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焘简介

2021-11-06 12:35 人物百科 投稿:运河边百科网

李焘(1115年~1184年),字仁甫,一字子真,号巽岩。眉州丹棱(今四川省丹棱县)人。南宋官员、历史学家、目录学家、诗人,唐太宗第十四子曹王李明之后。绍兴八年(1138年),李焘登进士第,授华阳县主簿,未就任,于丹棱龙鹄山读书,至绍兴十二年(1142年)方才赴任。其后历官州县及朝廷史职,宋孝宗朝仕至同修国史,终高、孝二朝,始终未受重用。淳熙十一年(1184年),以敷文阁学士致仕,不久后逝世,享年七十岁。累赠太师、温国公,谥号“文简”。李焘以名节、学术著称,长于吏治,关心民瘼。又博览典籍,仿照司马光《资治通鉴》体例,以四十年时间撰成《续资治通鉴长编》九百八十卷。对南宋儒学和史学的发展有很大贡献。一生著述宏富,除《续资治通鉴长编》外,另有《巽岩文集》《四朝通史》《春秋学》《六朝制敌得失通鉴博议》《说文解字五音韵谱》等五十多种著述,多已佚失。《两宋名贤小集》《全宋诗》等录有其诗。

目录

基本资料

1

本名:李焘

别名:李文简

所处时代:南宋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眉州丹棱

出生日期:1115年

逝世日期:1184年

主要作品:《续资治通鉴长编》《六朝制敌得失通鉴博议》《巽岩文集》等

主要成就:编修《续资治通鉴长编》;长于吏治,关心民瘼

字号:字仁甫,一字子真

官职:敷文阁学士

爵位:丹棱县开国伯→温国公(赠)

追赠:少师→太师

谥号:文简

人物生平

2

李焘为唐宗室曹王之后,生于宋徽宗政和五年(1115年)。年甫冠,愤金雠未报,著反正议十四篇。

绍兴八年(1138年),李焘登进士第,调成都府华阳县主簿,拟嘉州军事推官。他没有赴任,而是在龙鹤山巽岩读书。

绍兴十二年(1142年),赴华阳主簿任,李焘仕途不畅。李心传谈到李焘仕途遭遇时,说出其中的原因:秦桧当权,“尝遣人谕意,欲得焘一通问,即召用之,(李)焘恶其误国擅权,迄不与,坐此偃蹇州县,垂三十年”。

绍兴十七年(1147年),李焘丁父忧,离职服丧。

绍兴二十年(1150年),李焘服丧完毕,再调雅州军事推官。在雅州任上,他反对郡守一类用私情背公法的人;总领财赋,反对加重百姓的负担,名臣张浚称他有台谏之风。

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李焘改授宣教郎,知成都府双流县,他勤于政事,及时审理案件,颇有政绩。知荣州时,治水有成效。

隆兴二年(1164年),李焘任潼川府路转运判官,弹劾有劣迹的守令四人。当地的州县

主要影响

3

李焘为官清廉,敢于直言。在殿廷召对,曾“首举艺祖(此指宋太祖)治身、治家、治官、治吏典故,以为恢复之法”,请增置谏官,许以六察言事;请练兵,不增兵,杜绝诸将的私献,核实军籍。

主词条:《续资治通鉴长编》

李焘终生力学,博览经史,“搜罗百氏”,慨然以治史而自任。一生著述弘富,《续资治通鉴长编》是他的代表作。这部著作的正式写作时间,应为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李焘时年四十岁。他在知成都府双流县任上,于公务之外,“日翻史册,汇次国朝事实。谓司马光修史,先为《百官公卿表》十五卷,后颇散佚。乃遍求正史、实录,傍采家集、野史,增广门类,起建隆,迄靖康,合新旧官制,成一百四十二卷。其重编者仅七之一,《长编》之书盖始于此”。实际上这部著作纂修时间,应该更早一些。

淳熙九年(1182年),他说为修此书,“网罗收拾垂四十年”。以此上推,当在李焘读书龙鹤山以后不久。

李焘自隆兴元年(1163年)至淳熙四年(1177年

历史评价

4

赵昚:①焘爱朕,屡进谠言。(《宋史》引)②卿可谓忠爱,顾朕老矣,安得此声。(《宋史》引)

张轼:李仁甫如霜松雪柏。无嗜好,无姬侍,不殖产。平生生死文字间。(《宋史》引)

叶适:李氏《续通鉴》,《春秋》之后,才有此书。……及公据变复之会,乘岁月之存,断自本朝,凡实录、正史、官文书,无不是正,就一律也;而又家录、野记,旁互参审,毫发不使遁逸,邪正心迹,随卷较然。夫孔子之所以正时日月必取於《春秋》者,近而其书具也,今惟《续通鉴》为然尔。故余谓《春秋》之后,才有此书,信之所聚也。虽然,公终不敢自成书,第使至约出於至详,至简成於至繁,以待后人而已。(《文献通考》引)

马廷鸾:李文定公纂本朝《长编》,自绍兴、隆兴、乾道、淳熙,节次上进,收拾旧事,垂四十年。是《长编》一百六十八年之书,以四十年而成。(《文献通考》)

脱脱:高、孝之世,李焘耻读王氏(王安石)书,掇拾礼文残缺之余,粲然有则,《长编》之作,咸称史才,然

主要作品

5

李焘一生著述宏富,著有《巽岩文集》(50卷)、《奏议》(60卷),又有《四朝通史》(50卷)、《唐宰相谱》(1卷)、《江左方镇年表》(6卷)、《春秋学》(10卷)、《易学》(5卷),《五经传授》《尚书百篇图》《大传杂说》《七十二子名籍》《晋司马氏本支》《齐梁本支》《王谢世表》《五代三衙将帅年表》各1卷,及《通论》《七十二侯图》《历代宰相年表》等五十余种,大多失佚。今存《续资治通鉴长编》(520卷,原981卷)、《六朝制敌得失通鉴博议》(10卷)、《说文解字五音韵谱》(10卷),清代皆编入《四库全书》。

《续资治通鉴长编》原书世鲜传本。由于原书卷帙繁博,刻写有困难,流行诸本,也是节录本,详略互异。明代修《永乐大典》曾把《续资治通鉴长编》绝大部分内容收入。清人开四库馆,从《永乐大典》中辑出该书,厘定为520卷;原书全貌虽未恢复,但主要内容已经收入。中华书局整理点校有《续资治通鉴长编》全书34册(5

轶事典故

6

据史载,李焘在搜集材料时,“作木厨十枚,每厨作抽屉匣二十枚,每屉以甲子志之。凡本年之事,有所闻,必归此匣,分月日先后次第之,井然有条”,因卷秩庞大,前后分四次上进。由此可见他严谨的治学态度。

人际关系

7

先祖

李明,唐太宗李世民第十四子,封曹王,武则天掌权时被降封零陵郡王,流放至黔州,后被逼迫自杀。唐中宗时追谥为”恭“。

李偲,李明第五子,官至右武卫大将军,后被武氏陷害,流放剑南,遂定居眉州丹棱县。

六世祖

李瑜,官至长江令。

曾祖

李夔。

祖父

李夙,追赠奉直大夫。

父母

父亲:李中,官至朝奉大夫、知仙井监,累赠宣奉大夫。

母亲:史氏,封硕人。

杨氏,封硕人,赠朝散大夫杨素之孙女,后追封福国夫人。

李焘有七子:

长子:李谦,早逝。

次子:李垕,官至奉议郎,主管成都府玉局观。

三子:李<无+土>,曾任朝散郎、权发遣忠州。

四子:李塾,曾任承议郎。

五子:李垡,亦早逝。

六子:李壁(一作李璧),字季章,号石林,又号雁湖居士,历任参知政事、资政殿学士,卒谥“文懿”。

幼子:李埴,字季允,一作季永,号悦斋,官至资政殿学士、知眉州,卒谥“文肃”。

李焘有六女:

长女:李均,嫁朝散郎、知果州曹执中(一作同)。

次女:李元,嫁朝奉大夫、

后世纪念

8

李焘墓位于四川省眉山市丹棱县杨场镇境内的九龙山丞相湾。据《中国地方志集成·丹棱县志》记载:“宋李文简公焘墓,在县北龙鹄山下。墓前有文库二,翁仲四,文兽八,至今尚存。”

巽崖书屋位于四川省眉山市丹棱县龙鹄山的半山腰,为李焘所创建。清代时更名为“巽崖书院”,为蜀中三大书院之一。今已不存,仅在在龙鹄山半山腰的一块巨大岩石上,还镌刻有“巽崖书屋”四个大字。

李焘  
声明:运河边百科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站长删除。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