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吉甫,黄帝之后伯修族裔,尹国的国君,字吉父,一作吉甫,兮氏,名甲,金文作兮甲、兮伯吉父。又名尹,称尹吉甫,字伯吉父(一作甫),因为尹吉甫担任的是担任的官职是内史。西周时内史又称“内史尹”或“作册尹”,简称“尹”,所以“尹”是官名。他是《诗经》的主要采集者,军事家、诗人、哲学家,西周尹国的国君,相传为尹氏家族最早的祖先,因为是《诗经》的主要采集者,所以又被尊称为中华诗祖。辅助周宣王中兴周朝,尹吉甫奉周宣王命与南仲出征猃狁,获大胜,反击到太原(今山西太原西南、一说为宁夏固原)附近。后又发兵南征,对南淮夷征取贡物,深受周王室的倚重。遗物有“兮甲盘”,曾。有子伯奇、伯封。尹吉甫晚年被流放至房陵(今房县),死后葬于今房县青峰山,房县有大量尹吉甫文化遗存。
尹吉甫简介
基本资料
中文名:尹吉甫
别名:兮伯吉父
国籍:中国
民族:华夏族
出生地:房陵、江阳(存争议)
出生日期:公元前852
逝世日期:公元前775
职业:军事家,诗人,哲学家,中华诗祖
信仰:上古道教
主要成就:官到内史大臣,他辅助过三代帝王
代表作品:《诗经·大雅·韩奕》,《诗经·大雅·崧高》,《诗经·大雅·江汉》,《诗经·大雅·烝民》
个人简介
尹吉甫,房陵人(现房县),黄帝之后伯儵族裔,尹国的国君,字吉父,一作吉甫,兮氏,名甲,金文作兮甲、兮伯吉甫。尹吉甫本姓姞,因被封为尹,所以又称尹吉甫,尹吉甫仕于西周,征战于山西平遥、河北沧州南皮等地,食邑房,卒葬于房。尹吉甫同时也是200万尹姓族人、60万吉姓族人共同的太始祖。西周末期,猃狁(古民族)迁居焦获,进攻到泾水北岸,周宣王五年(前823),尹吉甫率军反攻到太原,并奉命在成周(今河南洛阳东)负责征收南淮夷等族的贡献,并在朔方筑城垒。遗物有青铜器兮甲盘。湖北有尹吉甫宗庙-----建于明朝正德十一年(公元1516年)的房陵宝堂寺,山西平遥古城有尹吉甫点将台、湖北十堰市房县有多处墓和墓碑遗址。
西周宣王时,北方猃狁迁居焦获,进攻到泾水北岸,侵扰甚剧。周宣王五年(公元前823年),尹吉甫奉周宣王命出征猃狁,率军反攻到太原而返,驻防今平遥城一带。据清光绪八年《平遥县志》载:“周宣王时,平遥旧城狭
人物经历
尹吉甫,姞姓、兮氏,字伯吉父,尹是官名,他曾辅佐三代周王朝的天子,死后葬于湖北十堰市房县松林垭,尹吉甫是尹氏、吉氏的太始祖,湖北历史上第一位政治家、哲学家、军事家,是《诗经》的主要编纂人。
公元前828年,周宣王姬靖继位,选贤用能,国家兴旺,周室中兴。他任用尹吉甫、仲山甫、方叔、召虎为大臣。尹吉甫文武双全,文能治国,武能安邦。周宣王亲命大臣作诗为颂“文武吉甫,天下为宪”。被封为太师。
但是在《幼学琼林》则提到了尹吉甫听信后妻不实之词,放逐自己儿子伯奇的故事:“欲知孝子伤心,晨霜践履;”《初学记》说:“琴操,履霜操者,伯奇之所作也。伯奇,尹吉甫之子也。甫听其后妻之言,疑其孝子伯奇,遂逐之。伯奇编水荷而衣之,采苹花而食之。清朝履霜,而自伤无罪见放逐,乃援琴而鼓之。”尹吉甫听信后妻,将儿子伯奇赶出家门。伯奇认为自己没有犯错而被赶出,就在被赶出的这天早上就这路上的寒霜,写成了琴曲《履霜操》。 这《履霜
吉甫后裔
按相关谱牒以及文献资料所记载,尹吉甫有两个儿子,此二子同父异母,,庶长子名瑄,字伯奇,秉性淳朴,为人至孝,却因后母屡进谗言而被逐于冯翊(今陕西大荔一带),伯奇居冯翊后孝行弥笃,以父亲吉甫名讳中的“吉”为氏,其后裔乃形成冯翊吉氏,而冯翊是汉唐时吉氏之郡望。嫡长子名球,字伯封(又作伯邽或伯邦),则以父亲的官职“尹”为氏。尹伯封后来跟随周平王东迁获得了封邑,称“尹邑”(今河南洛阳市新安县东南部、宜阳县西北部),属周王朝的畿内国,吉甫后裔的尹氏在今天约有200万人口,占尹姓总人数的65%,尹吉甫后裔中的尹氏在历史上比较著名的人物有:57世尹思贞、65世尹崇珂、70世尹焞、78世尹景贤之子鼎福、鼎禄、鼎初、鼎祚。
历史评价
尹吉甫兮氏名甲,字吉甫,尹是官名,称尹吉甫;成为尹姓的主要来源。尹吉甫是周宣王时的名臣、贤臣,用后世通俗的说法,可称得上是文武双全。当时北猃狁入侵宗周,进攻到了泾水北岸,形势相当吃紧。周宣王五年(公元前823年),尹吉甫奉周宣王命出征猃狁,取得胜利,反攻到太原,并在平遥一带驻防。尹吉甫还曾奉命在成周一带征收南淮夷等族的贡赋。有一件很有名的青铜器兮甲盘,记载了尹吉甫征伐猃狁有功受赏及向淮夷征贡赋。《诗经六月》也详细的记载了尹吉甫伐猃狁之事。
尹吉甫和《诗经》很有些关系,《诗经》中有些篇章是赞美尹吉甫功绩的;更有些篇章是尹吉甫所作,象《大雅》中《崧高》、《烝民》、《韩奕》、《江汉》诸篇。谢安石曾曾问他那位咏柳的侄女谢道蕴《诗经》何句最佳,道蕴答道“吉甫作颂,穆如清风”。
更新的说法是《诗经》一言以蔽之是尹吉甫一人所作,持此说的好象是台湾的李辰冬先生,他作了一本《诗经研究方法论》,认为“三百篇的形式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