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非马】是什么意思?观点是什么?

2023-12-05 05:05 历史百科 投稿:运河边百科网

  在中国古代哲学中,有一个著名的悖论——“白马非马”。这个悖论由战国时期的名家代表人物公孙龙提出,引发了后世无数哲学家的争论。那么,【白马非马】究竟是什么意思呢?本文将从公孙龙的论述出发,探讨这一悖论的内涵。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公孙龙的基本观点。公孙龙认为,世间万物都是相互独立的,没有绝对的联系。他认为,“马”这个概念并不包含颜色,因此“白马”和“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基于这一观点,他提出了“白马非马”的命题。

image.png

  那么,【白马非马】究竟是什么意思呢?简单来说,公孙龙认为“白马”和“马”是不同的概念,因为它们所指代的对象有所区别。在这个例子中,“马”是指一种动物,而“白马”则是指一种特定的动物——白色的马。由于“白马”包含了颜色属性,所以它与“马”这个概念有所不同。

  然而,这个观点在当时并未得到普遍认同。许多哲学家认为,“白马非马”的观点过于绝对,忽略了事物之间的联系。他们认为,虽然“白马”和“马”在某些方面有所不同,但它们之间仍然存在共同点。例如,它们都属于动物这一大类,都有四条腿等。因此,他们认为“白马”仍然是“马”的一种。

  经过长时间的争论,公孙龙的观点逐渐被人们所接受。许多后来的哲学家都从公孙龙的“白马非马”观点中得到启示,发展出了自己的哲学理论。例如,唐代的韩愈在《师说》一文中提出了“名实之辨”,强调了事物名称与实际内容之间的关系。这一观点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公孙龙的影响。

  总之,【白马非马】是一个关于事物本质的哲学命题。公孙龙通过这个命题,揭示了事物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启发了后世哲学家对事物本质的思考。虽然这个命题在当时并未得到普遍认同,但它对于中国古代哲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声明:运河边百科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站长删除。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