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起一滩鸥鹭全诗图片(李清照词《如梦令》两首)

2023-03-15 10:22 资讯百科 投稿:运河边百科网

一,李清照《如梦令》春晓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简注:

残酒,昨夜残留的酒意。卷帘人,侍女。绿肥红瘦,经过一夜风雨,红花凋谢了,绿叶则更加滋润繁盛了。

散绎

昨夜雨下得小,风却在呼啸,

酣睡醒来时候酒意尚未全消。

问卷帘侍女,春花怎么样了?

她却回答道,海裳依旧妖娆。

“你可知道呀,你可知道?

“应该是绿叶更加肥硕繁茂,

红花凋谢不似昨天那般娇好!”

品读:

这是一首惜春的词。

女主人公原希望以沉醉,浓睡来排遣伤春的情怀。当侍女卷起帘儿的时候,还抱有一线希望,试问一声,可是卷帘侍女的回答却是那样的无动于衷:“海棠花还开着呢!”却道的一个“却”字,把卷帘人的冷淡态度和作者感到回答出乎意外的神态一下子描绘出来了。

“知否,知否?”是作者对卷帘侍女的反问。重叠句,显示感情色彩的浓厚。“应是绿肥红瘦”,应是表推测,内在情感深沉:春光虽好,但不可能常驻;海棠虽美,也会随着春光逝去而凋零;时光流逝是无法抗拒和无力挽回的。绿肥红瘦四字形容海棠叶多花少,精炼,贴切,生动,形象。这样新颖鲜活的语言,这是李清照在语言运用上的一个创造,在古典诗词中也不可多得,为历来的词论家们所称颂。

这首小词,通俗明白,浅显如话,33字,寥寥数语,却写得层次丰富,意味隽永,把作者惜春怜花之情抒发得淋漓尽致。李清照就是用这些寻常的语言,写出了优美动人的词章,显示出她极高的艺术造诣。

二,李淸照《如梦令》酒兴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简注:

溪亭,济南名泉,临近大明湖。争渡,奋力竞争。刘梦得《大堤行》日暮行人争渡急。鸥鹭,水鸟名。

散绎:

暮色降临在溪亭,那情景我常回忆。

女伴酒酣多笑语,回家的路全忘记。

尽情嬉戏到傍晚,解缆登舟回家去。

小船开动摇呀摇,摇到丛丛荷花里。

溪头岸畔鸥鹭群,扑楞楞地惊飞起。

品读:

这是一篇追述往事之作,重在写沉醉后的游兴,是词人少女时代一次郊游活动的剪影。从词的内容以及欢快活泼的情调来看,当是词人早期的作品。

这首小令虽然只有33字,但叙事却十分完整。开篇以“常记”为总领,自然地引出对往事的追述。追叙了主人公在历下名泉荡舟畅游,直到日暮,兴尽回舟。却已迷失归路。奋力划船,把岸边的水鸟惊得扑喇喇地飞起一片。情感波澜再度掀起,这就与开篇“常记”相关照,进一步显示这次的郊游的不平凡。

这首小令在写作上除了叙事跌宕起伏的特点之外,还巧妙地将叙述,描写,抒情融合为一。在简约,曲折的叙述中交织着画面的描绘。远景:涣涣流水,隐隐溪亭,沉沉落日;近景:郁郁荷塘,奋桨少女,鸥鹭惊飞,动静结合,情趣盎然。主人公情感上的跌宕也随画面的发展而流露出来。因美酒胜景而沉醉,而兴尽,因日暮和不知归路而不安,因误入荷花而焦灼,因连呼争渡而慌乱无主,因惊起水鸟而喜出望外,都在叙述中倾泄无遗。事,景,情三者融为一体,意境开阔,形象生动,不仅体现词人笔墨集中,善于剪裁的工夫,而且体现了词人善于托事抒情,寓情于景,开拓艺术境界的才能。

附图八幅,李清照词意图:

绿肥红瘦海棠花,误入藕花深处行,

惊起一滩鸥鹭飞。

惊起一滩鸥鹭全诗图片(李清照词《如梦令》两首)

惊起一滩鸥鹭全诗图片(李清照词《如梦令》两首)

惊起一滩鸥鹭全诗图片(李清照词《如梦令》两首)

惊起一滩鸥鹭全诗图片(李清照词《如梦令》两首)

惊起一滩鸥鹭全诗图片(李清照词《如梦令》两首)

惊起一滩鸥鹭全诗图片(李清照词《如梦令》两首)

惊起一滩鸥鹭全诗图片(李清照词《如梦令》两首)

惊起一滩鸥鹭全诗图片(李清照词《如梦令》两首)

声明:运河边百科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站长删除。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