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彭(?-36年),字君然,东汉初年军事家,汉族,南阳棘阳(今河南省新野县)人,云台二十八将之一。岑彭原是新朝的棘阳县长,曾长期坚守宛城抵抗更始政权。后来,他无奈投降,被刘縯所救,并隶属于刘縯。在刘縯被杀后,岑彭被大司马朱鲔收编。后来,迁任淮阳都尉、颍川太守。建武元年(25年),岑彭归降刘秀,被任命为刺奸大将军,督察众营。刘秀称帝后,岑彭拜廷尉,行大将军事。建武二年(26年),岑彭逼降许邯,升任征南大将军,封舞阴侯。建武五年(29年),岑彭率军平定荆州。建武八年(32年),岑彭随帝攻破天水,灭隗嚣。建武十一年(35年),岑彭伐公孙述,阵战侯丹,直抵成都。公孙述派遣刺客,乘夜间将岑彭刺死。岑彭死后,谥号壮侯。
岑彭简介
基本资料
中文名:岑彭
别名:岑君然
国籍:中国(东汉)
民族:汉族
出生地:棘阳(今河南省新野县)
逝世日期:公元35年
职业:军事家
主要成就:劝降朱鲔,平定南方 云台二十八将第六位
官职:卫尉→征南大将军
爵位:归德侯→舞阴侯
谥号:壮
人物生平
新朝末年,岑彭入仕,署理棘阳县(今河南省新野县)长。公元22年(地皇三年),刘縯起兵,攻克棘阳,岑彭带着家属投奔前队大夫(即南阳太守)甄阜。甄阜却恼恨他不能固守城池,将他母亲妻子扣押,岑彭只得带着手下宾客与汉军交战。
公元23年(更始元年)正月,甄阜被杀。岑彭逃到宛城,与前队贰(官名)严说一同坚守城池。刘縯围城数月,城中粮食用尽,甚至出现人食人之事。五月,岑彭只好献城投降。诸将都要求杀死岑彭,被刘縯阻拦。刘縯爱惜岑彭有将才,而且为人忠义,名声也不错,于是劝刘玄赦免岑彭,说道:“岑彭是宛城的守将,尽心职守是他的职责,如今我们作大事业,应该表彰这样忠义的人。不如将岑彭封官,以表彰后来的人。”刘玄于是封岑彭为归德侯,使他隶属于刘縯麾下。
起义军内部的争权夺势,使得刘演被杀害。救命恩人的死,使得岑彭感到很痛心。他后来对刘秀说:刘演对自己有救命之恩,可还没来得及报答他很快就遇害了,此事“永恨于心”。
在刘縯
轶事典故
得陇望蜀
东汉初年,有两个反对光武帝的地方势力,一个是割据巴蜀的公孙述,一个是称霸陇西(今甘肃东部)的隗嚣。公元32年,岑彭随光武帝亲征陇西隗嚣,将隗嚣围困在西域,把公孙述的援兵也包围了起来。光武帝见一时攻破不了城池,就留了一封诏书给岑彭,自己先回京城去了。岑彭接到诏书一看,上面写着:“如果攻占了陇地两城,便可率军攻打蜀地的公孙述。人总是不知足的,我也一样,已经得到陇地,又希望得到蜀地。”
人物评价
《后汉书》将岑彭与冯异、贾复并列一传,评价道:
论曰:中兴将帅立功名者众矣,唯岑彭、冯异建方面之号,自函谷以西,方城以南,两将之功,实为大焉。若冯、贾之不伐,岑公之义信,乃足以感三军而怀敌人,故能克成远业,终全其庆也。昔高祖忌柏人之名,违之以全福;征南恶彭亡之地,留之以生灾。岂几虑自有明惑,将期数使之然乎?
赞曰:胶东盐吏。征南宛贼。奇锋震敌,远图谋国。
《十七史百将传》:“孙子曰:‘近而示之远。’彭申令西击,而潜兵渡沔。又曰:‘神乎神乎,至于无声。’彭军忽至而蜀地震骇是也。”
罗大经:岑彭殒而公孙亡,诸葛死而仲达走。虽成功有命,皆莫究于生前;而遗烈在人,可徐观于身。
徐钧:雨骤风驰善用兵,公孙击地欢如神。如何壁垒疏防夜,已悟彭亡竟殒身。
归有光:光武承王莽之乱,奋迹南阳,恢复旧物,则有邓禹、吴汉、贾复、寇恂、马援、冯异、岑彭、来歙之徒宣其力。
李景星:冯异、岑彭、贾复三人,俱以战功著,虽有专方面与不专方
家庭成员
儿子:岑遵,屯骑校尉,细阳侯。
儿子:岑淮,谷阳侯。
孙子:岑伉,岑遵之子,细阳侯。
曾孙:岑杞,岑伉之子,光禄勋,细阳侯。
玄孙:岑熙,岑杞之子,魏郡太守,细阳侯。
来孙:岑福
史籍记载
《后汉书-卷十七·冯岑贾列传》
艺术形象
明朝谢诏编集的《东汉十二帝通俗演义》里,有“对花刀”、“老母劝降”的故事。
评书
在传统评书《东汉演义》里,岑彭原是王莽的武状元,归顺刘秀后是三路先锋,云台三十六将之一,星号尾火虎。经典桥段有“岑彭马武对花刀”、“老母劝降”和“真假岑彭”。
戏曲
河北太行山区民间流行有傩戏《岑彭马武夺状元》剧目。
在豫剧、秦腔、靠山黄、大平调、宛梆、怀梆、上党落子等地方戏曲中都有《收岑彭》这一传统剧目。
墓葬纪念
岑彭墓位于邓州市杨营乡安众村北,邓(州)新(野)公路北50米,东距新野县城7.5公里。北距诸葛亮躬耕地南阳卧龙岗50公里,南距襄樊古隆中60公里,西南距道教圣地武当山190公里,西北距内乡县衙85公里,距邓州城区八里岗遗址、花洲书院、编外雷锋团展览馆、吾离陵、福胜寺塔等景点25公里。
岑彭墓封土呈高台状,方形,边长25米,高4米,面积600余平方米,四周为耕地,此墓原来形制很大,后由于取土雨淋遗留至今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