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攸(1077年—1126年),字居安,兴化军仙游(今福建仙游县)人。北宋末年宰相、奸臣,太师蔡京长子。初任微职于京城,遇交好端王赵佶。赵佶继位,是为宋徽宗,信而宠之,赐进士出身,历任龙图阁学士、淮康军节度使、宣和殿大学士等职。宣和五年(1123年),代王黼领枢密院事,担任开府仪同三司、少保等重要职务。任内不思处理政务,唯知在帝侧论道家神变之事,演市井淫秽之戏以邀宠。为了争权,与父亲蔡京反目为仇,互相倾轧。北宋在通过海上之盟消灭辽国之后,因功再次升迁,拜少师,后改任太保,封英国公。宣和末年,宋徽宗内禅,作为近臣参与策划。靖康元年(1126年),宋钦宗即位,贬为太中大夫,贬往万安军安置,旋即赐死于贬所,时年四十九岁。
蔡攸简介
基本资料
本名:蔡攸
字号:居安
所处时代:北宋
民族族群:汉人
出生时间:1077年
去世时间:1126年
主要作品:《国朝会要》
官职:太保
封爵:燕国公
籍贯:兴化仙游
人物生平
宋哲宗元符年间,蔡攸在京裁造院作监守,当时不过二十二、三岁,已颇知抓住一切机会为自己的前程架桥铺路。当时蔡攸每次上裁造院时都能赶上朝臣退朝,他就算计好时辰出来,以便正好能和下朝的端王赵佶相遇。于是,端王每次下朝都能看见一个比自己略长几岁的眉目清秀的少年下马拱手立在一边,谦恭有礼,观之可亲。端王就问左右仆隶,少年是哪家的公子,左右说:“是蔡承旨的儿子。”端王便在心中暗记其人。
元符二年(公元1100年),宋哲宗驾崩,端王赵佶登基,是为宋徽宗。
崇宁三年(公元1104年),宋徽宗就赐鸿胪丞蔡攸为进士出身,拜为秘书郎、以直秘阁、集贤殿修撰,编修《国朝会要》,在两年内又升至枢密直学士。蔡京入相后,再加蔡攸为龙图阁学土兼侍读,详定《大城图志》,修《大典》,提举上清宝箓官、秘书省两街道录院、礼制局。当时定书修典的道史官僚百余人,多为史馆、服文馆、集贤院的俊才博学之人,而只有蔡攸懵不知学,以大臣之子的身份领袖
史籍记载
《宋史·卷四百七十二·列传第二百三十一》
历史评价
余应求:“外总枢府,内预朝政,用名士以济其奸,盗文名以售其伪,专为谄媚以道主意,竞作淫靡以荡上心者,蔡攸、梁师成实为之,则攸、师成之罪同矣。”
刘蕡:“贯、攸何人哉,敢以蚊负山耶?然致靖康之祸,不在于取燕,而在于不能取燕。”
《大宋宣和遗事》:“蔡京、蔡攸、童贯之徒,纵恣于上;高俅、杨戬、朱勔之党,朋邪于下。”
蔡东藩:“蔡攸、王黼为徽宗幸臣,微行之举,必自二人启之。夫身居九重,为社稷所由寄,为人民所由托,乃不惜降尊,与娼妓为耦,以视莫愁天子,犹有甚焉,而攸、黼更不足诛已。”
家族成员
父:蔡京
叔:蔡卞
弟:蔡鯈、蔡翛、蔡绦、蔡鞗、蔡脩等七人
妻:宋氏
子:蔡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