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之谟(1866—1907),湖南省双峰县人,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曾以幕友身份随湘军参加甲午战争,运送粮弹,后去上海研究实业,与谭嗣同等相识,主张变法维新。1903年加入华兴会,1906年加入中国同盟会,任湖南分会首任会长,积极从事革命活动。同年8月10日在长沙被捕入狱,秘密解往湘西靖州,备受酷刑,坚贞不屈。1907年2月6日,被杀害于靖州东门外。就义前高呼:我为救中国而死,救四万万人而死!
禹之谟简介
基本资料
中文名:禹之谟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湖南省双峰县
出生日期:1866年
逝世日期:1907年
职业:革命党人
信仰:三民主义
人物简介
民主革命先驱禹之谟,1866年8月27日(农历7月18日),诞生于湖南双峰县青树坪镇贻则堂。他少有大志,娴文习武,嫉恶如仇,爱憎分明,最爱读王船山著作。20岁时禹之谟遍游江、浙诸省,广泛接触社会名流,研读西方社会政治学说,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爱国忧民之心日趋强烈。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他愤然弃笔从戎,投身清军,立志报国。由于晚清政府腐败,中日甲午战争失败。1897年,禹之谟回到家乡创办实业,走实业救国道路。“戊戌变法”失败后,禹之谟深知倚赖清廷改行新法,实施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是行不通的,遂盟发民主革命思想,积极投入反清斗争。1900年,禹之谟东渡日本留学,寻找救国道路。在日期间,他结识了孙中山、黄兴、陈天华等人,积极参加中国留学生的各种活动。1902年春回国,先在安庆设立阜湘织布厂,后返湘潭创办湘利黔织布局,实践其实业救国的主张。
1906年8月,禹之谟为反对清廷盐捐浮收和提款兴学等
生平概述
1886年随叔父去南京,在军营任事。凭吊过洪秀全革命遗迹。1894年,随湘军参加中日甲午战争。负责运输粮饷军械,往来于山东、河北及辽宁等地,出色完成任务,因功以县主簿候选,辞不受。战后至上海,专心研究实业,幻想“实业救国”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他丢掉改良幻想,倡革命救亡之说,走上反清革命道路。1900年,在上海参加唐才常领导的自立会。同年秋与唐到汉口筹划自立军起义,负责由上海运送武器。事机泄露,唐才常惨遭杀害,他逃亡日本,在大阪、千代田等工厂实习操作,学习纺织工艺和应用化学。
1902年,从日本购买一批纺织机械回国,在安徽安庆设立毛巾厂,次年迁往湖南湘潭,又逾年,迁至长沙,附设工艺传习所。时人称:“湖南之有机织,自之谟始。”1904年,他与黄兴、陈天华在长沙创立华兴会。次年,中国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黄兴致函,让他在湖南建立分会,他欣然受命,积极发展会员,建立同盟会湖南分会,担任第一任会长。
生平事迹
禹之谟,1866年8月27日(农历7月18日),诞生于双峰县青树坪镇贻则堂(今繁星村)。幼年一直受私塾教育,书法文章都有过人之处。
20岁时,随叔父禹骏烈去南京,在湘军部队当文书,不久担任运输粮秣事务,往来于江苏、浙江、江西、安徽、山东等地。此后十余年均在军中度过。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任江南转运津局德州分局派运军械委员,运输粮饷军械至辽宁等沿海战区。因功绩卓著,经刘坤一保奏,以县主簿候选。但他痛感清政府腐败,辞命不受,毅然离开军队,来到上海,研究实业,希望从发展民族工业入手来挽救祖国危亡。此后,多次在长江沿岸开发矿业,均未成功。
1897年回到湖南,结识谭嗣同、唐才常及哥老会首领毕永年等维新人士,对变法维新深表同情。
1900年参加唐才常自立军起义的秘密筹备工作,负责从上海运送军械至汉口。起义因事泄失败后,逃出汉口,经上海东渡日本。在东京结识了一批爱国留日青年,又接触了“革命排满”和民权思想。鉴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