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时璋简介

2021-11-06 11:06 人物百科 投稿:运河边百科网

贝时璋(1903.10.10-2009.10.29)浙江镇海人,生物学家,中国细胞学、胚胎学的创始人之一,中国生物物理学的奠基人。1921年(民国十年)毕业于上海同济医工专门学校医预科,1928年(民国十七年)获德国土滨根大学自然科学博士学位,1948年(民国三十七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78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2003年国际永久编号36015的小行星命名为贝时璋星。贝时璋主要研究包括动物个体发育、细胞常数、再生、中间生、性转变、染色体结构、细胞重建、昆虫内分泌腺、甲壳类动物眼柄激素等方面,其中尤以关于细胞重建的研究最为突出。鉴于他长期从事实验细胞学研究取得的卓越成就,德国土滨根大学又于1978年、1988年和2003年三次授予博士学位。他以“学科交叉”理念创建了浙江大学生物系、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和中国科技大学生物物理系,他组织开展了“核试验放射性本底自然监测”、“核爆试验对动物本身及其远后期辐射效应监测”、“生物探空火箭”等研究工作,为中国生命科学和“载人航天”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

目录

基本资料

1

中文名:贝时璋

外文名:Shitsan Pai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浙江省镇海县

出生日期:1903年10月10日

逝世日期:2009年10月29日

职业:生物学家、教育家

毕业院校:同济大学、图宾根大学

主要成就:生物物理学的奠基人 中国细胞学、胚胎学的创始人之一

人物生平

2

1903年(清光绪二十九年)10月10日,贝时璋出生在浙江省镇海县憩桥镇上,祖辈靠打鱼为生,父亲是德商洋行的一位职员。贝时璋12岁随父亲外出求学。先在汉口的德华学校,后到上海的同济医工专门学校德文科读中学。

1911年(清宣统三年)春,进镇海县憩桥镇进修学堂学习。

1913年(民国二年)秋,进镇海县贵驷桥宝善学堂学习。

1915年(民国二年)秋,进湖北汉口德华学校学习。

1919年(民国八年)春,贝时璋先生投考了上海同济医工专门学校(同济大学前身)。先在德文科,后升入医预科。

1921年(民国十年),在同济医工专门学校的医预科毕业后到德国留学,先后就读于福莱堡大学、慕尼黑大学和图宾根大学。

1922年(民国十一年)秋,转德国慕尼黑大学。

1923年(民国十二年)秋,贝时璋转学到土滨根大学,在动物系代理主任福格尔(R.Vogel)副教授指导下做学位论文。

1925年(民国十四年),选定一种长在醋里的线虫-醋虫

主要成就

3

贝时璋早年从事无脊椎动物实验胚胎学和细胞学的研究,对细胞数恒定动物与再生的关系作了深入的研究;30年代初发现了中间性丰年虫,并观察到其雌雄生殖细胞的相互转化现象。又以物理化学的观点用实验方法(包括用吹制的玻璃器作微操作的技术)和实验手段来研究和探索。50年代初期就率先招收2位化学专业人员和他一起搞研究工作。贝时璋在实验生物研究所发生生理室开展了小虾眼柄激素中主要有效成份的提取,并进一步研究激素对靶细胞在分子水平上的作用机理。他用小虾的连带着上皮色素细胞的头胸甲片作生物活性检定,方法极为巧妙,观察到一些有意义的现象。例如10-5的提取浓度即起作用,而且不是一种单纯的分子在起作用;且证明镉二价金属离子也具有激素的相同效果等等。70年代提出了细胞重建学说。重视交叉学科,致力于中国生物物理学的发展,先后组织开拓了放射生物学、宇宙生物学、仿生学、生物工程技术、生物控制论等分支领域和相关技术。

贝时璋在丰

社会任职

4

1948年,被邀任荷兰国际胚胎学研究所研究员。

1949年5月,任浙江大学教授兼理学院院长。

1950年,离开浙江大学到上海中国科学院实验生物研究所任研究员兼所长。

1954年1月,中国科学院学术秘书处成立,任学术秘书处学术秘书。8月,成立实验生物研究所北京工作组。9月,当选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56年10月,正式成立中国科学院北京实验生物研究所,任研究员兼所长。

1957年,成立北京实验生物研究所,他任研究员兼所长。

1957年,被聘为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生物学组组长、中国科学院原子核科学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

1958年起,兼中国科技大学生物物理系主任。

1958年7月,创建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任研究员兼所长。8月,创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物物理系,并任系主任。任《中国科学》编辑委员会副主任。

1958年至1983年,任《中国科学》编委、副主编。

1959年4月,当选为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

个人生活

5

从小就勤劳的贝时璋始终把自力更生挂在嘴边,每天自己整理卧室兼工作室,收拾床,抹桌椅板凳,常年坚持洗自己的内衣裤、袜子、手帕和抹布。

在饮食上,他的原则是早上吃得饱,中午吃得好,晚上吃得少;不挑食,荤素搭配,讲究营养和热量,吃饭要讲究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的搭配。至于口味,身为南方人的贝时璋惟一的要求就是清淡,除一日三餐,他基本上不吃零食;除水果外,不吃生冷食物。

贝时璋在德国留学时学会了吸烟,一直吸了60年,到上世纪80年代初,一说戒烟,便从此不再抽烟。他也从不吃补药和营养品,只是每天坚持吃4片复合维生素B和6片维生素C。之所以每天坚持吃复合维生素B和维生素C,贝时璋认为,根据自己的细胞重建理论,维持好细胞解体和细胞重建的平衡,是对抗肿瘤和心血管疾病以及维持和提高脑功能的重要环节,而吃一定量的复合维生素B和维生素C,就可以维持氧化、还原系统作用的平衡,保持健康。

人物评价

6

贝老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他那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献身精神,仍将鼓舞生物物理所人在科学的征途上不懈探索;他那谦虚谨慎、爱国奉献的崇高品格,仍将永远激励后人,为中华民族的振兴而努力工作。(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所长徐涛评)

爱国主义贯穿贝老的一生,这是贝老留给大家的巨大精神财富,希望全社会大力弘扬贝老高尚的科学精神。(中科院院士杨福愉评)

贝老严谨治学、一丝不苟的精神值得青年学者进一步继承和发扬。(首届贝时璋青年生物物理学家奖获得者孙飞研究员评)

纪念贝老,要学习他谦虚谨慎、淡泊名利、待人平等、与人为善的高贵品格。(王谷岩研究员评) 

后世纪念

7

贝时璋纪念邮票

2011年5月25日上午,宁波帮博物馆广场上,由镇海区人民政府、浙江省邮票局、宁波市邮政局联合主办的《中国现代科学家(五)—贝时璋纪念邮票》首发式在这里举行。

诞辰108周年纪念会

2010年10月29日,贝时璋院士诞辰108周年纪念会在京举行。纪念会上,《贝时璋传》正式出版发行。纪念会上,贝老家属决定秉承父亲生前的意愿,向中国生物物理学会捐赠50万元,作为贝时璋奖、贝时璋青年生物物理学家奖基金。纪念会上还向贝时璋先生的家属赠送了“贝时璋星小行星命名”证书和“贝时璋星运行图”。

105岁寿辰暨铜像落成典礼

2008年10月10日,贝时璋院士105岁寿辰暨铜像落成典礼在生物物理所举行。

贝时璋  
声明:运河边百科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站长删除。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