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银山少将,(1913—1988),四川省江油县人。重庆市公安总队总队长
王银山简介
基本资料
中文名:王银山
别名:银山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四川省江油县
出生日期:1913年
逝世日期:1988年
职业:军人
籍贯:四川省江油县
性别:男
人物简介
王银山(1913—1988),汉族,原名王弟贵,字银山,1913年7月出身于四川省江油县新兴乡赵家村一个佃农家庭。父亲王吉生,有子女5人,3个儿子依次取名弟富、弟贵、弟云,字金山、银山、华山。
1913年出生于佃农家庭,父亲以租种地主土地和染布为生。王银山不满10岁便放牛割草,不久父亲躲债出逃,母亲病亡,为安葬母亲,借了地主3块银元,条件是王银山给地主放8年牛。三年后,王银山在地主家患伤寒病,昏迷不醒,地主叫叫一名姓丁的长工将王银山背到山上埋掉。那位长工将王银山背到山上,叫醒了他,劝他赶快逃走。王银山逃到一位亲戚家,养好了病,他先后当过长工、烧炭工。
1932年,王银山听说红军到了四川省,便邀集几位烧炭的青年,到赶场的街上,高喊“红军来了!”地主豪绅均被吓跑,王银山遂将地主豪绅家里的粮食分给穷人,他还自己拉起了队伍,有40多人,他当了领头。
1935年,红军到达江油,王银山参加了红军,在红四方面军
人物生平
云南省军区原副司令员、离休干部。 王银山同志1913年7月出生于四川省江油县一个佃农家庭。1935年3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参加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在抗日战争时期参加了“夜袭阳明堡”、“百团大战”等著名战斗、战役,在解放战争中,参加了淮海、解放两广、进军大西南等重大战役。建国初期,参加指挥了贵州的剿匪战斗。曾任西南军区公安部队政治部副主任,重庆市公安总队总队长,云南军区兵役局局长,云南省军区参谋长,副司令员等职。1977年被选为云南省第五届人大代表。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一级红星勋章。 王银山同志离休后,仍关心党的事业和军队的建设,积极撰写革命回忆录,并将珍藏40余年的战争年代文史资料60余件献给了组织。晚年他身患重病,仍坚持学习,关心下一代的成长进步,为家乡经济的发展做了力所能及的
文革岁月
文革开始后,云南省委受冲击,1966年10月22日,阎红彦和秦基伟商议,将云南省委书记处大楼划为军管区,指定王银山负责保卫,省委书记和办公厅部分人员穿上了军装。秦基伟要求王银山保证阎红彦绝对安全。王银山见阎红彦实在顶不住造反派的批斗,曾悄悄把阎红彦带到自己家,让阎红彦在二楼休息,自己在一楼打地铺。叶剑英曾打来电话,问阎红彦在什么地方?身边有什么人?并问能不能绝对保证他的安全?王银山向叶剑英表示,一定要尽力保护阎红彦的安全。王银山的态度一直被“造反派”指责。“造反派”捏造所谓“夫人外交集团”,成员就有王银山的夫人。
1967年1月10日,阎红彦自杀后,王银山和云南省委书记郭超到北京向中央汇报了云南文革情况。周恩来听完汇报说:是啊!在那么困难的处境中,他(阎红彦)还在想着工作,他是想工作嘛!王银山两次检讨说:“总理,我没有保护好阎红彦同志。”周总理意味深长地说:“你一个人是保不住阎红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