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启钤简介

2021-11-06 11:05 人物百科 投稿:运河边百科网

朱启钤(1872—1964),字桂辛、桂莘,号蠖公、蠖园,祖籍贵州开州(贵州开阳),1872年11月12日生于河南信阳。1964年2月26日卒于北京。中国北洋政府官员,爱国人士。中国政治家、实业家、古建筑学家,工艺美术家。

目录

基本资料

1

中文名:朱启钤

别名:桂辛、桂莘,号蠖公、蠖园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河南信阳

出生日期:1872

逝世日期:1964.2.26

职业:官员、建筑学家、营造学社社长等

毕业院校:京师大学堂

主要成就:中国政治家、实业家、古建筑学家,工艺美术家。

代表作品:《哲匠录》

个人简介

2

朱启钤(1872~1964),字桂辛,晚年号蠖公,人们称他桂老。祖籍贵州开州(今开阳),1872年生于河南信阳,1964年2月26日卒于北京,享年92岁,几乎长达一个世纪。他的一生经历了清朝末年、北洋政府、民国、日伪、新中国五个历史时期。

中国北洋政府官员,工艺美术家。中国营造学社创始人。光绪举人。1903年任京师大学堂译书馆监督。后历任北京城内警察总监、东三省蒙务局督办、津浦路北段总办等职。1912年7月起,连任陆徵祥、赵秉钧内阁交通部总长。1913年8月代理国务总理,稍后任熊希龄内阁内务部总长。1914年兼任京都市政督办。1915年拥护袁世凯复辟帝制,12月任登极大典筹备处办事员长(处长)。1916年袁世凯死后,以帝制祸首之一遭通缉。1918年获赦免,8月当选为安福国会参议院副议长。1919年任南北议和北方总代表。和谈破裂后退出政界,先后寓居津、沪。并曾经办中兴煤矿、中兴轮船公司等企业。中

任职经历

3

朱启钤(1871-1964),字桂莘,号蠖园,贵州开州(今开阳)人。清光绪年间举人,曾任京师大学堂译学馆监督、北京外城警察厅厅长、内城警察总监、蒙古事务督办。辛亥革命后,曾任北洋政府交通总长、内务总长、代理国务总理,因拥护袁世凯称帝而被通缉。1919年任南北议和的北方总代表,谈判破裂后,遂辞职潜心著述;1930年组织中国营造学社,自任社长,从事古建筑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全国政协委员、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著有《蠖园文存》。

著作

4

著有《哲匠录》(与瞿兑之、阚铎合辑)、《李仲明营造法式》、《蠖园文存》、《存素堂丝绣录》、《女红传征略》、《丝绣笔记》、《芋香录诗》、《清内府刻丝书画考》、《清内府刺绣书画考》、《漆书》、《紫江朱氏家乘》、《贵州碑传集(稿本)》等。主持编印《中国营造学社汇刊》(共七卷)。1927年根据日本传抄本重新刊刻久已失传的《髹饰录》。刊有宋李诫《营造法式》。1991年9月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了《蠖公纪事—朱启钤先生生平纪实》。

公益事业

5

朱启钤热心公益事业。1914年,时任北洋政府内务总长的朱启钤发动绅士、商人捐款,将社稷坛开辟为公园,命名为“中央公园”,又名“稷园”,也就是今天的“中山公园”。中央公园是北京城内最早开放的公园,当时建设的主要景点,诸如四宜轩、唐花坞、水榭、来今雨轩、习礼亭、格言亭、投壶亭、迎晖亭和兰亭八柱等,仍然是今天的中山公园的主要景点。当年园中有一楹联——“名园别有天地,老树不知岁时。”

喜好收藏

6

朱启钤喜好收藏,尤以缂丝③收藏为最,据说朱启钤堪称“中国缂丝收藏第一人”。据朱启钤后人说,民国初年,清皇室贵族日趋潦倒。朱启钤从恭亲王奕欣的后人手中购得一批缂丝珍品,有的年代可至宋朝。有日本人闻讯后,曾出价百万想购买,朱启钤不为所动。但当时时局动荡,朱启钤惟恐国宝有失,遂以20万元转让给了张学良。1950年,朱启钤将珍藏的明岐阳王世家名贵文物56件捐献给故宫博物院,文化部颁发奖状予以表彰。

解放后任中央文史馆馆员、全国政协委员等。极喜藏书,特留意地方文献,故储书颇多。有藏书楼曰“存素堂”。在经营营造学社期间,收藏河渠、建筑等类图书,自称:“河漕为经国大猷,工官之掌录,幕客之秘籍,方州文献,臣僚奏议,故家架藏,往往而出”。编撰有《存素堂入藏图书河渠之部目录》1册,著录有400余种,是研究中国水利史必备资料。《存素堂入藏黔籍之部目录》1册,著录黔人文献有400余种。1953年,他将多年所藏书捐献给

年表简编

7

李华年杨祖恺

说明:1.朱氏某些事迹的年代,现有资料说法不一,或事迹本身传闻异辞,我们把不同的记载用鱼尾弧(【】)标出,以待进一步考察。

2.本表只是为不熟悉朱氏生平的人士提供一点了解朱氏生平的线索而作,故未注明资料来源,以省篇幅。

3.我们见闻有限,本表肯定存在不少缺点错误,尚乞读者不吝赐教。

朱启钤,谱名启纶,字桂辛,别号镬园,晚年自号所居曰“勤炳烛斋”。

朱氏父名庆墉,号稚皋。母为贵阳傅寿彤之长女梦琼。寿彤以咸丰中进士、庶吉士,历任河南南、汝、光兵备道二署河南布政使,晚退居林下,筑"止园"于长沙,居十余年,著书多种。

朱氏祖籍江西,世居贵州开州城南永兴场(今开阳双流镇)。启钤曾祖理堂,于道光十二年(1832)游湖南返,主讲于正本书院,遂迁省城。明末于元乖西军民府置开州,清因之,民国改州为县,寻又改为紫江县,即今开阳县。

朱启钤母梦琼之次妹宝琼适贵筑翰林黄国瑾,三妹幼琼适湖南善化瞿

其它信息

8

朱启钤是中国古代建筑的奠基人。1917年,朱启钤在江南图书馆发现了宋代李诫的《营造法式》手抄本,便委托商务印书馆以石印本印行,同时又在北京刊行仿宋本。之后,又组织人员对《清钦定工部工程做法》一书进行校注。1930年,朱启钤得到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的资助,成立了“中国营造学社”,自任社长。设文献组和法式组,朱启钤兼任文献组主任,建筑学家梁思成担任法式组主任。营造学社是最早研究中国传统建筑式样、设计的学术团体,奠定了中国古代建筑学的基础。

中国营造学社创办于1930年,1937年因北平沦陷而停办。其间,先后出版了《中国营造学社汇刊》、《工段营造录》、《元大都宫苑图考》、《营造算例》、《牌楼算例》、《清式营造则例》、《梓人遗制》、《哲匠录》、《同治重修圆明园始末》等书刊。朱启钤评价:“中国营造学社在历史上,在美术上皆有历劫不磨之价值。”

朱启钤年长周恩来近三十岁,他们二人在不同的时代都担任过政府总理

子女

9

朱启钤继室于氏宝珊,贵阳人,于德懋之长女,生于1877年逝于1927年,葬于北戴河,生男渤(海北);生女:淇筠、(适章以吴,生章文晋)、松筠、津筠、湄筠、洛筠(适张学铭)、浦筠、沚筠、汀筠、浣筠(适吴俊升之子)。

故居

10

——赵堂子胡同3号和东四八条111号

赵堂子胡同属东城区建国门地区,是朝阳门南小街路东从南往北数的第五条胡同,胡同西起朝阳门南小街,东止宝盖胡同,长250余米。清代,即称“赵堂子胡同”,“堂子”乃旧时江南方言,即指妓院。胡同呈东西走向,东端稍有曲折,且与另外4条胡同相通,形成一个胡同枢纽。即:往东是“后赵家楼胡同”,往北是“宝盖胡同”,往南是“宝珠子胡同”,往西南是“阳照胡同”。5条胡同相交实属罕见,当地居民美其名曰“五路通祥”。

赵堂子胡同3号,旧时的门牌是赵堂子胡同甲2号,在胡同稍有曲折处北侧,恰处“五路通祥”之地,坐北朝南,是一座占地近3000多平方米的四进四合院。

这座宅院是朱启钤在20世纪30年代购置的一所未完成的建筑,由他自己重新设计并督造。据朱启钤之子朱海北回忆,院内的彩画及建筑上的做法,完全按《营造法式》进行,所用木工、彩画工都是为故宫施工的老工匠。可以说这座宅院的建设倾注了朱启钤

朱启钤  
声明:运河边百科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站长删除。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