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辙(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嘉祐二年(1057年),苏辙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商州军事推官。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留守推官。此后随张方平、文彦博等人历职地方。宋哲宗即位后,入朝历官右司谏、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职,位列执政。哲宗亲政后,因上书谏事而被贬知汝州,连谪数处。宰相蔡京掌权时,再降朝请大夫,遂以太中大夫致仕,筑室于许州。政和二年(1112年),苏辙去世,年七十四,追复端明殿学士、宣奉大夫。宋高宗时累赠太师、魏国公,宋孝宗时追谥“文定”。苏辙与父亲苏洵、兄长苏轼齐名,合称“三苏”。其生平学问深受其父兄影响,以散文著称,擅长政论和史论,苏轼称其散文“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其诗力图追步苏轼,风格淳朴无华,文采少逊。苏辙亦善书,其书法潇洒自如,工整有序。著有《栾城集》等行于世。概述内图片来源:
苏辙简介
基本资料
本名:苏辙
别名:苏文定、苏颍滨、苏黄门、小苏
所处时代:北宋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眉州眉山
出生日期:1039年3月18日
逝世日期:1112年10月25日
主要作品:《栾城集》《诗集传》《龙川略志》《论语拾遗》《古史》
主要成就:诗文创作
字号:字子由,一字同叔
祖籍:栾城(今河北栾城县)
官职:门下侍郎、尚书右丞等
追赠:端明殿学士、宣奉大夫→太师
谥号:文定
封爵:开国伯、魏国公(追封)
人物生平
苏辙生于宋仁宗宝元二年二月二十日(1039年3月18日),时其父苏洵三十一岁,游学四方。其兄苏轼四岁。庆历八年(1048年),苏洵因父丧居家,闭户读书,把自己以学识品行教授给苏轼与苏辙。
至和二年(1055年),娶同里史瞿之女,苏辙时年十七岁,史氏十五岁。
嘉祐元年(1056年)春,苏辙父子三人同游都城开封(今河南开封),途经成都时,拜访出知益州的大臣张方平。张方平以国士礼对待苏辙父子。
嘉祐二年(1057年),苏辙、苏轼兄弟参加礼部会试,当时欧阳修知贡举,将苏轼、苏辙兄弟置于高等,苏辙名登五甲。中第后,他献《上枢密韩太尉书》于枢密使韩琦。四月,因母亲程氏去世,父子三人回到蜀地。
嘉祐三年(1058年)至嘉祐四年(1059年)十月,苏辙随父在开封游历。十二月,全家抵达江陵,苏辙将舟中创作的诗赋一百篇整理为《南行集》。
嘉祐五年(1060年),苏辙随父从江陵回到开封,父子三人将途中所作的诗赋(共七十三篇
主要影响
苏辙在政治上反对王安石变法中的青苗法,认为青苗法“以钱贷民,使出息二分,本以救民,非为利也;然出纳之际,吏缘为奸,虽有法不能禁;钱入民手,虽良民不免妄用;及其纳钱,虽富民不免逾限。如此,则恐鞭棰必用,州县之事不胜烦矣。“王安石听后,亦颇觉有理。
宋哲宗初年”元祐更化“,苏辙在京师,多所论议。当时司马光变熙宁之法,废除雇役法,恢复差役法,苏辙极言不可。他的这类政治主张,与其兄苏轼基本相同。《宋史》称其“论事精确,修辞简严,未必劣于其兄。”
但在对夏政策上,苏辙力赞司马光妥协、退让的方针。在他支持下,宋方割还西夏米脂、浮图、葭芦、安疆四寨,但未能换取和平,西夏仍不断侵扰,妥协政策失败。
在回河之争中,苏辙与右相范纯仁等主张维持北流,反对文彦博等回河东流之议复起。苏辙虽多次上疏反对,但以高太后为主的中枢始终倾向东流,虽时停时作,至元祐七年(1092年)十月河水已大部东流。绍圣元年(1094年),“尽闭北
历史评价
张方平:二子皆天才,长者明敏尤可爱,然少者谨重,成就或过之。
赵祯:吾今又为吾子孙得太平宰相两人。
苏轼:子由之文实胜仆,而世俗不知,乃以为不如。其人深,不愿人知之。其文如其为人,故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
刘攽:具官某天材颖茂,儒学纯备。敏于事而慎于言,志于道而辅以术。早繇方闻之举,藉甚士林之誉。粤自谏垣,进陟词掖。倜傥正论,启沃者非一;润色王猷,灏噩乎吹万。
陈襄:学与文若不逮轼,而静厚过之。
张耒:某平生见人多矣,惟见苏循州不曾忙,范丞相(范纯仁)不曾疑。苏公虽事变纷纭至前,而举止安徐,若素有处置。范公见事,洞达情实,各有部分,未尝疑惑。此皆过人者。
王辟之:苏氏文章擅天下,目其文曰“三苏”,盖洵为老苏,轼为大苏,辙为小苏也。
孙觌:白公(白居易)诗所谓辞达,大抵能道意之所欲言者。苏黄门诗已不逮诸公,北归后效白公体,益不逮,惟四字诗最善。张文潜(张耒)晚年诗不逮前作,意谓亦效
主要作品
苏辙著有《诗集传》、《春秋集解》、《论语拾遗》、《道德经解》、《栾城集》(包括《后集》、《三集》,共84卷)、《栾城应诏集》12卷等,并行于世。曾自撰《颍滨遗老传》。《全宋诗》录有其诗。
体裁
部分作品
文
《新论》《上皇帝书》《上枢密韩太尉书》《黄州快哉亭记》《巢谷传》《老子解》
诗
《墨竹赋》《南斋竹》《秋稼》
轶事典故
关于苏辙名字中“辙”的意思,其父苏洵在《名二子说》中解释说:天下的车没有不顺着辙走的,虽然论功劳,车辙是没份的,但如果车翻马毙,也怪不到辙的头上。虽然“辙”不易致福,却也难以招灾。这与苏辙相对内敛的性格也颇为相符。
因“元祐党争”牵连,绍圣四年(1097年),苏辙被责授为化州别驾,雷州安置。苏辙初来雷州,水土不服。据载,雷州知县张逢、海康县令陈谔对苏辙非常友善,以诚相待,礼遇有加。时劳问有。”
苏辙虽谪居雷州仅一年,但他面对雷州当时“其民甘于鱼鳅蟹虾,故蔬果不毓;冬温不雪,衣被吉贝(木棉),故艺麻而不绩,生蚕而不织,罗纨布帛,仰于四方之负贩。工习于鄙朴,故用器不作。医夺于巫鬼,故方术(指医术)不治”,致力于传播先进的中原文化,启发民智,破除迷信,致力于农、工、商之利,教民治穷致富。他在该诗引中又说:“我迁海康(今雷州)实编于民,少而躬耕,老复其真。……愿以所知,施及斯人”;他教导人民“斫木陶土,
人际关系
辈分
关系
姓名
简介
家世
曾祖
苏杲
仕宦不显,后赠太子太保。
曾祖母
宋氏
追封昌国太夫人。
祖父
苏序
字仲先,官至大理评事,后赠太子太傅。
祖母
史氏
追封嘉国太夫人。
父亲
苏洵
字明允,自号老泉,唐宋八大家之一。赠太子太师。
母亲
程氏
大理寺丞程文应之女,追封成国太夫人。
平辈
长兄
苏景先
早夭。
次兄
苏轼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唐宋八大家之一,赠太师,谥文忠。
姐姐
苏八娘
嫁其表兄程之才,早卒。
姐妹二人
——
均早夭。
配偶
妻子
史氏
追封楚国太夫人。
子辈
长子
苏迟
字伯充,官至大中大夫、工部侍郎、徽猷阁待制。
次子
苏适
字仲南,官至承议郎、通判广信军。
三子
苏逊
字叔宽,官奉议郎、通判泸州潼川府。
长女
苏氏
嫁文务光。
次女
苏氏
嫁王适。
三女
苏氏
嫁曹焕。
四女
苏氏
嫁王浚明。
五女
苏氏
嫁曾纵。
后世纪念
主词条:三苏祠
眉山三苏祠是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的故居,位于四川省眉山市城西南隅纱縠行南街。元代改宅为祠,祭祀三苏。
明代洪武年间扩建,明末毁于兵火,仅存五碑一钟。
清康熙四年(1665年)在原址按明代规模重建,尔后历代均有增益补修,现占地面积56800平方米。
1980年7月7日,三苏祠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4年4月成立“眉山三苏博物馆”。
2006年,三苏祠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主词条:三苏坟
“三苏坟”坐落在河南郏县茨笆乡苏坟村东南隅。此地宋时属汝州郏城钧台乡上瑞里,苏轼、苏辙兄弟葬此后就改称苏坟村。
“三苏坟”处在许(昌)洛(阳)古道上的小峨眉山麓,背靠嵩山奇峰,面对汝水旷川。墓东、西两边的两座小山由北向南逶迤而下,宛若两道剑眉。
影视形象
1995年电视剧《苏东坡》:于代军饰演苏辙;
2001年电视剧《骚东坡》:刘锡贤饰演苏辙;
2012年电视剧《苏东坡》:宋昊林饰演苏辙;
2015年电视剧《东坡家事》:欧瑞伟饰演苏辙;
2024年电视剧《清平乐》:李欢饰演苏辙。
史料索引
《东都事略·卷九十三》
《宋史·卷三百三十九·列传第九十八》
《宋元学案·卷九十九·苏氏蜀学略》
《史传三编·卷三十三·名臣传二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