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夷长技以制夷最早由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在清朝末年洋务运动时期成为一个标志性的口号,目的是为了学习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用来抵抗西方对于中国的侵略和殖民统治。
晚清洋务派的出发点是好的,而当时也学到了许多国外的先进的科学制造技术,但最终洋务运动还是以失败告终,这是为什么吗?是因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观点是错的吗?我们不妨来分析一下。
我们纵览对比一下欧洲各国和中国400年左右的历史。我们发现在西方社会形态的转变是由解放思想到改变社会制度,再到发展科技力量。
而中国恰好相反,中国的改革是从鸦片战争以后开始的,在那个时候社会性质已经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而大清“天朝上国”的梦被击碎以后,晚清的一些意识形态率先觉醒的人才决定发展自己的新先进科学技术。
纵观中国的近代史,我们发现中国的历史轨迹是,学习西方的技术,启蒙思想,最终改变了社会制度。
我们可以发现这和西方的发展轨迹恰好相反,这也就是洋务运动为什么会失败的根本原因?因为在西方的改革是主动求索的,积极的。
而洋务派的洋务运动只是被动的,无奈的。在没有改变封建专制的前提下去进行科学技术的创新,这无疑是自相矛盾的,最终的失败也是必然。
所以在中日甲午战争以后,中国的洋务运动宣告破产,这个时候有一大批有远见有思想有卓识的人开始寻求新的出路,去寻找中国新的方向和未来。
后来随着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和俄国10月革命的影响,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逐渐生根发芽,一大批有志之士成为了忠实的马克思主义者,而马克思主义在适应中国国情之后,最终带领中国人民走向了民族的解放和国家的富强。
所以,一个国家的发展是要顺应基本的发展逻辑和规律的。启蒙思想→改变社会制度→发展先进科学技术,这样的基本线路是不可以轻易改变的,不然就如同清朝末年的改革,以惨烈的失败而告终。
由此可见,师夷长技以制夷不是不好,而是不适应当时的社会形势,在没有改变清王朝专制统治的前提下去进行如此的科学创新,无疑是饮鸩止渴,杯水车薪。
我是萌之帆,热爱文化的小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