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特麦加朝圣的天房朝圣,阿拉伯语音译克尔白。
克尔白(阿拉伯语:الكعبة,罗马化:al-Kaʿbah)阿拉伯语意为“方形房屋”或称卡巴天房、天房等。沙特阿拉伯麦加城禁寺中央的立方形高大石殿,为世界穆斯林做礼拜时的正向,又称“天房”。
原为始建于公元前十八世纪的宗教建筑物。穆罕默德清除其中偶像作为伊斯兰教礼拜处。以后多次重修。
天房大门高于地面约2米。大门对面的墙上有两个标记,表明穆罕默德曾在该处做礼拜。至今穆斯林入天房亦在两个标记之前下拜。
克尔白里面对着门的地方是先知祈祷的地方;殿后有一用上等木料制成的梯子,外包银叶,梯子可登上克尔白房顶。东墙离地2米处有一道新换的金门,克尔白金门高3.2米,宽2米,厚50公分。中间为木骨架,两边粘合一层纯金板。金门里边还有一道工艺相似的金门,名为“讨白门”。门装饰有图案和美术字体的《古兰经》文。金门右边白圈内书写着“安拉”的尊名,左边白圈内书写着“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殿的四周依朝向分别称伊拉克角、叙利亚角、也门角和镶嵌着黑色陨石的黑石角,殿内大理石铺地,三根大柱支撑着房顶,除了吊灯及墙上的经文书法外,无其他华丽陈设。整个建筑终年罩着黑色锦缎帷幔,上绣金色的古兰经文。
去西藏是不是不能拍朝拜的人?
从禁忌的角度,没有。
从礼貌的角度,有。
在西藏生活了三年,普遍感觉藏族同胞还是挺热情的。
不说别的,你下到乡下去,如果恰好遇到有人在“耍林卡”——在林子里草坪上坐着吃吃喝喝,看到你是一定要邀请你来吃一顿的。
那么为什么“单反客”们会引起许多藏族同胞的反感?
拍摄时,把对方当“物”许多人去西藏,是抱着“观光”的心态。
这没错,全世界都有观光客。
但要记住,景,是你可以随便观的“光”,而人,就是活生生的人。
藏族同胞因为独特的藏传佛教信仰,以及一些独特宗教仪式——磕长头、供灯、手摇转经筒……被很多人当做异域风情的一部分。
许多朋友,也希望将这独特的“风情”拍下来,作为旅途的纪念。
拍,可以。
把对方当做和自己一样平等的人。
想想自己愿不愿意走路时、吃饭时、看电影时……随便被陌生人“长枪短炮”一阵噼里啪啦?将心比心,是不是也得厌恶地遮住脸,甚至厉声让对方删照片?
同样的道理,拍之前,先问问对方愿不愿意。语言不通,比划个手势,一个笑脸,一个友善而尊敬的姿态,一样可以传达效果。
拍,在不该拍的地方遵循了上一条原则后:
在布达拉宫底下拍朝拜者,没问题。
在大昭寺门外拍朝拜者,也没啥问题。
但有的人,还是男人,跑到露天温泉去拍正在浸泡的藏族姑娘大嫂,是几个意思?没被揍死,是自己运气好!
还有的,为了找一个好的拍摄角度,踩到藏族同胞心目中最神圣的物体之上——佛塔、玛尼堆、经幡……
请问你是欠揍还是欠揍还是欠揍?
以下这些地方都不能踩踏:
进藏之前,做点儿功课进藏之前,别光是准备“硬件”——单反、防晒霜、户外服……
“软件”也得跟上——藏传佛教常识、西藏民族禁忌……
了解一点,尊重对方,你也会换来对方的尊重和友情。
那时候,拍摄什么,只要是合理范围内的,基本都不成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