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简介

2021-11-06 12:32 人物百科 投稿:运河边百科网

郑和(1371年?-1433年?),一说本姓马,为明成祖朱棣赐姓郑,世称“三保太监”[3-5](又作“三宝太监”),云南昆阳州(今云南省昆明市晋宁区昆阳街道[7-8])人。明朝太监,航海家、外交家。郑和年轻时从侍燕王朱棣,有智略,知兵习战。后在靖难之役中有功,升任为内官监太监。1405年(永乐三年)至1424年(永乐二十二年),郑和六次作为正使太监下西洋。1425年(洪熙元年)后,郑和任南京守备太监,1430年(宣德五年)受命第七次下西洋,一说在途中于1433年(宣德八年)卒于古里国,今南京牛首山南麓郑和墓或为其衣冠冢。郑和下西洋,是15世纪初叶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对中外经济、文化交往起到了积极作用;郑和本人,也在这一历史事件中展现出其外交才能、军事谋略以及精神品质,并赢得世人的尊重和纪念。[11-12]晚清以降,郑和研究获得迅速发展,但不少重要课题仍无定论。(概述内图片来源:《三宝太监西游记通俗演义》,右坐者为郑和[14-15])

目录

基本资料

1

本名:郑和

别称:马三保、马三宝、三宝太监、三保太监

所处时代:明朝

出生地:云南昆阳(晋宁)

出生时间:1371年(存疑)

去世时间:1433年(存疑)

主要成就:郑和下西洋

人物生平

2

郑和早年经历不详,据推测于明平云南之战中为明军所掳。1384年(洪武十七年),傅友德、蓝玉班师南京,郑和应是随军至南京,入宫服役。1385年(洪武十八年),傅友德、蓝玉又奉调镇守北平府(今北京),而郑和再次随军前往,并被调入燕王府邸中服役。

1399年(建文元年),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明史·郑和传》等史料记载,郑和在靖难之役中立有功勋,但未言明具体的立功地点。有学者推测,郑和立功应该是在1399年的郑村坝之战中,而郑和被赐姓“郑”也与这一立功地点有关;刘铭恕推测,此一赐姓可能是以回回历官郑阿黑之取“郑”为汉姓为先例的;还有观点认为,“赐姓郑”与郑村坝战役无关,亦无特别含义;

1402年(建文四年),靖难之役以朱棣的胜利告终。是年12月18日(十一月二十四日),郑和以太监身份,受命祭祀朱棣的乳母冯氏。

1403年(永乐元年),郑和刊印《佛说摩利支天经》,并请姚广孝撰写题记。该题记反映出郑和已为菩

主要成就

3

《明史·郑和传》记载的郑和出使过的国家或地区,共有36个:占城、爪哇、真腊、旧港、暹罗、古里、满剌加、勃泥、苏门答刺、阿鲁、柯枝、大葛兰、小葛兰、西洋琐里、苏禄、加异勒、阿丹、南巫里、甘巴里、锡兰山、彭亨、急兰丹、忽鲁谟斯、溜山、孙刺、木骨都束、麻林地、刺撒、祖法儿、竹步、慢八撒、天方、黎代、那孤儿、沙里湾尼(今印度半岛南端)、不刺哇(今索马里境内)。

郑和的奉命出使,是为与西洋各国建立友好关系,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而进行活动的。郑和来到南洋以后,以强大的武装力量,告诫那些“喜战好斗”的岛国:“循礼安分,勿得违越;不可欺寡,不可凌弱。”“不服,则耀武以慑之”,于是“凡所号令,罔敢不服从。”那些“风俗劲悍,专尚豪强”,素好“侵掠邻境”的国家,不得不偃兵息武了。与此同时,郑和又从崇扬佛教或传播伊斯兰教着手,力图使有关地区和国家的人民有着统一的宗教信仰。这样,对于平衡各国之间的关系,缓解因为宗教信仰等

人物评价

4

朱瞻基:①贤俊济济咸励翼,尔之致身自曩昔。给事黄门靡旦夕。服劳■【阝支】勤丹扆侧。皇祖嘉尔秉忠直,亦时骈蕃有龙锡。尔之中心益感激,天诏屡衔使绝域。茫茫鲸海际天碧,岛夷之蕃视麻麦。感恩慕德皆悦怿。梯航来归献玉帛。②尔以所造龙船,乃差内官高定住进来,果造得平稳轻妙,足见尔忠敬之心,朕甚嘉悦······其西洋诸番国事皆付托于尔,惟尔心腹智识,老成旧人,以副朕委任之重,尔宜慎之!

袁忠彻:三保恣貌才智,内侍中无与比者,臣察其气色诚可任。

李至刚:和自幼有材志。

茅元仪:当是时,臣为内竖郑和,亦不辱使命焉。

尹守衡:威宣海外,一破国都,再掳逆命王,一擒大盗酋;所至国王纳款朝贡,采取未名之宝以巨万计。是内臣之专征阃外,自和始也。(查继佐《罪惟录》与之类似,但改“一擒大盗酋”之“一”为“三”)

傅维鳞:①丰躯伟貌,博辩机敏。②两奉敕驾海舶入西洋,封诸夷国,通西南海道朝贡,著有劳绩。

万斯同、王鸿绪等《明史稿》:①和有

亲属成员

5

明清文献中,有关于郑和“原是回回出身”、为赛典赤·赡思丁之后、本姓马等的零星记载;清末民初发现的《故马公墓志铭》,具体记载了郑和家庭情况,并可与其他碑铭、文献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互证,尤为重要。

据《故马公墓志铭》,郑和曾祖父名“拜颜”(一说即“伯颜”),曾祖母马氏;祖母与母亲,均称“温氏”;祖父、父亲之名则未载,以“哈只”(一说即“哈吉”)代称,故父即“马哈只”。就此,学术界存在不同看法,存在“淡忘论”和“避讳论”等不同的解释,参见本词条“家世考证”部分。

据《故马公墓志铭》,郑和有兄长马文铭,并有姊妹四人。在此基础上,有人据郑和“小名叫三宝”,进一步推测其郑和在兄弟姊妹中排行第三,有一姐三妹。另有学者据《嘉义泉郡安平徐状元巷族谱》,认为郑和(“昆阳州马和侍卫”)有一妹是永乐辛丑科(1421年)进士徐升堂之妻。

郑和虽为宦官,然经过继立有后嗣。据《非幻庵香火圣像记》,执行郑和遗嘱的有“本族户侯郑均曰

个人作品

6

郑和写经及刊刻佛经颇多,但流传至今者有限,其中包括国家图书馆藏刻本《佛说摩利支天经》,云南图书馆藏印本《五华寺大藏经发愿文》。2002年出土于浙江报本塔的由高僧圆瀞抄写的泥金写经《妙法莲华经》(浙江平湖博物馆藏),在发愿文部分出现郑和之名,有学者将之理解为署名;但据跋文,该经系圆瀞因赞许郑和礼佛而自发抄写,而非受托于郑和,故该名并非署名,该经亦称不上“郑和写经”,更非郑和本人墨迹。

2015年拍卖的《发心书写金字经》,系由郑和发愿书写,可被视作“郑和写经”。该经被报道为郑和书法作品,有推测称至少牌位牌记(即题记)为郑和亲书。但也有观点认为,在没有找到郑和的其他可靠的书法作品进行对照的情况下,本作仅能视为“发愿书写”,不一定是亲笔书写。

历史争议

7

郑和本人及郑和下西洋活动留下了诸多疑团,本词条仅对其中直接关涉郑和本人者进行叙述。有关郑和下西洋目的、时间、范围、评价等的争议,另见词条“郑和下西洋”。

《故马公墓志铭》被认为系关于郑和身世的最可靠资料,但也有一些疑点。例如其记载了郑和的曾祖父之名,却未记载郑和的祖父和父亲之名。就此,袁嘉谷等认为是郑和对父亲和祖父之名淡忘所致。学者刘琨、李清升、马颖生等则主张避讳说,即认为这可能与郑和的父亲等具有元臣身份(李、马均认为郑父为滇阳侯米里金)并被卷入明平云南之战等历史事件有关,是后人有意隐没其名;潘群亦持避讳说,并认为立碑而隐去其名显示出明廷在安抚郑和的同时避免了触动对朱元璋平滇之役的评价。

避讳说的提出及其对郑和父祖身份的推测,与郑和与元代政治家、咸阳王赛典赤·赡思丁关系考证的问题相关。在《故马公墓志铭》的基础上,结合其他考古发现及家谱等传世文献资料,彭嘉霖、李士厚等认为郑和是赛典赤·赡思丁的后代

后世纪念

8

郑和人物墓葬

郑和人物故居

郑和庙宇供奉

郑和命名事物

郑和相关纪念日

郑和纪念邮票

根据清康熙《江宁县志》、同治《上江两县志》等文献资料(陈作霖《金陵物产风土志》亦有记载,但被怀疑系以讹传讹),郑和之墓当在南京牛首山,但具体位置及性质(是否为衣冠冢)则长期未有定论。建国初,文史工作者在牛首山南麓寻访到一座“回回墓”及郑氏后裔,该墓可能为郑和衣冠冢,也有观点称该墓即郑和真体墓,后该墓被以“郑和墓”之名列为江苏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但学术界对该葬处的认定的可靠度存有疑问。

此外,学者葛晓康认为牛首山西麓的弘觉寺地宫出土的鎏金喇嘛塔上所写“御用监太监李福善”即郑和,进而得出郑和的部分遗骨归葬于弘觉寺地宫的结论,这一观点在学界受到了不少质疑。一说该“李福善”当为太监李童,不过塔中遗骨仍可能属于郑和;但进一步的研究认为,该塔是李童为表达崇佛敬佛之心以及祈求能消灾延寿而供奉的,不能确定遗骨与郑和的关系。

另根据2014

史料记载

9

关于郑和的史料,除《明实录》及尹守衡《明史窃》、傅维鳞《明书》、《罪惟录》、《明史稿》(并见《古今图书集成》所录《明外史》)、《明史》等明清人编写的史书所收郑和传记外,散见传世文献、金石文物等。

传世文献,例如由下西洋参与者撰写的《西洋番国志》、《星槎胜览》、《瀛涯胜览》,记载有郑和第七次下西洋部分信息的《前闻记·下西洋》,此外还有“郑和写经”、家谱、地方史志等各类文献资料。金石文物,例如“马哈只墓碑”、“布施锡兰山佛寺碑”、“郑和行香碑”、“《天妃灵应之记》碑”(一说与“通番事迹碑”互为姊妹碑)、“郑和铜钟”等。金石文物或补传世文献之阙,或与传世文献存在出入,对学界研究郑和及郑和下西洋研究多有助益。

就上述各类资料,学界已经在汇编、校订等方面取得了不少成果,例如《郑和下西洋资料汇编》、《明抄本〈瀛涯胜览〉校注》等。

郑和  
声明:运河边百科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站长删除。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