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角模板 技术大佬王传福的励志人生

2021-07-21 17:24 汽车百科 投稿:运河边百科网

  [汽车之家 车酷文话]  2024年05月20日,比亚迪创始人王传福卸任董事长及法定代表人。很多朋友对于这位中国新能源业企业家可能有些陌生,或者更多了解的是比亚迪汽车的执掌者,但他的经历远不止汽车业这么简单,让我们回顾一下他堪称人生赢家的传奇经历吧。


  根据乘联会数据统计,2019年中国全年纯电动乘用车销量车企排行榜,比亚迪高居首位。除了新能源车,比亚迪在动力电池、电子信息等方面均在前列位置。创办并执掌比亚迪的王传福,是如何从一个普普通通的农家少年,一步步走到如今的位置呢?


  1966年2月15日,安徽无为县的一个普通农村的家里,排名第六的王传福出生了。王传福的父亲是一名出色的木匠,还曾担任过大队书记。一家人主要靠家传的木工手艺谋生,生活还算可以。但在王传福13岁时,被疾病长期折磨的父亲去世,初中毕业时,母亲又突然去世。

  五个姐姐已经嫁人,最小的妹妹被寄养,就剩下王传福和唯一的哥哥相依为命,当时全家唯一的财产就是四间茅草房。哥哥为了家庭,在父亲去世后就退学扛起家里的重担,结婚后也和妻子一同供王传福继续读书。

  1983年,王传福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中南矿冶学院(后并入中南大学)物理化学系。或许是出身技艺之家,再加上父亲开明思想的影响,王传福热爱钻研问题,成绩名列前茅。

  王传福从本科时就开始接触电池,1987年毕业后又考入中科院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的硕士研究生,导师是著名专家李国勋,这是我国有色金属行业规模最大的综合性研究机构。毕业后,王传福留在中科院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工作,继续研究电池,获得了相当出色的研究成果。

汽车之家

  90年代初,正值下海潮,已经是处长的王传福在1993年时被委任深圳比格电池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这是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所与内蒙古合资成立,打算利用包头的稀土资源搞电池产品开发。但是,后来他做出了一个令身边所有人都震惊和反对的举动——下海单干。


  王传福当时敏锐地意识到国际镍铬电池市场产业转移的机遇,但在单位中并没有获得支持,于是他决定自己抓住这个机遇,从事充电电池中技术含量最高且利润最丰厚的核心部件——电芯的生产。

汽车之家

  经过艰难的融资,比亚迪终于在1995年2月成立,当时的团队只有20多人,也完全无法上马一般水平的电池生产线。当时仅从日本引进一条电池生产线就需要几千万元,王传福手里的资本可以说是杯水车薪。于是他拆解了原有的电池生产流水作业工序,分成一个个可以人工完成的工序去生产,最终只花费100多万元就建成一条等同几千万成本的生产线。

  最初的主要业务是生产供“大哥大”和“BP机”的镍铬充电电池,当时电池能量密度低,大哥大的原厂电池价格又高达上千元,所以人们对于后备电池的需求非常大。

汽车之家

  当年12月,比亚迪就获得了三洋的手机电池订单,做贴牌代工,由此开始了在电池领域的快速发展。这一年,一汽-大众的轿车工厂开始批量生产,上海汽车有限公司成立。

  1997年,受亚洲金融风暴影响,日本电池企业也遭到严重打击,成本低且交付灵活的比亚迪电池被摩托罗拉、飞利浦以及松下等国际大厂青睐。3年后,比亚迪的镍铬电池在全球一度占据40%的产能。


  科研工作出身的王传福对于技术的敏感和重视程度非常高,况且从事的又是电池这样重视科技的产业。创立比亚迪之初,王传福就已经开始了技术研发,甚至包括对锂电池的商用技术准备,毕竟镍铬电池的能量密度存在瓶颈,王传福对此有深刻认识。1999年,王传福在欧洲开设研究机构。

  对研发的投入,开始获得回报。2001年,比亚迪凭借发泡镍锟焊、正极端面焊等技术工艺,改善了电池的性能,获得了博世的认可,当年的镍铬电池产量突破2.5亿。这一年,吉利汽车成为中国首个获得轿车生产资格的民营企业。


  2002年,创办仅7年的比亚迪就在香港上市,但当时并未获得多少关注。这一年,不断投入的技术研发再次立功。当时诺基亚还是手机界当之无愧的老大,而比亚迪的锂电池凭借出色的产品性能和成本控制,成为诺基亚的手机电池供应商。


  到了2003年,比亚迪已经成为镍铬电池业的龙头企业,超过日本三洋,成为世界第一。仅仅八年,比亚迪从最初给三洋贴牌的那个小厂子,成长为世界级电池企业。当年,王传福以资产3.28亿美元登上《福布斯》杂志“中国大陆百富榜”,位列第13位。


盯上汽车行业

  那么,王传福是什么时候开始涉足汽车行业的呢?很多人认为2003年收购秦川汽车是比亚迪进军汽车业的开端,实际上这个时间点要更早。

  在成为世界电池巨无霸企业之后,仅靠手机、电脑等消费电子的电池供应业务,比亚迪已经很难有所突破,如果向电池的上游原材料或下游消费产品发展的话,就可能遭到客户们的反噬。

  当时的中国正处于汽车产业高速增长,并且国家希望汽车业能够弯道超车并给予大力扶持。王传福看到了电动车的机遇,自己的锂电池业务大有可为。当时手机电池市场总体规模不过数百亿,汽车才是消费市场的大头。


  2002年7月,比亚迪低调地全资收购北京吉普的吉驰模具厂,电池业同行们还以为王传福是要自己搞手机或电脑产品。然而出人意料的是,收购模具厂之后最先推出的却是军工产品,3款“格洛克17”和1款M1911手枪的模具。

  王传福提出进军汽车整车制造的决定,遭到比亚迪管理层和股东们一致反对。当时相关业界普遍认为,比亚迪根本没有任何汽车制造的经验,技术储备也完全不及格,想要造车根本就是痴人说梦。

  王传福却认为,中国企业普遍存在“技术恐惧症”,而这种恐惧的来源是先入局者故意给后来者的恐吓,用高投入和研发困难来吓退竞争者。

  事实上,2003年前后在整个制造业都掀起了一股“汽车热”,手机、家电、烟草等行业巨头纷纷试水。美的签下了20亿元的“云南美的汽车整合项目”;奥克斯集团出资5000万元收购沈阳双马汽车95%股份。波导、五粮液、红塔也都拿着大把资金打算涉足汽车领域。


  进军汽车整车制造需要资质,最合适的方式是直接收购一家车企。2003年1月23日,比亚迪以2.7亿元的价格,收购了濒临倒闭的西安秦川汽车有限责任公司77%的股份,成为中国继吉利之后的第二家民营车企。


  收购秦川汽车的消息一经传出,香港交易市场上的基金经理们联手做空,2天就让比亚迪的股价暴跌了30%,市场用最激烈的方式表达了不信任。

  进入汽车业后,事实让王传福认识到汽车制造业的玩法要复杂得多,技术要求也难得多,最初几年自然是失败和亏损的。

声明:运河边百科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站长删除。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