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宝钗生活在薛家,都学到了哪些本事?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这篇文章,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
薛宝钗,是红楼梦里曹雪芹笔下与林黛玉齐名的女子,她出身于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中的薛家,薛家属于皇商,用现在的话说,与皇家做生意,自然富得流油。
无论是诗才、品貌、能力、为人,宝钗都在众钗之上。她品格端方,容貌丰美,藏愚守拙,成熟稳重,人情练达,在大观园群芳之中,即便是黛玉、湘云等人,也无法像薛宝钗这样,能面面俱到,把所有人情世故都处理的周到妥帖。
宝钗的这种能力,自然不是天生的,而是在特定的成长环境中养成的。她自幼父亲去世,哥哥薛蟠又不成器,还到处惹是生非,母亲薛姨妈遇事则容易慌乱。面对这样的母兄,如果宝钗也跟着慌乱,毫无主见,那么薛家再无主持大局之人,很快就会没落下去。
因此,自幼得父亲教诲的宝钗,作为闺阁女子,不得不收起少女心性,学着大人般冷静地去处理家中事务,帮着母亲料理家族生意。
皇商家庭出身的宝钗,每日听到的,见到的,接触的,自然少不了生意往来,船只货物,当票清单,请客应酬,买卖交易,在这样的单亲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她,很快体会到了生活的种种不易,也渐渐地学会了人情世故,往来应酬。
她不再是囿于闺阁不知世界之大的天真少女,也不再是沉迷于诗书充满幻想的才女,更不会常常拿着团扇,娇喘细细地去扑蝶,而是很快学会了如何更好地生存和为人处世,如何管束哥哥,依贴母怀,请家里伙计吃饭。
客居贾府那些年,作为客人,宝钗无时无刻不在注意自己的言行,从来都是置身事外,绝不把自己推进任何事件的漩涡之中。因为她深知,这里不是自己家,不能由着性子胡来,伤了亲戚之间的脸面和情分。
因此,她总能冷静客观地面对和处理任何事情,喜怒不形于色,不会跟任何人置气,闹不愉快。相反,在贾府之中,她懂得察颜观色,生日点戏,她会很孝顺地按照长辈喜好点。母亲和嫂子吵架,她会顾及薛家名声,好言相劝,不让事情扩大。哥哥外出回来,带了不少玩意儿,她会各处去送,连赵姨娘都不落下。
即便是对身边姊妹,同样住在大观园里的宝钗,在有姊妹需要帮助时,她并未袖手旁观。她会暗暗帮助邢岫烟解决生活困难,帮助史湘云解燃眉之急,办妥了螃蟹宴,与林黛玉金兰契互剖金兰语,彼此交心,并给她送去燕窝,为探春协理荣国府出谋划策……生活让宝钗变得更理智,更成熟,更沉稳,更平静。
恰恰因为宝钗的沉稳冷静,世故圆融,周全妥帖,事事周到,有大局观,不拘小节,使她在贾府得到了好名声,上至贾母、王夫人,乃至赵姨娘,以及下面的丫鬟婆子等,无不对宝钗称赞不绝。她成了长辈眼中最懂事最听话的孩子,也成了姊妹们心中最值得信任的宝姐姐。
然而在世人眼中,宝钗的名声似乎并未如贾府之人那般,对她的为人处世竖起大拇指,反而更多人以为宝钗太过精明世故,明哲保身,心里藏奸,冷酷无情……各种明显带有贬义色彩的词,统统用在了这个十几岁的女孩身上。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正因为宝钗太完美,完美到无可挑剔,反而让人怀疑,觉得不真实。尤其宝钗面对突发事件的极度冷静,甚至于有些无情和冷漠的处理方式,更是令世人对这个心智过人的女孩侧目。
滴翠亭偷听,历来是宝钗最招黑的事件之一,她为了撇清嫌疑,一招金蝉脱壳之计,把火引到了黛玉身上。金钏儿之死,她第一时间去安慰姨妈王夫人,将金钏之死说成失足落井。柳湘莲失踪,哥哥哭成泪人,她也并不在意,而是安排请家里伙计吃饭。
宝钗对这些突发事件的处理方式,不免让人觉得她冷静理智的可怕,甚至有些无情和麻木了,毕竟她也只是一个十几岁的闺中少女。然而我们知道,一个人的性格养成,与她的成长环境有密切关系,宝钗的这种性格,显然与她的早熟有关。
这个十多岁的少女,过早地用她稚嫩的肩膀,担起了宽慰母亲,照顾家族生意的重担。不当家,不知柴米贵,生活逼着她快速成长,像大人一样,像成年男子一样,去顶门立户,去迎接生活的考验。
她博学多识无所不知,懂绘画懂医理懂管理,精诗词精世故精学问。她能讨长辈欢心,能帮助身边姊妹,能让贾府下人敬服,能宽母亲之心,能理家务之事,这样的女子,在生活中,在人情往来上,若生逢其时,必有一番作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