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旭(1911 05.12 - 1985 12.15),字勖敏,江苏省武进市人。生于1911年5月12日,卒于1985年12月15日,享年74岁。小麦栽培及遗传育种学家、农业教育家,中国小麦杂交育种的开拓者和新中国小麦育种工作的奠基人之一。另有同名作家,服装设计大师,下面分别详细介绍。
蔡旭简介
基本资料
中文名:概述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江苏省武进市
出生日期:1911 05.12
逝世日期:1985 12.15
职业:科学家
毕业院校:中央大学(现南京大学)农学院
主要成就:中国小麦杂交育种的开拓者
人物生平
1911年5月12日(农历四月十四),蔡旭出生在江苏省武进县后塘桥蔡家村。
1930年在江苏无锡中学毕业后,考入南京中央大学农学院。先学蚕桑,后转入农学系。
1934年,蔡旭毕业于南京中央大学农学院,并留校任教。他住在农事试验场,半天在校教学,半天在农场从事小麦研究工作。他在40多亩地上种植了国内外小麦品种数千份,开展上万个穗行和整套纯系育种试验。在老一辈植物遗传育种学家金善宝教授指导下,蔡旭选育和推广了“中大13-215”等品种,这是中国最早一批推广的小麦良种。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冬天,南京中央大学被迫内迁。到达重庆后,沙坪坝的一间堆柴小屋,成了蔡旭的栖身之所。不惧敌机时时侵扰,蔡旭和同事们把费尽周折带来的麦种播种在一块山坡地上。在这块小山坡上,蔡旭和同事们培育出“南大2419”小麦良种。
1939年冬天,蔡旭陪同金善宝教授沿嘉陵江、涪江北上,前往川西北进行农业生产考察。成都平原的无边
主要成就
科研综述
早年在金善宝教授指导下,选育出“南大2419”抗锈小麦良种,推广面积近亿亩,为中国小麦推广史上面积最大、范围最广、时间最长的一个良种;其后又选育出4批近20个抗锈良种小麦,在华北北部晚熟冬麦区大面积推广;总结小麦高产栽培技术,创造出亩产千斤的高产品种。
他为华北地区选育出“农大183”、“东方红3号”、“农大139”等多批丰产、抗锈、适应性好的小麦优良品种;首先在国内倡导利用细胞质雄性不育,开展小麦杂种优势利用研究;为发展北京市和北方冬麦区小麦生产,提高我国小麦育种科学水平做出了重大贡献。他坚持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科技为生产服务的道路,为国家培养了大批农学专业人才。
1934年毕业后他住在学校附近的农事试验总场里,每天用半天时间在校担任遗传学、作物育种学、生物统计和田间试验设计三门课程的实习课,半天时间在农场从事小麦育种工作。他们在40多亩土地上种植了国内外小麦材料数千份、上万个穗行和整
个人生活
蔡旭的父亲是清末秀才,为人厚道。母亲操持家务教养子女,还要养猪、养蚕和种田。在母亲辛勤劳动的旋律下成长,蔡旭深深体会到衣食来之不易,在幼小心灵中播下了立志农业的根苗。尤其在母亲认真勤劳、艰苦朴素美德的感染下,他自幼养成了正直淳朴、坚毅进取的性格。
人物评价
蔡旭是中国小麦遗传育种及栽培学家、农业教育家,小麦杂交育种的开拓者,新中国小麦育种工作的奠基人之一。(科学网评)
后世纪念
蔡旭半身铜像
蔡旭逝世后,人们以塑像的形式表达纪念,也借以景仰他赤忱报国、科学为民的事迹和精神。消息传开,35个单位主动赞助,农大师生、农村干群950多人自发捐资,在中国农业大学树立起校园里第一座人物塑像——蔡旭半身铜像。
蔡旭故居
蔡旭故居位于市区大观路32号,座南朝北,现存二进,为江南院落式建筑,建于清末民初。这里曾是常州府署的驿站,明、清时期常州府府衙就在故居东北约200米的原体育场。故居大门还保持清代驿站风格,进门是天井,在天井四周有清式房屋多间,清式屋脊、屋架依然保存,蔡旭曾居住的房屋一排三间在四合院南面,门窗西洋风格,改建于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