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这个问题先要分清楚徐州和三国的概念。我们通常说的徐州是今天的徐州陶谦三让徐州,而三国时期的徐州是大九州的概念,分今天的徐州市可比。严格的三国历史是从曹丕篡汉称帝算起,这么说,曹操也算不上三国历史了。广义上的三国要把东汉末年桓帝、灵帝、献帝的历史都要囊括进来,甚至要延申到西晋灭东吴为止。
由于小说《三国演义》的影响太大,以至于掩盖了正史《三国志》的光芒。我这篇回答要区分演义和正史两种。
今徐州市和各辖县的范围看,三国遗迹还是不少的,具体有如下:
一、沛县吕布辕门射戟台(正史、演义都存在)
袁术派大将纪灵讨伐驻扎在沛县(小沛)的刘备,而吕布从中调停。吕布凭借高超的箭术,在辕门射到戟的小枝,让众人无不赞叹,成为千古美谈。后人为纪念这次事件,留下辕门射戟遗迹,为古沛八景之一。
二、邳州土山关帝庙(演义有,正史无)
《三国演义》中记载,关羽屯土山被曹操的军队围困,在张辽的劝说下,关羽与曹操约定三件事后被迫投降曹操。邳州土山镇为纪念此事,建立了关帝庙。
三、睢宁古邳吕布命丧白门楼(正史、演义)
吕布被曹操困在下邳城中,后被曹操抓住。因吕布多次叛变自己的主人,又被称为三姓家奴。吕布虽然救过刘备,但是也多次坑害刘备。最后曹操征求意见时,刘备没有帮吕布说好话,最终在下邳城白门楼被杀。今睢宁古邳已无白门楼,但有纪念性标志。
有必要说明的是
一、陶谦三让徐州(演义)时期的徐州并非今天的徐州市,而是当时徐州刺史部驻地山东郯城。故近年来徐州市云龙山东坡三让亭不在本篇叙述范围以内。
二、徐州户部山华佗墓因无正史证明徐州是华佗归葬地,且明确为明代挖到的可疑遗骨建的华佗墓。故华佗墓也不在本文讨论范围内。
为什么陶谦认为刘备能平定徐州?
汉末三分是个波澜壮阔的伟大时代,在那个纷纭的乱世中,四方豪强并起,各地雄杰林立。充满了机遇,也埋伏着陷阱,有枭雄之间激烈的竞争,有谋士之间智慧的角逐,还有猛将之间殊死的搏杀。
以前总是和大家聊《三国演义》中诸位猛将们武力值的对比,今天咱们就谈谈诸侯之间尔虞我诈的布局与陷阱。“三让徐州”就是小豺狼刘备和老狐狸陶谦的一次智谋的较量。
陶谦错拍马屁汉末时分,陶谦当时被朝廷任命为徐州刺史。陶谦占据的徐州地区为古之九州之一,徐州城就是秦时的“彭城”。徐州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可谓为北方之锁钥、南国的门户,素有“五省通衢”之称,四通八达,商贾云集,历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占领了徐州,向南进取,扬州则门户大开,向北窥视,将直面中原腹心之地。
陶谦占据重地,周围群狼环伺,垂涎窥视,而陶谦本身能力有限,智略不足也不擅武事,军事力量比较弱小,他主要靠与周边的豪强们处理好关系,在夹缝中生存,这就需要“抱大腿”。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势力暴涨,曹操的老爹曹嵩告老还乡,路过徐州,陶谦想巴结曹操,派手下兵将保护曹嵩通过徐州境内。
但陶谦拍马屁拍到了马蹄子上,他派去护送曹嵩的兵将见财起意,把曹嵩一干人等杀了净光,将财物洗掠一空。这曹操肯定不能忍,把所有罪名往陶谦头上一栽,全军缟素,兴师问罪,沿途上施行“三光”,兵临徐州城下。
刘备借花献佛陶谦在政坛上混迹多年,他也是有几个朋友的。于是就派人出城突围,向北海孔融和青州田楷求救。恰好刘备三兄弟正在孔融这里蹭吃,孔融就邀请他们一齐去救徐州。刘备发现这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就决定应邀而去。
刘备当时缺兵少将,他就向公孙瓒借兵,“马步军二千”,又专门将公孙瓒麾下第一猛将赵云借来。刘备很聪明,这一招“借花献佛”非常高明。仅凭刘备手底那点人马,还不够曹操大军塞牙缝的。但刘备向公孙瓒借来这两千人马,可就不同了。人数虽然不多,但打出来的可是公孙瓒的旗号,曹操可以不在乎刘备,但不能不在乎公孙瓒。公孙瓒麾下拥有当时世上最强悍的骑兵部队,而且他比较要面子,如果双方开打,万一公孙瓒的人马有所损伤,以公孙瓒的性格,那是决不肯咽下这口气的。得罪了公孙瓒,曹操就平添了一个劲敌,曹操不能不考虑这个后果。
陶谦一让徐州刘备到了徐州城下,孔融和田楷的人马也到来了,都驻扎在城外,都没有与曹操发生武力冲突。刘备来见孔融、田楷,渲染曹军的强大,表示愿意让赵云和关羽协助他们防守,自己打前锋冲进城去。孔融和田楷本来就不敢打,听了刘备的建议,正中下怀,就同意了。所以刘备和张飞首先冲进了徐州。
刘备和张飞入了城,陶谦又惊又喜又疑,“便命糜竺取徐州牌印,让与玄德”。这就是“一让徐州”。但这种情况下,刘备能接受徐州城吗?肯定不行。如果那样的话,就和城外的曹操彻底撕破脸了,到了嘴边的肉被刘备抢去了,曹操岂肯善罢甘休?所以刘备一眼看穿了陶谦的鬼点子,没有上当。
刘备巧解重围刘备没有踏进陶谦老狐狸的圈套,给他当炮灰。而是“遗书于曹操,劝令解和”,给曹操写了一封书信,为双方劝和。
刘备信中提到曹操所面临的形势:“黄巾遗孽,扰乱于外;董卓余党,盘踞于内”,指出曹操现在所处的境地并不美妙,徐州城坚,又有刘备、张飞防御。城外关羽、赵云、孔融、田楷为策应,曹操一时之间难以攻下,迁延日久,曹操的敌人抓住机会截断了其后路,进退两难,许昌城内的反对势力若再乘虚发动叛乱,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法宝都可能要保不住了。
正在此时,吕布“袭破兖州,进据濮阳”的消息传来,徐州城一时半回也攻不下来,大军久已在外,后方不稳,曹操就干脆顺坡下驴,卖给刘备一个面子,退兵了。
陶谦二让徐州刘备准确地洞察时局,巧施妙手,一纸退雄兵,可把大家都震住了。陶谦震惊之余,在众人入城相聚后,又当着众人之面,当场提出,愿将徐州让于刘备。
陶谦这是真心的吗?仍然不是,仍然是个圈套。而陶谦假意将徐州推让给刘备,首先就断了孔融和田楷的念头,两人如果有什么企图,先得过了刘备这一关。刘备有了盼头,当然不会允许他人再染指了。而陶谦这个老狐狸心里很清楚,其实现在这种局面,刘备想接管徐州也是不可能的。三路援军中,刘备所带来的人马是最少的,接管了徐州,田楷和孔融也都不会高兴的。刘备也看清了这一点,所以就对众人说“汝等欲陷我于不义耶?”坚拒不受。
陶谦这一招很狡猾,似予实拒,一举粉碎了三头贪狼的企图。
陶谦三让徐州刘备指出“袁公路四世三公,海内所归,近在寿春”,暗示陶谦仍然处在强敌窥测是危境中,愿意留下来为陶谦看家护院。虽然刘备没有接管徐州,但是他也没有走,而是率部驻扎在小沛,看似为陶谦保卫徐州。实则是紧紧护住了这块大肥肉,坚决不允许他人染指。
岁月如梭,经过这一段时间的经营,刘备在徐州城内与重要人物频繁往来,通过联姻、交际等各种手段,就为接管徐州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陶谦也“时年已六十三岁,忽然染病”,身体不行了。我们发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特点:凡是刘备投附过的人,都特别容易生病,或者政坛总是出现叛变和内乱。
陶谦与手下商议,他发现糜竺、陈登这些身居高位的重要部下都已投向了刘备,刘备在徐州的势力已经盘根错节,难以撼动了,陶谦此时也只能将徐州乖乖地拱手相让。陶谦将刘备请来,第三次提出将徐州军政大权托附。刘备来到病床前,用炯炯的目光盯着奄奄一息的陶谦,“君有二子,何不传之?”陶谦意识到,如果自己再有其它想法,必会连累家人,就说自己的两个儿子“其才皆不堪任”,并许诺决不让他们参与徐州的政事,“犹望明公教诲,切勿令掌州事”。
确定已经万事皆备,水到渠成,刘备终于同意接管了徐州。在与老狐狸陶谦的斗法中,小豺刘备获得了完全的胜利。
而在这场“三让徐州”的过程中,刘备凭着自己对时局准确的判断、巧妙的运筹,未费一兵一卒,靠着向公孙瓒借来的两千人马,一封书信和持久的耐心,将徐州收入囊中。正如曹操愤怒所言:“我仇未报,汝不费半箭之功,坐得徐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