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全德(1923年12月12日-2005年12月29日),浙江黄岩人,电子物理学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中国光电阴极理论研究的开拓者。吴全德于194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电机系,同年进入该校物理系任教;1952年,调到北京大学物理系;1959年,任北京大学电子物理教研室主任;1997年,任北京大学纳米科学与技术中心主任、首席科学家;2002年,任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学位委员会副主任。吴全德在国际上最先提出了银氧铯光电阴极的固溶胶理论,阐明了这种阴极的光电发射特性,揭开了光电发射机理之迷,这个成果被称为“吴氏理论”;同时还深入研究了薄膜中原子团和超微粒子成核生长理论,科学地揭示了自然规律;此后又进行了纳米电子学的研究,在纳米薄膜的光学、电学和光电性能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吴全德简介
基本资料
中文名:吴全德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浙江省黄岩县(今台州市黄岩区)
出生日期:1923年12月12日
逝世日期:2005年12月29日
职业:电子物理学家、教育家
毕业院校:清华大学
主要成就:提出“吴氏输运函数”公式 创造“吴氏理论” 研究原子团在固体表面形成的条件
代表作品:《艺术与科学的融合》、《薄膜物理》等
人物经历
1923年12月12日,吴全德出生于浙江省黄岩县(今台州市黄岩区)。吴全德的父亲吴甘霖,在黄岩县城郊开设小酒店,母亲从事家务劳动。父母教育他要诚实待人,认真读书,做个好人。
吴全德小时候跟邻里老人学认字,1931年入黄岩县樊川小学,1933年转入位于临海县海门区(今台州市椒江区)的浙江省立台州中学附属小学。他在小学成绩一直优秀。
1933年,小学毕业,顺利升入浙江省立台州中学初中部。
1938年,进入浙江省立台州中学高中部,因遇上日本兵舰炮击海门,于1939年转入黄岩县中学(今黄岩中学),1943年春毕业。他中学学习成绩优异,可以保送上大学,但年轻的吴全德,一心想学好本领,抗日救国,结果填报和考取了远在南国云南昆明的西南联合大学。
1943年9月,经过两个多月的跋山涉水,吴全德赶到了昆明,走进了西南联大的校门。
1945年,在轰轰烈烈的“一二一运动”中,吴全德积极参加,曾以“黄岩中学校友会”和“黄岩同
主要成就
创造“吴氏理论”
在光电阴极方面,他进行了较深入的理论和实验研究,尤其是对银氧铯(Ag-O-Cs)光电阴极的结构和光电子发射机理的研究取得了重要成果。Ag-O-Cs光阴极(也称S—1阴极)是最早(1929)发明的实用光电阴极,世界上第一只电视摄像管和第一只红外变像管就是利用这种阴极制成的。它具有较高的近红外灵敏度和复杂的光谱响应特性,至今在红外光电转换和探测仪器中仍被广泛应用。在激光出现以后,它的优越的超短脉冲检测特性和多光子效应受到光电专家的重视,但它的发射机理长期没有被认识清楚,近半个世纪以来,多数人认为这个阴极是半导体结构,但用半导体模型解释该阴极特性时又遇到很多矛盾,有些学者认为S-1阴极的发射机理是一个谜。吴全德于1963年首先提出了这种光电阴极的固溶胶模型,指出了这种光电阴极的结构是金属银超微粒子埋藏于氧化铯半导体中,他从理论上讨论了基质中金属微粒的成核、生长条件,提出了离子晶体或
社会任职
吴全德历任《物理学报》、《高速摄影与光子学》编委,电子工业出版社顾问,中国电子学会理事,国防科工委夜视专业组副组长,北京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国家计委世界银行贷款项目“重点学科发展项目”专家组成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信息科学部电子学科评审组成员,中国科学院真空物理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电子学会会士评审组成员和学术委员会委员等职务。
获奖记录
吴全德对“金属超微粒子-半导体薄膜材料的结构和特性”的研究,获1987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和国家教育委员会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004年,因电子显微学基础和纳米结构研究,获北京市自然科学一等奖。
人物评价
吴全德院士平易近人、为人正直、德高望重;教学上认真负责、诲人不倦;科研上周密严谨、成果卓著。他是我们的好老师,做人的好榜样。(北京大学评)
“岁暮霜寒愁无限,故人西辞九重天,科海神游昨日事,后生犹记谆谆谈,当年纳米先行者,呼号上下古稀年,艺术融合科学道,更存高德于世间。”(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刘忠范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