动了周恩来总理。他在中南海曾先后七次召集国务院农办农政的群众组织代表开会,商谈如何处理“秦化龙问题”。当年,我作为秦化龙的秘书和机关群众组织代表,有幸参加了每次接见和讨论,亲身经历和目睹了全过程。

会议大厅中央安放着一张大条桌,供总理和主要代表就座。吴文平、刘子兵和我等国务院农办农政5名代表,被安排在中央会议桌旁。我是秦化龙的秘书,属于知情人,总理联络员让我紧挨总理而坐,以便于汇报情况。

那天,总理身着浅灰色旧中山服,佩戴一枚镶有“为人民服务

秦化龙  
声明:运河边百科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站长删除。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