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知道:魏国为何留不住人才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春秋战国虽然是我国历史上一段大分裂割据时期,但同样也是思想、文化、学术最为活跃的一个时代,为此呈现出一番百家争鸣、人才辈出的景象。而人才对于当时群雄争霸、诸侯称雄的春秋战国时代尤为重要,尤其是各方面进入发展黄金时期的战国时代。
比如战国时期各国为了发展图强,或是谋求生存,为此展开了许多闻名当世,乃至后世的变革和改革,比如魏国的李悝变法、秦国的商鞅变法、楚国的吴起变法、燕国的乐毅改革、韩国的申不害变法等等,基本都推动了本国的发展,让国家变得更加强大。
而为各诸侯国推行变法改革,图强求存的正是那些富有才学的士子人才,就拿战国时期率先于各国实行变法改革的魏国来说。魏文侯正是任用李悝、翟璜、乐羊、西门豹、吴起、子夏、魏成等人才,才使得魏国实现了富国强兵,随后北灭中山,西取秦国河西之地,连败齐、楚等诸国,打下大片疆土,为此一跃成为战国乱世的首任中原霸主。
而且魏文侯除了以军事武力开疆拓土、打击各国之外,还运用了文化渗透,比如在攻秦战略中,魏文侯就拜当时著名的大儒子夏为师,请他坐镇西河郡(原秦国河西之地),和其弟子段干木、公羊高、谷梁赤等人在当地讲学,为此形成了著名的西河学派。
由于子夏是当时天下各国士子的一面旗帜,故而各国谋求进身之阶的士人纷纷前往魏国西河学习,而这些士人学子在完成学业后,自然而然的也会将魏国作为首选效力的国家,为此西河学派不仅为魏国吸引了大批人才,还培养了很多富有大才的官吏,俨然成为中原文化的宗主国,这也是魏国除了强大的军事实力之外,能称霸中原百年的主要原因之一。
为魏国推行变法改革的李悝就是子夏的学生,而为秦国推行改革变法的商鞅西行投奔秦国后,据说就是以李悝编撰的《法经》为蓝本所开展的变法改革。从以上种种也能看出人才对于当时各诸侯国的作用有多么大,甚至可以说一个富有大才之人就可以使一个国家由弱转强。
然而自魏文侯之后,魏国为何却给人一种“留不住人才”的印象呢?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自魏文侯之后,魏国不仅本土人才向外流失严重,甚至还将人才往外赶。比如前者有商鞅、公孙衍、张仪、范雎、乐毅、尉缭等人,后者有吴起、孙膑、魏无忌等,而这些人都是当世著名的大才,他们自离开魏国后,在他国不是封侯拜相,就是担任上将、军师等重要职位。
商鞅被魏相举荐,但仍没有受到魏王重视,后去魏奔秦
商鞅原本是魏国附属国卫国公族公子(也称公孙商或卫鞅),少年时就喜欢研究法学相关的学术,早年在魏国相国公叔座门下担任侍从中庶子。而魏相公叔座有知人、识人之明,他也看出来商鞅确实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大才。
但公叔座此人比较自私功利一些,相比起国家利益,考虑自身更多一些,故而他明知商鞅的才能也一直没有向魏王举荐,为此太史公司马迁特意写到“公叔痤知其贤,未及进。”。
“年虽少,有奇才,愿王举国而听之。”《史记》
后来一直到自己病重大限之日即将来临时,公叔座才向魏惠王举荐了年纪不大,却身怀奇才的商鞅,还郑重希望魏王能将魏国的全部国政交给商鞅治理,如若不然,则一定不能放其离开魏国。
结果魏惠王只是表面上应承了这位即将步入黄土的老相国之言,转身离开后就对左右之人说道:“看来这老相国病得确实很严重,都说开胡话了,真是令人悲哀啊!竟然想让寡人将国政全部交给他府上一名年纪轻轻的中庶子来治理,公叔座真是病得糊涂了!”。
结果身怀奇才的商鞅就因魏相公叔座的自私而耽搁,最终被魏王拒之门外。而魏惠王做出这种决定其实也不算错,毕竟一个年长病重之人突然说要将全部国政交给一个年纪轻轻的侍从之官来掌管,确实显得很突兀,要是公叔座早点在“清醒”时举荐,即便魏惠王没有重用商鞅,也不至于彻底埋没了这个人才在魏国日后的发展。
这时秦孝公颁布了历史上著名的《求贤令》,下令在国内寻求有才能之人进献富国强兵之策,希望能重新恢复先君秦穆公时期的强国霸业。于是商鞅在送完老相国公叔座最后一程后,便毅然决然的西行前往投奔秦国,在宠臣景监的引荐下,终于见到了慕名而往的秦孝公。
相比起魏惠王,秦孝公对商鞅的重视程度和态度要好的多,尽管商鞅前三次游说并未打动这位秦国君主,但秦孝公依然还是耐心的等商鞅说完几种不同的治国、强国之道。之后在第四次游说时,秦孝公终于被商鞅所说的富国强兵之道打动,随即便任用商鞅。
“以彊国之术说君,君大说之耳。”《史记》
即便在甘龙、杜挚等一众守旧贵族的坚决反对下,秦孝公还是任命商鞅为左庶长,并给予大力支持,为此商鞅开始着手在秦国制定变更法令的改革。而商鞅担任的这个左庶长在秦国新法颁布实行之前,属于官职、爵位于一体的实权要职。
比如在秦献公回国夺取君位之前,秦国出现君位数度更迭的情况便是由左庶长等实权大臣专权国政所导致,属于非秦国王族、公族之人能掌握实权的最高领政大臣。在商鞅之前,该爵职由秦孝公兄长,秦献公长子嬴虔担任,既能治民、治政,也能治军、掌军,是秦国最为重要的军政一体要职。
而且在新法实行一年稍有效果后,秦孝公便直接任命商鞅为当时秦国的最高官爵大良造,可以彻底掌握秦国的军政大权。
可见秦国对于人才有多么重视,而且这并不是个例。后来从魏入秦的公孙衍、张仪、范雎等人都在很短时间内就被秦国委以重任,不是任命为军中主将,就是拜为丞相。与秦国相邻的魏国就做不到这点,即便魏惠王当初选择任用商鞅,但几乎也不会将全部国政交给他来掌权治理。
商鞅入秦制定法令,推行变法改革后,也为秦国交上一份非常令秦孝公满意的答卷。在商鞅以富国强兵为主,制定的一系列国策下,秦国很快在经济、军事等方面就得到了大幅发展提升,实现了秦孝公当初颁布《求贤令》梦寐以求的富国强兵目的。
之后秦国也是靠着商鞅变法而制定的国策逐渐发展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大的诸侯,在战国后期,秦国也正是凭借强大的国力和军事实力才独步中原,威行天下,可以说只要关东山东六国不合纵,随便拿出一国都不是秦国的对手。最终秦国也是靠商鞅变法制定的“耕战策略”完成了攻灭六国,一统天下之大业。
公孙衍出仕魏国,后入秦参军,雕阴一战为秦尽收河西失地
公孙衍出生于魏国西河郡阴晋,也就原本属于秦国的河西之地。或许早年受学于西河学派,故而学成之后便效力于母国,但他后来却入秦参军,想来是因为在魏国难以施展自己的才能和抱负,加上魏国已经进入衰弱阶段,故而前往更加重视人才的秦国。
这时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已经逐渐有了崛起之势,刚即位的秦惠文王也迫不及待的想到收复河西失地。而公孙衍凭借自己的才学很快就因功晋升为秦国将领,并参与到了秦、魏河西之争中。
“秦惠文王五年,阴晋人犀首为大良造。魏纳阴晋,更名宁秦。魏纳河西地。”《史记》
“秦败我龙贾军四万五千于雕阴。予秦河西之地。”《史记》
在公元前333年,公孙衍率领秦军在雕阴与魏将龙贾交战,由于魏国精锐武卒已经在桂陵、马陵两战基本伤亡殆尽,加上秦军战力在商鞅变法制定的军功爵位制度下不断提升,故而龙贾所率四万五千魏军大败。
进而公孙衍又率兵继续东进,包围了魏国的焦城、曲沃二城,而难以抵挡秦军攻势的魏国主动将黄河以西土地割让秦国以求和。至此秦国完全收复了河西失地,公孙衍也因功受封和商鞅当时一样的爵位。
张仪、范雎入秦即为高官客卿,不久后升任秦相
继公孙衍入秦后,在秦惠文王时期,还有一位出身魏国的大才同样投奔了秦国,他就是出任秦相,游说各国亲秦的魏国旧都安邑人张仪。而张仪入秦的理由有明确记载,他在学业完成后就去游说诸侯,但不仅没有获得重用,还在楚国挨了一顿毒打。
“念诸侯莫可事,独秦能苦赵,乃遂入秦。惠王以为客卿。魏因入上郡、少梁。惠王乃以张仪为相。”《史记》
之后张仪考虑到诸侯中只有秦国可以侍奉,于是便投奔了秦国。在拜见秦惠文王后当即就被任命为秦国客卿(授予外来士人的高官,官职大小相当于商鞅曾经担任的左庶长,不过实权已经减少)。之后不久,张仪因劝说魏惠王将上郡、少梁献给秦国,为此直接就被秦惠文王拜为秦相。
秦昭襄王时期的入秦的魏国人范雎也是如此,在被秦昭襄王接见后,立马就任命为客卿,之后秦昭襄王驱逐四贵收回权力后,便拜范雎为相。可见秦国对于外来人才有多么重用,只要他们能使秦国图强壮大,秦国便不吝高官厚禄,封侯拜相。
那么范雎是如何入秦的呢?其实范雎当初也想侍奉于魏王,但由于家庭条件不好,没人引荐之下难以被魏王接见,故而先侍奉于中大夫须贾。但后来因才华被齐襄王赏识而赏赐,结果被须贾妒忌排挤,还诬陷他暗通齐国,为此范雎也如张仪当初入秦前被毒打了一顿。
“欲事魏王,家贫无以自资,乃先事魏中大夫须贾。齐襄王闻雎辩口,赐。须贾知之,以为雎持魏国阴事告齐,故得此馈。雎详死,即卷以箦置厕中。”《史记》
不过相比起张仪,范雎更惨,肋骨打折不少,牙齿也被打掉,全身血肉模糊,最后还被扔在了茅厕里,这还是范雎装死才逃过了一劫。后被人所救,一起随出使魏国的秦使前往了秦国。
从这些信息可知范雎去魏奔秦的主要原因有两点:当时魏国平民难以得到任用,应该是被贵族大臣封锁了进身之阶,故而家庭条件不好的范雎无法直接侍奉于魏王;其次魏国朝堂内部存在明争暗斗,像范雎这样有才能的平民就因此被妒忌排挤在外。 这两种情况同样导致魏国留不住人才,也是魏国不断衰落的原因之一。
尉缭入秦,为秦王嬴政献计,瓦解六国合纵,制定统一战略
之后在秦王嬴政时期,身为魏国都城大梁人的尉缭也投奔了秦国。真是难以想象,魏国到底是多么难以留住人才,竟然连都城出身的人也不愿为自己的母国的效力。为此也只能说明魏国内部存在着严重问题,故而留不住人才的魏国只能不断衰落,最终为秦国所灭。
“大梁人尉缭来,说秦王曰:“毋爱财物,赂其豪臣,以乱其谋,则诸侯可尽。”秦王从其计,见尉缭亢礼,衣服食饮与缭同。乃亡去。秦王觉,固止,以为秦国尉。”《史记》
再来看秦王政是如何对待尉缭的,尉缭入秦后献计:以重金贿赂各国权臣,以离间诸侯内部关系,从而瓦解六国合纵。而这正是一直为秦国所困扰、担忧的问题,嬴政听后,明白尉缭是位大才,并没有在意其是平民身份,为了显示爱才之意,还让尉缭享受一样的服饰和饮食,而且每次接见时,都居于尉缭之下。
甚至在尉缭因为“害怕”秦王而逃跑后,嬴政也没有怪罪于他,还坚决挽留,并任命尉缭为仅仅只比相邦低一级的国尉。自秦王罢免吕不韦相邦之位后,秦国便再也没有设立过相邦,而掌管全国军政大权的国尉便是秦国的最高官员。如果换成魏国君主,怕是难以如此重用平民出身的人才。
此时秦国已经是诸侯列国中实力最强大的国家,但秦国君主依旧能放下身段吸纳人才,而已经衰落的魏国却依然高高在上,像范雎、尉缭这种平民人才根本难以在母国得到重用,也无法施展自己的才能和抱负,那么如此魏国又如何能留住人才呢!
除了平民人才之外,魏国连功臣贵族之后也留不住,比如乐毅是魏文侯时期名将乐羊之后,后来也在燕昭王礼贤下士后甘愿效力于燕国,后来率领燕国等五国军队差点灭亡齐国,并辅佐燕昭王振兴了燕国。
吴起、孙膑、魏无忌遭到陷害和猜忌,被魏国赶走或取代
说到吴起、孙膑、魏无忌三人想必大家并不陌生,也都是富有大才之人。前两人最初效力于魏国,但都遭人陷害,加上魏国君主的猜忌,最终被迫离开魏国,转而效力于他国。而魏无忌则是魏王直系后代,但也因受到猜忌,被兄长魏王收回了兵权。
首先说到吴起,他是魏文侯时期重用的人才之一,秦国的河西之地就是由他率兵攻取,并且在他驻守该地时,秦国多次收复河西失地都以失败告终。同时吴起还为魏国改革了军事兵制,创立了职业精兵“武卒制度”,训练出战力强大,闻名天下的精锐重装步兵魏武卒,这也是魏国作为战国初中期军事强国的基础。
“公叔为相,尚魏公主,而害吴起,易去也。于是吴起见公主之贱魏相,果辞魏武侯。武侯疑之而弗信也。吴起惧得罪,遂去,即之楚。”《史记》
然而吴起却被魏相公叔忌惮,为此使计让吴起被魏武侯怀疑。最终吴起因魏武侯不再信任他而感到害怕就离开了魏国,后来投奔楚国,在楚国展开推行了变法改革,虽然最终夭折,但一定程度上也为楚国起到了富国强兵的作用。
“孙膑尝与庞涓俱学兵法。庞涓自以为能不及孙膑,乃阴使召孙膑。欲隐勿见。”《史记》
孙膑则是被同门师兄弟庞涓陷害,因为庞涓自知才能不如孙膑,担心他取代了自己,于是设法陷害孙膑,欲隐藏起来。之后因才能出众被出使魏国的齐国使者接回齐国,后来以军师身份,为齐国打赢了桂陵、马陵两战,而魏国因魏武卒主力大损,实力受到削弱,失去了中原霸主地位,并开始不断衰落。
“秦数使反间,伪贺公子得立为魏王未也。魏王日闻其毁,不能不信,后果使人代公子将。”《史记》
从吴起和孙膑离开魏国的情况可以看出,魏国内部存在严重的明争暗斗,以及魏国君主做不到像秦君那般信任重用人才,为此导致留不住人才。而且魏国连王室之人都信不过,信陵君魏无忌就是例子,他是魏昭王之子,魏安厘王之弟,但在秦国使用反间计下,却被兄长怀疑,为此派人取代其兵权,如此魏国又如何能留住人才呢!
结语:
魏国之所以留不住人才,主要有三点原因:自魏文侯之后,后继位国君不识人才,且过于怀疑、防范人才,以至于人才向外流失;其次是魏国朝堂内部存在着严重的明争暗斗,导致人才因排挤而没有施展才能抱负的空间,不得不离开魏国;最后则是其他诸侯比魏国更加重视人才。在这几点原因下,导致魏国的人才大多都流向了其他诸侯,成就了他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