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每天对新生儿进行抚触,能够安抚宝宝情绪促进感统协调发展,帮助宝宝大脑发育。
近些年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刨妇产出生的宝宝明显增加,“感统失调”这个词也因此进入了大众的视野。
首先我们来说一下什么是“感统失调”。感统统合,是大脑的一种功能,一旦感觉统合失调,那么大脑功能也会失调,表现出各种学习能力障碍。
感统失调并不是某种疾病,只是大脑在接收到外界的信息刺激后,不能够很好的与身体各部分相协调。
“感统失调”的相关表现
感统失调也分为多种情况,根据不同功能的失调,在幼儿身上表现出的症状是不同的。常见的有前庭平衡功能失常、本体感觉功能失调、触觉功能失调这几种情况。
①触觉功能问题:孩子在婴幼儿时期睡眠过程中经常伴有惊厥等现象,情绪不稳定,易哭闹。稍大一点不喜欢身体接触,讨厌肢体接触,爱和同伴发生冲突。
不爱理发、洗澡、刷牙、不喜欢参与沙土、泥塑等游戏内容。却偏爱某些事物,如特定材质的床品或玩偶,要时刻抱着才有安全感才肯入睡。
生活中经常乱丢东西,组织性较差,不喜欢整理有序的环境。喜欢无目的乱动,自言自语,且惩罚无效。
③本体感觉功能问题:类孩子往往没有时间意识做事情缺乏顺序性。克服困难的自信心不足,易产生挫败感,因此往往显得不合群。
像翻跟头这样的大动作,这类孩子往往做起来较为困难。像写字玩插塑玩具这种精细运动,往往过分用力,依赖成人帮助。在陌生的地方方向感较差容易走失。
造成新生儿“感统失调”的原因
1、先天生理
刨妇产的过程中,婴儿没有经过产道的挤压,易造成触觉失调。孕期胎位不正,易引起新生儿平衡觉失调。妊娠3个月时,胎儿的神经系统基本形成,妊娠期乱用药物也会对胎儿的感知觉造成伤害。
2、后天环境
对新生儿的过度保护,让宝贝在婴幼儿期时没有完成对外界环境的适应。生理系统对外界事物的刺激接受的不全面。人为的导致了孩子的“感统失调”。
比如过早的给宝宝使用学步车,此时孩子前庭平衡和头部的支撑力都不足,学步只会起到负面作用,违背了婴幼儿生理发展的顺序性。
婴儿没学会爬就学习走路,会直接产生前庭平衡失调。
父母工作较忙疏于陪伴,会使得幼儿右脑刺激不足。成人对幼儿要求过于严格,如不准孩子玩沙土,不准孩子光脚在地上爬行。
限制孩子自由活动的空间与时间,使得幼儿触觉刺激缺乏。父母在教养过程中,没有尊重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揠苗助长往往无意间成为了伤害孩子的罪魁祸首。
“感统失调”的预防与解决办法
新生儿出生前半年至出生后一年时脑细胞数目增长的重要阶段。婴幼儿一岁时脑细胞的数目不再增加。但是细胞突起却由变长、由少到多。
为儿童的智力发展提供了生理基础。希望各位奶爸奶妈能够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率,把我儿童成长的关键期,较早的帮孩子解决感统问题。
1、 预防
科学备孕,禁止乱用药物。遵循医嘱,按时产检。在可以顺产的前提下不要随便剖腹产,这样不益于母婴健康。
建议各位准爸爸准妈妈提前温习科学育儿知识,为促宝贝健康成长保驾护航。为宝贝提供宽松愉悦的家庭氛围,每周要有固定时间作为亲子陪伴时间。不要让工作影响了我们的亲子交流。
2、 解决办法
每一个孩子都是上天给予人间的小天使,我们温柔以待。就算宝宝出生后出现了这样那样的小问题也不要焦虑,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育儿观的科学化,解决问题的方法永远比问题多。
0-3岁是幼儿感觉统合的形成期,3-6岁是幼儿“感统失调”恢复训练的最佳时期。
孩子在12岁之前通过训练是完全可以纠正感统失调的问题的。
- 亲子爬行
对于三岁以前的宝贝是再合适不过的训练了。爸爸可以尝试带着宝宝在障碍物中爬行,翻越“高山”克服困难,技能锻炼宝宝的协调能力还能够促进亲子感情,何乐而不为呢。
还有吹泡泡游戏,能够帮助宝宝训练手眼协调能力,在游戏过程中还能让孩子和家长收获到极大的愉悦体验。多多陪伴我们的宝贝是解决问题的前提。
- 新生儿抚触
针对触觉失调的宝贝是最直接最为行之有效的方法。市面上有很多的新生儿按摩室,如果您没有时间带宝贝去或者对对方的卫生水平心存疑虑,在家自此对宝贝进行抚触也是可以的。
通过亲子间的抚触,使刺激通过皮肤感受器上传到中枢神经系统。
能够有效地促进新生儿感觉器官的发展,增加亲子间的的感情,促进幼儿脑部发育。
“感统失调”虽然不是疾病,但是也是孩子身上绝对不可以忽视的行为问题。
我姐姐的孩子在三岁左右的时候曾经在我家里小住了一周,在这一周里我就发现我这个大外甥身上有着“感统失调”方面的诸多行为特征。
我处于爱孩子的出发点和姐姐做了一次深度交流,其实她也发现了外甥“平地摔跤”不协调等表现,也跟姐夫说过,只是姐夫可能碍于成年人的自尊心一直不愿意正视孩子的问题。
还好我们发现及时将外甥送去了专门的感统治疗机构,现在我的小外甥已经可以穿着冰刀在球场自由穿梭啦。
作为成年人,我们在面对宝宝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应有个积极的心态,正视问题解决问题。今早发现以免为宝贝造成终身遗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