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精性肝病即酗酒贪杯引起的肝损害,其包括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其中部分患者演变成酒精性肝硬化,甚至发展成肝细胞癌。据报道这类病近年来迅速增加,在有的地方,已成为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近年来,全球人均消耗酒精量有显著的增长,我国的增长量尤为显著。1984年产量为711.3万吨,而1993年增至1 846万吨,平均每年增长113.5万吨。目前我国平均每2万人口就拥有一个酿酒厂,各种各样的酒广告铺天盖地,酗酒贪杯者猛增,酒精性肝病患者队伍也越来越庞大。现在,面对脂肪肝的骤增,我们要说是该醒醒的时候了。
引起酒精性肝病的关键因素是摄入酒量和酗酒年限。据研究,每日平均饮酒160克者,即可称为酗酒者,其中75%将于15年内出现严重的肝损害,而长期少量饮酒,每日饮酒量在100克以下者,亦有17%在15年内发生严重的肝损害。因此,人们要对酒的危害有高度的认识,不再酗酒。研究表明,大部分已有酒精性肝病的人只要及时真正地把酒戒掉,并适当进行治疗仍可取得较好疗效。临床实践及实验观察表明,轻度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只要完全戒酒,一般3个月即可恢复。酒精性肝炎患者,轻型早期患者,只要完全戒酒和适当治疗,一般在半年内亦可完全恢复健康。如患酒精性肝炎,戒酒不彻底或已患酒精性肝硬化,肝功能受到严重损害,又难脱离酒对肝脏的继续损害,其预后将是十分严重的。
酒精与肝病的关系早在古希腊时就已经被人们认识到了。人或者动物在大量或经常饮用酒精后,都可以引起酒精性肝病、酒精性脂肪肝并发展为酒精性肝硬化。酒精会影响酶类的活性,间接引起甘油三酯增多,脂肪转化增加,加之饮酒时吃高热量菜肴,进一步加重了肝脏对能量转化的障碍,使大量皮下脂肪堆积引起肥胖。酒精能阻止肝糖原在肝内合成,并促使周围组织中的脂肪进入肝脏,使肝中脂肪堆积,形成脂肪肝。酒精的代谢主要在肝脏进行,而老年人的肝脏处于衰退期,大都患有脂肪肝,经常饮酒会加重对肝脏的损害。有调查表明,20世纪60年代的酒精性肝硬化与其他病因的肝硬化相比,欧洲人占42%,美洲人占66%,亚洲人占11%,而中国人不足5%。但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和酒精饮料消费的日益增长,酒精肝和脂肪肝的发病率迅速上升。脂肪肝的平均人口发病率约10%,肥胖者与2型糖尿病患者的脂肪肝发病率为50%。嗜酒者的脂肪肝发生率57.7%。50岁以上者发生率为24.46%。现在,酒精肝和脂肪肝的发病年龄渐趋年轻化。
患了酒精肝或脂肪肝后,可出现胃口差、恶心、腹胀、乏力、肝区痛、气短、关节痛乃至出现焦虑、抑郁等,少数患者有低热、腹泻、黄疸,病重时出现蜘蛛痣、腹水,有些患者可表现为四肢麻木、手颤、性功能下降等,个别患者会发生脂肪性栓塞。检查时可发现有肝大、肝功能不正常。发生脂肪肝的急重症时可表现为急性重症肝炎或暴发性肝衰竭。引起脂肪肝的病因是多种多样的,但其中最重要的是肥胖、饮酒、糖尿病和某些毒物与药品。肥胖者的脂肪肝发病率为50%~75%。调查得知,我国人群中的肥胖者已超过7 000万,城市的中小学生超过20%。肥胖人数正以5年翻一番的水平增长。上海市有一项对4 009名机关干部的调查可知,肥胖者达31.6%。男性饮酒每日80克,女性每日40克,5年内可发生脂肪肝。每日饮酒100~200克者最短8天即可发生脂肪肝。
酒精可以溶解在体内的水分和脂肪里,通过循环系统运输到各部位。所以,酒对人体少饮起药物作用,多饮则有害。经常饮烈性酒,由于刺激食道和胃黏膜,引起充血,可以导致食道发炎、胃炎和胃溃疡。长期嗜酒,对心脏的危害就像铁锈腐蚀电动机的轴心一样,酒精的长期刺激可以使心脏发生脂肪变性,降低心脏的弹性和收缩力,影响其正常机能。长期饮酒的人,会造成体内B族维生素的缺乏,例如维生素B1缺乏症。在抽验饮酒者的血液中发现,血中酒精浓度升高,维生素B的含量则下降,如果不再饮酒,到第三天维生素B1的含量才可恢复。我国人饮酒的浓度远高于西方国家,且多数伴有高脂餐低维生素或单独大量饮酒而不伴其他饮食等特点。此外,我国病毒性肝炎的感染率高,且多种病毒重复感染率也高,大量饮酒就造成了临床表现的复杂化及病情的迅速发展。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在一份报告中提出,酒精中毒是当今世界范围内第一公害,其毒性作用可累及全身主要脏器,对肝脏的影响尤大,在西方国家酒精中毒是80%肝硬化的原因,对病毒性肝炎、肝癌等的发生和预后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酒精中毒已成为世界范围的公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