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酱油其实也有高学问

2021-08-05 13:13 食材选购 投稿:运河边百科网

  “打酱油”成为网络飘红语已经N久了,但是你又有没有留意过,打酱油本身也是一种学问呢?究竟酱油瓶身标签上的“配方酱油”与“酿造酱油”有什么不同,厨师口中的酱油也有内销版和出口版是怎么回事?如果你不知道,那就赶紧来恶补一下专业打酱油的知识吧!

  国内国外标准侧重各不同

  其实之所以会有出口版和国内版的疑惑,最主要的还是在于国内和国外的酱油标准各有侧重的缘故。由于之前的国内关于酱油是否含有致癌物质的问题争论过很长一段时间,所以国家标准在关于酱油在三氯丙醇这一指标上,是比欧盟标准还高的,它规定每千克酱油中的三氯丙醇(此物属于过量则会致癌物质)含量要小于0.01毫克,非常严格。不过在其他指标上,它就和国际标准有一定差距了。据李锦记方面的人士透露,酱油国家标准里面的水活度和微生物指标都低于国际标准。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透露,其实看酱油鲜不鲜,主要还是看氨基酸态氮。它是酱油的特征性指标之一,指以氨基酸形式存在的氮元素的含量。氨基酸态氮含量越高,酱油的质量越好,鲜味越浓。在行业标准中,酱油的质量等级主要是依据酱油中氨基酸态氮的含量确定的。

  酿造酱油不含三氯丙醇

  除了酱油有所谓的国内版出口版之分外,酱油还有酿造与配方之别。在2001年,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和国家国内贸易局就分别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酿造酱油》、《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配制酱油》、《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酸水解植物蛋白调味液》三个强制性标准。这三个标准严格规定了酿造酱油、配制酱油、酸水解植物蛋白调味液的定义,并要求在产品包装标识上明确注明“酿造酱油”、“GB 18186-2000高盐稀态”、“GB 181186-2000低盐固态”、“配制酱油”、“酸水解植物蛋白调味液”字样,以及质量等级。那么它们各自的含义是什么呢?

  所谓的酿造酱油,是指以大豆或脱脂大豆、小麦或麸皮为原料,经微生物发酵制成的具有特殊色、香、味的液体。合格的酿造酱油中不存在致癌物三氯丙醇,消费者可以放心食用。现在市面上可以见到的大部分大牌子酱油,譬如致美斋、李锦记、味事达、珠江桥等都是属于这一类。

  而配制酱油是指以酿造酱油为主体(不低于50%),与酸水解植物蛋白调味液、食品添加剂等配制而成的液体。在配制酱油生产过程中,会生成三氯丙醇。不过根据新标准规定,只要每千克酱油中的三氯丙醇含量要小于0.01毫克,它就是安全可以食用的。配方酱油多见于北方市场,我们南方市场较少见到。因为南方人,尤其是广东人,传统偏好还是酿造酱油,觉得这样够天然有豆味。而李锦记方面则表示:“用黄豆酿造的豉油,鲜得来会带点甜,这是区别于配制豉油的地方。”

  那么如何分辨酿造和配方酱油呢?除了看标签有没有注明外,就看它是否在成分表里写明是“高盐稀态”。这种标识与酱油的咸淡没有关系,只是表示酱油酿造工艺上的差别。“低盐固态”发酵法使用大豆和麸皮,“高盐稀态”发酵工艺所用的原料为大豆和小麦。

  如何鉴别好酱油?

  若是仔细看酱油瓶上的标签,还会发现上面会表明不同的酱油等级,从一级到三级不等。但这个其实不一定代表酱油的实际品质。因为这不是强制的标识,是由企业自愿在产品上标明的,由企业根据自己出产的产品分出等级。

  不同企业的同一等级没有可比性。有可能一个品牌的一级酱油可能没有另一个品牌的二级酱油的口味好,消费者只要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就可以了。若是真想要酱油鲜美,那还不如看酱油的另一项重要指标:氨基酸态氮,国家标准规定每100毫升酱油中其含量不得低于0.4克。 这个才是酱油鲜美的来源。不过也不是越鲜越好,自然才是真的好。

  同时,要留意的是,酱油中可以称之为“营养性酱油”的只有国家公众营养改善项目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的“铁强化酱油”,被授权的酱油生产企业在生产出铁强化酱油后,会在所生产的酱油瓶身显著位置标上“铁强化”字样以及“营养强化食品”标志。除此以外的所谓营养酱油,可以说都是一种营销噱头而已。

  看:色泽自然、清澈、鲜艳;

  闻:有黄豆发酵时形成的天然清香;

  尝:咸淡适中,有自然的豉味、酱味及鲜味;

//

  质感:纯厚、浑厚,在碗里轻轻摇晃,容易挂杯,片刻才滑落。

(责任编辑:骆丽萍 实习编辑:杨权芬)

最受欢迎饮食热文 创意西瓜雕塑 创意西瓜雕塑 喝酸奶的误区 喝酸奶的误区 最难消化的食物 最难消化的食物 稀奇古怪的主题餐厅 稀奇古怪的餐厅 隔夜茶不能喝
酱油  挑选  调味  
声明:运河边百科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站长删除。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