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孙衍的一生是什么样的?他与秦朝之间有何瓜葛?-趣历史网

2022-11-09 04:05 历史百科 投稿:运河边百科网

  公孙衍,纵横学派的代表人物,原是秦国宰相,深得秦惠王的信任和器重,不知道没关系,趣历史小编告诉你。

  在人们的印象中,与张仪作为政治对手的人是苏秦。还有人说,苏秦和张仪是同学,都曾一起就读于鬼谷子的门下。不过,据1973年出土的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帛书《战国纵横家书》记载,苏秦比张仪晚死26年。也就是说,张仪已经在战国政坛叱咤风云了,苏秦还是个一文不名的年轻人。这样一来,他们就不可能做对手了。

  而真正作为张仪政治对手,又同样是出色纵横家的人,是公孙衍。

  作为纵横家的张仪,一生努力奋斗的事业,是连横。也就是让秦国与东方六国中的某一国或者某几国联合起来,攻打别的国家。同样作为纵横家的公孙衍,一生做的事情,则是合纵,也就是让东方六国联合起来,共同对抗秦朝。

image.png

  奇怪的是,公孙衍虽然一生都在致力于做合纵的事情,但是,他曾经是在秦国发迹的,曾被秦王任命为大良造。“大良造”是秦国二十级军功爵位中的第十六级,算得上是高级军官,白起就曾担任过这样的军官。而曾率军攻打赵国的王陵是九级五大夫、王龁是十级左庶长。可见,公孙衍这样一个爵位实在是不小的。

  而且,公孙衍是作为商鞅变法事业的接班人,存在于秦国的。

  那么,公孙衍已经当上了秦国的高级军官,又是商鞅变法事业的接班人,为什么后来却背叛秦国,一生致力于反秦抗秦呢?

  我们先来看看公孙衍做过哪些反秦抗秦的事情。

  公孙衍做的第一件著名的抗秦的事情,就是“五国相王”。当时魏国早已称王,韩国也已经称王,公孙衍便让魏国拉拢韩国,以及赵国、燕国、中山国四个国家一起称王。这样也就抬高了赵国、燕国、中山国的地位。这件事,最终由于秦国、楚国、齐国都反对,虽然最后失败了。不过,公孙衍却打出了自己的国际名声,为他后来提倡东方六国合纵,打下了基础。

  当时张仪为了实现连横,在担任秦国宰相的同时,又回魏国担任宰相。当他担任魏国宰相后,秦国便想借道魏国与韩国,攻打齐国。不过秦军最终被齐威王的军队打败。于是,公孙衍便奔走呼吁,促成东方国家驱逐张仪。最终魏国把张仪驱逐,公孙衍担任了魏国宰相。

  公孙衍担任了魏国宰相以后,就让魏国联合赵国、韩国、燕国、楚国合纵,组成五国抗秦。不过,由于当时的国家对合纵的概念不深,因此,实际参加抗秦的只有韩、赵、魏三个国家,而且最终也被打败了。

  由于在魏国失败,公孙衍只好逃到韩国,担任韩国宰相。他在韩国依然积极地联合魏国、楚国合纵抗秦。

  这时候,秦国已经发现了公孙衍主张的危险性,因此出面攻打韩国。虽然楚王出面救援,但是在秦国的强力攻击下,韩国打败。公孙衍的那些政敌,于是主张割地求和,最后韩王同意此做法。公孙衍在韩国呆不下去,只好逃走。

  公孙衍虽然连韩国宰相都不能当了,不过,他依然不放弃抗秦的做法。又撺掇秦国西边小国义渠趁秦国与东方国家作战的时候,从背后偷袭秦国。由于秦国国内空虚,义渠竟然打败了秦国。

  公孙衍在韩国失败逃走后,又回到魏国。最终被魏国宰相田需嫁祸而被杀掉。

image.png

  那么,公孙衍为何至死都要和秦国对抗呢?

  直接的原因,是因为当初公孙衍在秦国的时候,曾帮助秦国打败魏国。后来,由于魏王割让土地给秦王,同时又由于魏国重金贿赂公孙衍,于是公孙衍说,可以趁秦魏和好的时机,先进攻别的国家。

  但这时候,张仪也来到秦国。他为了取代公孙衍的地位,于是对秦王说,公孙衍这样做,是为了自己的利益,损伤秦国的利益,同时把魏国保起来。秦王相信了张仪的话,拜张仪为客卿,驱逐了公孙衍。公孙衍才不得不回到魏国。

  当然了,除了这种直接的原因以外,公孙衍之所以后来一直坚持合纵,还有为了实现自己主张,与张仪一争高下的想法。

  毕竟他们两人都是纵横家的代表,谁能成为纵横家中执牛耳的人,公孙衍无论如何都要和张仪比一比。所以,此后一生,他都主张合纵,和张仪的连横对抗。

  只可惜当时东方六国人心不齐,公孙衍没能实现理想。如果当时六国齐心,可能战国后期的形势,将是另外一番光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声明:运河边百科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站长删除。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