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端生简介

2021-11-06 11:25 人物百科 投稿:运河边百科网

陈端生(1751—约1796)清代弹词女作家。字云贞,浙江钱塘(今杭州)人。嫁淮南范秋塘 (陈寅恪猜测为浙江秀水范璨之子范菼,郭沫若认为是会稽范菼)。著有《绘影阁诗集》(失传),弹词小说《再生缘》(一至十七卷)。

目录

基本资料

1

中文名:陈端生

别名:陈云贞

国籍:清朝(中国0

民族:汉族

出生地:浙江钱塘

出生日期:1751

逝世日期:约1796

职业:弹词作家

代表作品:《绘影阁诗集》(失传),弹词小说《再生缘》(一至十七卷)。

清代女弹词家

2

陈端生(1751—约1796)其祖父陈兆仑(字星斋,号句山),雍正进士,“桐城派”古文家方苞的入室弟,曾任顺天府尹、太仆寺卿等,《续文献通考》纂修官及总裁,著有《紫竹山房文集》。父陈玉敦,乾隆时举人,曾任山东登州府同知、云南临安府同知。母亲汪氏是汪上堉之女。

其夫范秋塘以科场案(一说继母控忤逆)谪戍。端生在家奉侍,撰《再生缘》弹。后范遇赦归,未至家而陈卒。《再生缘》共20卷,陈写至17卷,未竟而卒,余3卷由另一女作家梁德绳续稿。最后由女作家侯芝整理为80回本。有道光二年(1822)宝仁堂刊本,其后又有多种刊本、石印本和铅印本。此作经改编为苏州弹词书目,有一定影响。

陈端生刚写《再生缘》时未满十八岁,於北京。到完成十六卷时还未满二十岁,当时在山东登州.她因生母去世而搁笔,二十二岁嫁范氏.夫妻感情不差,後因范氏应顺天乡试,倩人代笔被破获,发配伊犁为奴.三十三岁时在亲友的催促下用了将近一年的时间写下第

与《再生缘》

3

凡是看过越剧、淮剧或黄梅戏《孟丽君》的人都会对那个女扮男装,科考中了状元,并被皇帝选作驸马的奇女子留下深刻印象。但不知有多少人知道这出名剧乃是根据清朝女作家陈端生(1751-约1796)的弹词小说《再生缘》改编的。孟丽君的传奇故事之所以受人瞩目,有两个因素。第一,故事的主人公用特殊的方式颠覆了传统的性别观念和女性社会身份观念。这样的观念突破是由女性作家来完成的,更为小说的社会和思想意义再加一层特殊色彩。因此,在西方汉学界已将其归入“女性主义小说”一类,甚至有学者专门从现代女性主义的视角,对其进行过深入的研究。第二,故事的叙事方式非常特别。相较于西方小说的情节安排,中国传统小说比较缓慢和松散,读完一回,不必急着读下一回,可以几天以后再接起来读。即便《红楼梦》,也是如此。《再生缘》则不然,其故事情节安排非常近似于西方小说,一环扣一环,一个惊险接着一个惊险,让人急于要知道后事如何,片刻都不想放下(

主要诗作

4

《寄外》

未曾蘸墨意先痴,

一字刚成血几丝。

泪纵能干犹有迹,

语多难寄反无词。

十年别绪春蚕老,

万里羁愁塞雁迟。

封罢小窗人尽悄,

断烟冷露阿谁知。

后世纪念

5

陈端生故居

乾隆年间才女陈端生的故居。两百多年前,18岁的陈端生写下长篇弹词《再生缘》,陈寅恪誉之为“弹词中第一部书”。孟丽君女扮男装的故事,在江南家喻户晓。今杭州河坊街句山樵舍院内的那座青砖楼台已非当年旧物。仅存的门楼造型优美,郭沫若先生曾特意去探寻过句山樵舍,并赋诗曰:“莺归余柳浪,雁过胜松风。樵舍句山在,伊人不可逢”。

艺术形象

6

浙江卫视大型人文纪录片《西湖·伊人在水》

陈端生  
声明:运河边百科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站长删除。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