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妃子们真的像后宫剧里那样以“臣妾”自称吗?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后宫剧是现在很多人钟爱的一种题材,茶余饭后经常会成为人们探讨的话题,和抗日神剧一样,每年都会有各式各样的作品推出,其中也不乏一些经典之作。从1984年冯宝宝主演的电视剧《武则天》到1998年琼瑶剧《还珠格格》系列,再到韩国电视剧《大长今》、香港TVB电视剧《金枝欲孽》以及后来的《美人心计》、《宫锁心玉》、《倾世皇妃》、《步步惊心》、《后宫·甄嬛传》、《锦绣未央》等都获得很高的收视成绩,而今年最火的后宫剧当属《延禧攻略》了。
看过后宫剧的人都知道,电视剧里经常会听到皇后、妃子经常以“本宫”自称,那么历史上的后宫真的是这样称呼吗?真相却叫人大跌眼镜。
臣妾这个词不用于自称。用于指代天下男女百姓(臣民)。自称的话要么臣要么妾。《尚书传》说:“役人贱者,男曰臣女曰妾。”《周礼注》也说:“臣妾,男女贫贱之称。”《战国策·秦四》:“百姓不聊生,族类离散,流亡为臣妾。”注云“ 男为人臣,女为妾”。至于臣、妾二字连用,多用于男奴隶的总称或男人在给帝王说话时称呼自己的妻子。《神探狄人杰》里面,狄仁杰也曾对武则天自称“臣妾”,狄仁杰作为大臣自称臣妾就是把自己贬得很低了,表示臣服于武皇;皇帝的配偶是不能自称臣妾的,只能自称妾。
古代皇后和皇太后等宫廷贵妇,对地位比自己低的臣子,一般最常用的自称,就是“我”、“吾”。包括公主、王妃和高等嫔妃(皇贵妃、贵妃、妃等宫廷命妇),同样也是如此。而“本宫”“哀家”云云,最早全是戏曲里流传出来的,正史里的后妃、公主根本从来没有这么自称的。
古代女子对地位相对较高的人,最常用的自我谦称,就是“妾”。比如妻子对丈夫、媳妇对公婆的称呼,或作为下属的妻室,对丈夫的上司的自称,自称“妾”是最正常的。也包括口语化的“妾身”“贱妾”。女儿对父母则自称为“儿”,这点和男子对父母是一样通用。
近年来,《甄嬛传》《步步惊心》《芈月传》《如懿传》《延禧攻略》等一部部描绘古代宫廷贵族女性生活的“古装大女主电视剧”,不论是始皇汉武,还是唐宗宋祖,直到雍正乾隆,在皇上面前,总有一干珠光宝气浓妆艳抹的女子,飘飘万福,自称臣妾。其实,这是糊涂编剧导演对传统文化的不尊重,是对臣妾这词的滥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