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之玺是云南钢铁厂创建者之一;制订解放初鞍山钢铁公司复工计划并参加组织实施;参加建国初期鞍钢扩建设计的审查;推行技术管理,组织制订我国第一套钢铁产品标准和全国统一的钢铁生产操作要点;组织攀枝花钒钛磁铁矿高炉冶炼试验成功;参加筹建中国金属学会,开拓学会国内外学术交流。王之玺对钢铁工业生产建设、技术改造、长远技术发展规划等方面提出过重要建议。
王之玺简介
基本资料
中文名:王之玺
别名:(字)蓝田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河北省行唐县
出生日期:1906年12月8日
逝世日期:2001年1月20日
职业:钢铁冶金专家
毕业院校:北洋工学院(今天津大学)
主要成就:中国科学院院士
人物生平
王之玺,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聪颖,1920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于县立第一小学。
1924年毕业于保定第六中学,随即考入北洋大学预科。
1929年暑假,他随地质教授冯景兰到龙烟铁矿考察,在冯的薰陶下,对发展中国钢铁工业产生了浓厚兴趣。王之。
1931年毕业于北洋工学院(今天津大学)矿冶工程系,获学士学位。
1931年7月,王之玺由学校介绍到东北矿务局的复州湾煤矿工作,两个月后发生“九·一八”事变,11月,日军接管了煤矿,他借口回家探亲,于年底前回到河北故乡。
1932年初,经同学介绍到汉口六河沟铁厂工作,实现了从事钢铁工业的夙愿。经半年多工作学习,被提升为工程师。当时铁厂生铁成本高,企业亏损。他怀着“钢铁救国”的信念,为进一步深造,于1934年8月赴英国雪菲尔德大学钢铁冶金系学习,主要进修与钢铁专业有关的课程,一年后即进行“钢表面硬化”的研究工作;假期中则到维克斯特钢厂和匹赤头皂普钢厂实习炼钢和钢材加工,为
主要事迹
参加建设云南钢铁厂
1938年,重庆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为解决该会在云南地区厂矿钢铁材料的供应问题,拟在昆明附近建一钢铁厂。当时缺乏炼铁资源资料,12月,资源委员会委派王之玺到云南省勘查煤铁资源情况与建厂条件。王之玺到昆明后,首先与云南地质调查所联系,获悉宣威、一平浪有炼焦煤,但距昆明较远,可供建厂的铁矿则尚未发现。根据这一情况,他决定先找铁矿。在昆明机械厂吴德楞工程师的陪同下,他先到昆明山区土铁生产地找矿,经取样化验,质差量少,且交通不便,不能利用。不久获悉地质勘探队发现易门八街有铁矿,但尚无正式地质资料。王之玺在资源委员会工程师白荫章的陪同下前往易门勘查,见该矿露头面积大,且向深部和北部延伸,有一定储量。
经取样化验,含铁高,硫磷低,可直接用于炼铁。矿区距昆明仅50公里,又邻近滇缅公路,运输方便,条件优越。随后他又到一平浪和宣威煤矿进行实地调查,了解到宣威煤煤质好,炼成的焦炭强度高、硫低,自是
主要论著
1、王之玺.钢铁在工业上的应用.工程,1936;
2、王之玺.云南省炼焦煤和铁矿资源调查和钢铁厂建设方案的报告.1939;
3、王之玺.战后钢铁工业发展规划初步方案.1942;
4、颜任光,王之玺,吴震亚.海南岛石碌、榆林铁矿和东方水电站调查报告.1946;
5、王之玺.鞍山钢铁公司全面复工计划方案.1949;
6、刘彬,王之玺.苏联、民主德国、捷克钢铁工业考查报告.1957;
7、王之玺.攀枝花钒钛铁矿高炉配矿三段试验计划方案.1964;
8、王之玺.钢铁工业调整和技术改进方针的建议.1981;
9、王之玺.我国冶金工业调整和技术改造中科学技术的重点研究方向.1982年技术科学部扩大会议报告,1982;
10、王之玺.关于钢铁工业科技发展和技术改造长期规划的几点建议,1983;
11、王之玺.我国钢铁工业的发展远景和重点研究方向.东北工学院院刊,1985;
12、王之玺.我国钢铁工业发展的展望.冶金规划参考资料
参考文献
1、王之玺.解放初期鞍钢生产建设和东北钢铁工业的问题.中国冶金史料,1986(1):43~48;
2、马北异.新中国钢铁质量发展史上的重要转折——介绍1951年5月召开的全国钢铁质量会议.中国冶金史料,1986(2):79~80;
3、王之玺.资源委员会发展工业概况.中国冶金史料,1986(3):43~47;
4、重庆市档案馆,四川省冶金厅,《冶金志》编委会.抗战后方冶金工业史料.重庆:重庆出版社,1987;
5、徐驰.周总理领导我们建攀钢.中国冶金史料,1989(4):5~12;
6、周传典.攀枝花高钛型钒钛磁铁矿高炉冶炼试验杂忆.中国冶金史料,1989(4):13~22;
7、李身钊.大型高炉冶炼钒钛磁铁矿科学技术攻关.中国冶金史料,1989(4):5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