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心芳(1907—1992),生于河南省临颖县。中国微生物学家、中科院院士。我国现代工业微生物学开拓者和应用现代微生物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传统发酵产品的先驱者之一。
方心芳简介
基本资料
中文名:方心芳
国籍:中国
民族:汉
出生地:河南省临颖县
出生日期:1907年3月16日
逝世日期:1992年3月24日
职业:微生物学家
主要成就:工业微生物学
人物介绍
方心芳——微生物学家。河南临颖人。
1931年毕业于上海劳动大学农学院农艺化学系。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工业微生物学的开拓者。自30年代开始收集保藏菌种,为中国的菌种保藏事业奠定了基础,为创建中国的菌种保藏机构作出了重大贡献。曾描述过多种酵母菌、丝状真菌和细菌,选育出多种具有高活性的工业生产用菌种,在我国开创了五棓子酸发酵、长链二元酸发酵等新型发酵工业,促进了我国传统发酵工业的现代化。
50年代后组织和指导建立了我国现代微生物学的一些新兴分支学科,培养了一批高级专业人才,为我国微生物学和现代微生物产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人物简历
1907年3月16日 出生于河南省临颍县石桥乡方庄。
1922—1926年 河南卫辉府(今河南省卫辉市)法文学校学习(即卫辉市第一中学)。
1927—1931年 上海劳动大学农学院农艺化学系学习。
1931—1934年 任黄海化学工业研究社助理研究员。
1935年 在比利时鲁文大学酿造专修科学习。
1936年 在荷兰菌种保藏中心和法国巴黎大学访问研究。
1937年 在丹麦哥本哈根卡斯堡研究所访问研究。
1938—1951年 任黄海化学工业研究社研究员、副社长。
1940—1949年 任乐山中央技艺专科学校农产制造科兼任教授。
1952—1956年 任中国科学院菌种保藏委员会、研究员、秘书。
1957—1958年 任中国科学院北京微生物研究室研究员、副主任。
1958—1979年 任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副所长兼工业微生物学研究室主任。
1980—1992年 任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
1992年3月24日 在北
教育经历
方心芳,1907年3月16日出生于河南省临颍县石桥乡方庄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方殿铭是清代的末科秀才,河南开封师范讲习所毕业,做过小学校长和县教育局长。
方心芳于1913年入本村国民小学,成绩优良。在临颍县第一高等小学学习两年毕业后,1922年到卫辉府(今河南汲县)法文学校学习3年半取得毕业证书。随即在上海中法工业专科学校附中补习1年,于1927年10月考入上海劳动大学农学院农艺化学系,1931年毕业。上海劳动大学是一所免费的大学,强调“双手万能”、“劳动创造世界”,因而注重亲自动手和联系生产实际,这为方心芳后来一生不忘解决生产和人民生活需要的问题奠定了深厚的基础。由于他的毕业论文得到导师、我国近代工业微生物学奠基人之一魏喦寿的赏识,毕业后便被推荐到设在天津塘沽的黄海化学工业研究社(简称“黄海”)发酵与菌学研究室任助理研究员。“黄海”是一个以工业救国为宗旨,为振兴中国工业打基础的私营学术研究
人物经历
抗日战争爆发时,方心芳正在丹麦,当从报纸上得知这一消息后,他立即中断了在国外的访问研究,匆匆赶回祖国,参加伟大的全民抗日救亡斗争。1938年1月他奉范旭东之命到了重庆,一面为“黄海”内迁作准备,一面开展用甘蔗糖蜜生产酒精作为汽车能源的研究。1938年8月,“黄海”在四川五通桥市建址,方心芳即举家来此居住。1940年他受乐山中央技艺专科学校聘请为农产制造科兼任教授,1946年兼任科主任,1947年得到当时的教育部颁发的教授证书。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方心芳的生活掀开了新的一页。1949年底,他迁家于北京,在位于北京芳家园的“黄海”任研究员兼副社长,并领导该社的发酵研究室。1952年1月,“黄海”由重工业部接管,1953年2月发酵研究室并入中国科学院的菌种保藏委员会。1957年中国科学院北京微生物研究室成立,方心芳任研究员、副主任。他吸引了一批高级研究人员充实研究队伍,在工业微生物学方面开展了选
人物贡献
对我国传统发酵产业的贡献
方心芳早年就立志献身于工业微生物学。他的大学毕业论文便是“中国酱醪中之数种酵母菌”。参加工作后在“黄海”社长孙颖川指导下,他的第一项研究工作是改良高粱酒的酿造方法。他们用高薪招聘酿酒师傅,在社内建立实验工厂进行试验。通过化学分析,找到了酿造高粱酒时原料利用率太低的主要原因是大曲中的有用微生物活性太低。针对这个问题,选出了糖化力强的米曲霉和发酵力强的酵母菌做成麸皮曲,并加入酒母来代替原有的大曲,结果既提高了出酒率,又节约了制曲用的粮食原料。
1932年创建了威海酒厂,他亲自参加生产劳动,到唐山和山西汾酒厂做考察,写出了关于我国制曲酿酒的第一批科学论文。这些成果至今仍对我国的酿酒行业有重要参考意义。山西汾酒厂在60年代总结传统工艺时,方心芳的“汾酒酿造情况报告”就被作为重要文献资料使用。抗日战争期间,方心芳和同事们一起,成功地用人尿代替硫酸铵以糖蜜为原料发酵生产出了酒精,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