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遵(?—33年),字弟孙,汉族,颍川颍阳(今河南许昌西南襄城县颍阳镇)人。祭遵少爱读书,后为县吏,投奔刘秀后,平定渔阳,讨伐陇蜀,协助刘秀建立东汉,是东汉中兴名将,“云台二十八将”中排名第九。刘秀称帝后,任征虏将军,封颖阳侯。
祭遵简介
基本资料
中文名:祭遵
别名:祭弟孙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颍川颍阳(今河南许昌)
出生日期:未知
逝世日期:公元33年
职业:将领
主要成就:协助刘秀建立东汉
爵位:颖阳候
谥号:成侯
官职:征虏将军
地位:云台二十八将之九
人物生平
祭(zhài)遵年轻时喜爱经书。家里富裕,而祭遵恭谨俭朴,不爱穿华丽衣服。母死后,背土起坟。曾被衙吏欺凌,祭遵结交宾客杀了衙吏。起初,县中以为他柔弱,以后都害怕他了。刘秀破了王寻等,回往颍阳,祭遵以县吏身份几次进见,刘秀喜爱他的容貌仪表,令他暂为门下吏。
从征河北,为军市令。刘秀的舍中儿(家奴)犯了法,祭遵把他杀了。刘秀发怒,令将祭遵拘捕。这时主簿陈副劝谏说:“明公常想要众军整齐,现在祭遵奉行法令不避权势,正是教化法令所需要的哩。”刘秀就赦免了他,令他为刺奸将军。对诸将说“:对祭遵要多加小心!我舍中儿犯法他照样杀了,对你们是绝不会徇私的。”不久又拜偏将军,跟从平定河北,以功封为列侯。
建武二年(26年)春,拜为征虏将军,封为颍阳侯,与骠骑大将军景丹、建义大将军朱祐、汉忠将军王常、骑都尉王梁、臧宫等入箕关,南击弘农、厌新、柏华蛮中贼。祭遵中了弩箭,伤口流血,众人看到祭遵受伤,逐渐引退,祭遵呼叫斥骂
历史评价
《后汉书》:”清名闻于海内,廉白著于当世。“
汉朝·刘秀:"安得忧国奉公之臣如祭征虏者乎!"
唐朝·褚亮:“金坛奇正,得之於怀抱,玉钤攻取,无劳於积习,祭遵儒术,未足方其雅歌,曹仁智勇,才可用其胜。”
《十七史百将传》:“孙子曰:‘法令执行。’遵杀舍中儿而光武知其不可犯。又曰:‘修道而保法。’遵之所在,吏人不知有军是也。”
南宋·徐钧:”执法严明凛不阿,西征北讨战功多。“
北宋·王之道:”边城正藉诗书帅,俎豆於今识祭遵。“
明朝·黄道周:“祭遵一县吏,河北从征。为军束令,不重不轻。舍儿犯法,斩不容情。帝初大怒,既欲法行。戒将莫犯,断不私卿。征蛮南击,贼驽伤形。众惊欲退,遵斥进兵。战气百倍,大破方平。诏尊攻满,获之于生。公孙救陇,众欲回旌。遵独留战,指望功成。奉公忧国,死愈得名。”
后世地位
汉明帝永平年间,明帝追忆当年随其父皇打下东汉江山的功臣宿将,命绘二十八位功臣的画像于洛阳南宫的云台,祭遵名列第九。
北宋年间成书的《十七史百将传》中,祭遵亦位列其中。
祭遵在祭姓宗族中地位很高,祭姓宗祠四言通用联:颍阳图像,辽左立祠。
上联典指祭遵,他是东汉颍阳人,封颍阳侯。图形绘于云台阁。
下联典指祭遵的堂弟祭彤,出守辽东近三十年,边境平安,人们为他立祠以纪念。
史籍记载
《后汉书·卷二十·铫期王霸祭遵列传第十》有传。
《太平御览》、《东观汉记》、《资治通鉴》均有事迹记载。
轶事典故
成语”克己奉公“出自《后汉书·祭遵传》:“遵为人廉约小心,克己奉公,赏赐辄尽与士卒,家无私财。”比喻一个人对自己要求严格,一心为公。
祭遵为人廉约小心,克己奉公,他得到赏赐,都分给部下,不治产业,家无余财。自己一生,穿皮裤,盖布被。夫人也裳不加缘,简朴至极。他兄长祭午见他没有儿女,便做主娶了一妾给他送去。祭遵坚决不受。他认为自己身荷国家重任,因而不敢图生虑继嗣之计。临死时,他告诉家人将自己用牛车拉回,薄葬洛阳。问他家中之事,他一句也不说。
祭遵一生,很受刘秀帝刘秀重视。他的刘秀悲悯异常;他的灵柩运回河南,刘秀命百官都去迎接,自己也素服亲临,望哭哀痛;经过他的车骑时,刘秀泪流满面,不能自己;然后,刘秀又亲自用太牢祭祀他;举行葬礼那天,刘秀再次亲临,给他将军、侯印绶,朱轮容车,命甲土列阵送葬;葬礼完毕,刘秀又亲自到他的坟上吊唁,并到家中慰恤其家属。
祭遵身为武将,却笃好儒学。他选拔人才,全用儒术。连饮
家族成员
兄弟:祭午
堂弟:祭肜
墓址
祭遵墓约在今朝阳乡一带。《后汉书・铫期王霸祭遵列传》载,建武“九年春卒于军……临死遗诫牛车载丧,薄葬洛阳。”清乾隆《洛阳县志》载:“墓在北邙。”
毓倬按:《后汉书》:遵卒无子,帝追伤之,以弟彤为偃师长,使近遵坟墓,四时祭祀。遵墓当在县东西,惜无可考,今存其名。
艺术形象
2013年拍摄的电视剧《长歌行/秀丽江山》中刘军饰演祭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