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芝龙简介

2021-11-06 12:32 人物百科 投稿:运河边百科网

郑芝龙,字曰甲,小字一官,号飞黄(或称飞虹),天主教教名尼古拉斯·加斯巴德(NicholasGaspard)。生于明万历三十二年三月十八日(1604年4月16日),死于清顺治十八年十月初三日(1661年11月24日)。福建省泉州府南安县(今福建南安)人,抗荷英雄,郑成功之父。郑芝龙在17世纪中国明朝海禁与世界海权勃兴的时代的背景下,以民间之力建立水师,并于1633年在泉州金门岛的料罗湾海战中成功击败西方海上势力,在郑和船队退出南中国海200年后,重夺了海上主导权,是大航海时代东亚海域举足轻重的人物。郑芝龙对历史的其他影响还有作为先于荷兰人的,和李旦和颜思齐等人及部众在台湾建立基础,为汉人移台的主要据点。并为其子郑成功留下强大海上基业,郑成功以此资本抗清,并在南京兵败后以海上武力成功打败荷兰人,收复台湾。

目录

基本资料

1

本名:郑芝龙

别名:原名一官

所处时代:明末清初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福建省泉州府南安县(福建南安)

出生日期:1604年4月16日

逝世日期:公元1661年11月24日(57岁)

主要成就:开台先驱,抗荷英雄

字号:字飞黄(一说字飞龙)

子:郑成功,田川七左卫门等

妻室:田川氏

官职:福建总兵

爵位:平国公

地位:世界史上的第一船王

势力范围:东南海域

封爵:南安伯→南安侯→平虏侯→平国公→同安侯

职业:商人,海盗,探险家

人物生平

2

《漳浦营里郑氏族谱》明确记载,郑成功祖先于五胡乱华后的东晋永嘉年间,避中原战乱到闽,其后代定居南安。而《石井本宗族谱》中可以了解到他的祖先是在唐僖宗光启年间(885~888),因为唐末时局混乱,由河南光州固始南迁到福建的。

郑芝龙先祖约在1144年至1210年间,迁往龙溪县,后代再迁南安。约在1144年至1210年,郑成功先祖郑伯可自莆田迁龙溪县居北村(今龙海榜山镇),其次子均贤于元朝初年,自北来到漳州,居古县一带开基立业,是漳龙衍派鄱山郑氏之始祖。

其中到达漳州的这一支,在宋末时安居在龙溪,也就是龙海榜山镇洋西村,在元朝又从洋西播迁到鄱山,也就是福建龙海颜厝镇古县。随后,又从古县播迁到南安,因倭寇频频侵犯,被迫南迁晋江安平地区,也就是现如今的安海地区。

郑芝龙小名一官,父郑士表。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出生在福建南安石井一个小官吏家庭,郑一官十七岁时,因家庭生计艰难,偕其弟赴香山澳(澳门)依

主要成就

3

归顺大明

崇祯元年(1628年)七月朝廷,招抚郑芝龙。郑芝龙归顺明朝政府。此时,郑芝龙有部众3万余人,船只千余艘,仍率领原部,为明廷守备沿海以防海盗倭寇和荷兰人进攻。

拥明抗清

明清鼎革之际,神州震荡,天下大乱。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十九日,李自成率农民军破北京,崇祯帝自缢煤山,李自成建立大顺政权。同年,山海关总兵吴三桂引清兵入中原,清军定京师。清摄政王多尔衮入北京之後,反客为主,以狂风扫落叶之势,未至一年,席卷明朝半壁山河。弘光元年(1645年)豫亲王多铎定江南。

马士英、史可法等遗臣,拥福王即位南京,1645年改元弘光,是为南明,以史可法晋师江北。八月,郑芝龙与郑鸿逵原任总兵,加封安南伯及靖虏伯。

弘光元年(1645年),郑鸿逵、郑彩自京口退至杭州,迎唐王朱聿键入闽。

隆武元年(1645年)闰六月,郑芝龙、郑鸿逵与福建巡抚张肯堂、巡按御史吴春枝、礼部尚书黄道周等,拥立唐王称帝於福州,改元隆武。

家庭成员

4

郑士表(有的史书记载为郑绍祖)

郑芝虎:字曰蟠,号韬远。

郑芝凤:字曰渐,号羽公,又字圣仪;

郑芝豹:字曰文,号若唐。

郑芝鹏:讳鸣都,字曰都,号舜臣;一号里万,一号砺园。

田川氏,(郑成功母)是日本肥前国平户岛上的川内浦人,她生于田川家,后来母亲改嫁给从中国福建泉州移民到平户的华人铁匠翁翊皇,她也成为翁翊皇的继女,因而亦作“翁氏”。1646年郑芝龙降清后,清兵劫掠芝龙故乡南安,为了避免受侮,她以剑切腹自杀身亡,时年45岁。

另有侧室庄、林、史、蔡、曾、蔡诸氏

郑成功,原名郑森,郑芝龙长子;

田川七左卫门,一名“郑宗明”、小名二官,郑芝龙将他过继给妻子娘家。郑芝龙实际上的次子,所以又称为“田川次郎左卫”;

郑渡(《清史稿》作“郑世忠”),郑芝龙次子;

郑恩(《清史稿》作“郑世恩”),郑芝龙三子,字恩庆;

郑荫(《清史稿》作“郑世荫”),郑芝龙四子;

郑袭(《清史稿》作“郑世袭”),郑芝龙五子,号葵庵;康熙年投诚,钦

艺术形象

5

崇祯十四年(1641年)四月,参拜连云港市花果山,齐天大圣庙前,啸天犬石刻"望天迎佛"。

郑芝龙  
声明:运河边百科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站长删除。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