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项人建立的西夏王朝是中国历史上最神秘的政权之一,它的神秘只因文字记载过于有限。1343年,元顺帝命令丞相脱脱修宋辽西夏国是现在什么地方、金史,由于西夏统治区域狭小,因此没有单独修史,这一政权的历史散见于宋、辽、金史。由于缺乏相关的文字记载,所以很少有人能说明白党项人来自哪里。人们不禁要问:西夏王朝是如何崛起的?为什么党项人会随着西夏的灭亡而突然间消失了?天书一样的西夏文应该怎样解读?
党项族是中国古代发源于西北地区的一个少数民族,在有些文献中又称唐兀、唐惕、唐古特,一般认为是羌族的一支,所以又叫党项羌。羌族在汉代时大量内迁到关陇、河西地区,此时他们还过着原始的游牧生活,后来逐渐发展出党项八部,其中最强盛的就是拓跋氏。
隋朝时期,一部分党项人开始接触中原文化。到了唐朝,党项人主要聚居在现在的甘肃东部、陕西北部一带,基本上仍是分散的部落,与室韦、内迁的吐谷浑及汉族杂居在一起。唐朝政府在党项族的聚集地设立了羁縻州进行管理,任命有功的党项部落酋长为州刺史等官职。唐末,党项首领拓跋思恭率部参与平定黄巢起义,被唐僖宗封为夏国公,授予定难军节度使之衔,并赐姓李。至此,党项拓跋氏集团有了自己的领地,逐渐发展为藩镇割据势力。人们不禁要问:“拓跋”不是北魏鲜卑人的姓氏吗,为什么党项人也有姓拓跋的?《辽史》记载,西夏“本魏拓跋氏后”,认为拓跋思恭的祖先正是北魏的鲜卑拓跋氏。据学者考证,党项人曾与吐谷浑杂处,而吐谷浑就是鲜卑的一支,因此推测拓跋思恭的家族可能是一支被党项同化了的鲜卑后裔。
唐朝灭亡后,拓跋思恭家族相继占据了夏、银、绥、宥、静、延六州,控制了今天的陕西、宁夏、甘肃地区。北宋初年,宋太祖赵匡胤削夺藩镇兵权,引发定难军的不满,双方矛盾日渐严重。李继捧任定难军节度使期间向刚建立的北宋称臣,其弟李继迁则率领部众离去。后来李继迁及其子李德明相继担任定难军节度使,多次派兵劫掠宋朝边境,同时与辽交好,在宋、辽两个大国之间寻求政治上的平衡。1032年,党项首领李德明病死,其子李元昊继位。后来,李元昊改名“曩霄”,自称“嵬名卒”,即党项语的青天之子。1038年,李元昊正式称帝,国号大夏,建都兴庆(今宁夏银川)。由于他统治的地区与十六国时期匈奴人赫连勃勃建立的夏国相符,而且其祖上曾受唐朝册封为夏国公,因此以“夏”为国号。因为这一政权在宋朝的西北,所以又叫西夏。西夏崇尚白色,其党项语的国名叫“白上”。
李元昊派使臣去开封,宣告自己称帝一事。但宋朝众大臣并没有意识到西夏威胁的严重性,只是宣布削夺李元昊的爵号,断绝双方的边境贸易,还在边境张贴告示,以定难军节度使一职悬赏李元昊的首级。李元昊也派遣使臣,把宋朝先前赐予的旌节和诰敕都退了回去。双方正式决裂。后来宋、夏展开激战,双方互有胜负,均损失惨重,于是西夏表面上向北宋称臣,而北宋则以“岁币”换取和平。李元昊熟悉汉文化,他按照唐宋制度构建政权组织,设立文武朝班,规定官民服饰,还创制了西夏文。从李元昊1038年称帝建国,至1227年被蒙古所灭,西夏立国190年,传10帝,鼎盛时期的疆域遍及今天的宁夏、甘肃大部,内蒙古西部、陕西北部、青海东部、新疆东部和外蒙古南部的广大地区。西夏前期曾经和北宋、辽平分秋色,中后期和南宋、金鼎足而立。13世纪,成吉思汗开始了对外扩张,曾经六次攻打西夏。1227年,成吉思汗围困兴庆府长达半年之久。西夏拼死抵抗,威震四方的成吉思汗居然在此陷入苦战。最后蒙古军以惨重的代价,才迫使西夏投降。据说,西夏同意投降时,成吉思汗已经死去,却密不发丧以防对方反悔。按照成吉思汗的遗嘱,西夏献城投降之后,蒙古军队杀死了西夏皇族,并实施了残酷的屠城。蒙古铁骑所经之处化为焦土,白骨敝野,包括历代西夏王陵均被蒙古军破坏殆尽。
有190年历史的西夏政权灰飞烟灭,党项族或被屠杀,或隐姓埋名而融合于其他民族中,自此彻底从历史上消失了。因此,西夏王朝就成了历史上的不解之谜,西夏文也成了无人能够辨识的天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