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圣祖孝懿仁皇后佟佳氏(?-1689年8月24日),满州镶黄旗人,康熙帝的第三任皇后,领侍卫内大臣、一等公佟国维之女,清世祖孝康章皇后侄女,同父异母妹妹悫惠皇贵妃。康熙十五年(1676年)入宫,康熙十六年(1677年)八月二十二日册封为贵妃。康熙二十年(1681年)晋封为皇贵妃,代行皇后之职。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生皇八女,闰六月殇。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七月初九日立为皇后,时已病亟,翌日崩逝于承乾宫,谥曰孝懿皇后,十二月二十日,葬景陵。全谥曰:孝懿温诚端仁宪穆和恪慈惠奉天佐圣仁皇后。
孝懿仁皇后简介
基本资料
中文名:佟佳氏
别名:孝懿仁皇后
国籍:中国
民族:满族
逝世日期:康熙二十八年七月初十日(1689年8月24日)
主要成就:册为康熙帝贵妃 鞠育众子、备极恩勤(立后谕旨) 册封为皇贵妃 册封为皇后 追谥为孝懿皇后
丈夫:康熙帝
女儿:皇八女(未序齿,幼殇)
养子:胤禛,胤祺,胤禩等
父亲:佟国维
母亲:赫舍里氏
弟:隆科多、庆复
同父异母妹:悫惠皇贵妃
伯父:佟国纲
姑母兼婆婆:孝康章皇后
陵墓:景陵
寝宫:承乾宫
旗籍:满洲镶黄旗
人物生平
孝懿仁皇后康熙十五年(1676年)入宫。
康熙十六年(1677年)八月二十二日,佟氏被册封为贵妃。
康熙十七年(1678年)二月二十六日,孝昭仁皇后崩逝。此后的十多年间康熙帝未再立后,因此由当时份位最高的贵妃佟氏掌管六宫。
康熙二十年(1681年)十二月二十日,晋封佟氏为皇贵妃。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六月十九日巳时,皇贵妃佟佳氏生皇八女,母女平安,但皇八女在同年闰六月十四日戌时夭折。
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佟国纲请归满洲,自此,佟氏一族由汉军旗编入满洲镶黄旗。
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七月初七日亥时,皇贵妃佟氏病重,康熙帝闻知后由西直门进入神武门回宫;同年七月初九日,立皇贵妃佟氏为皇后并颁诏天下,康熙帝将部院各衙门奏章交送内阁,以便有更多时间陪伴病重的佟佳氏。
同年七月初十日申刻,皇后佟佳氏于承乾宫病逝。
同年七月十一日,奉安大行皇后梓宫于承乾宫正殿,康熙帝为此辍朝、成服,妃嫔皇子以下成服。诸
史籍记载
《清实录康熙朝实录》:
康熙帝册封佟氏为贵妃册文:
八月二十二日丙寅,遣大学士觉罗勒德洪、持节授佟氏册宝。封为贵妃。册文曰、朕惟佐理内廷、宜备赞襄之位、协宣阴教、允资淑慎之贤。爰考彝章、式隆典礼。咨尔佟氏、笃生名族、克备令仪。赋质端良、彤管之徽音夙著、禀心恭顺、褕衣之锡命攸宜。兹仰承太皇太后慈谕、以册宝册封尔为贵妃。其益懋柔嘉、翼中壼而敷雅化、永怀祗敬、导嫔御以树芳型。钦哉。
康熙帝进封贵妃佟氏为皇贵妃册文:
命大学士勒德洪、持节进封贵妃佟氏、为皇贵妃。册文曰、朕惟五典慎徽、妫汭重嫔虞之化。二南正始、关雎资佐姒之贤。遐稽历代之彝章。式进宸闱之位序。咨尔贵妃佟氏。毓生名阀。协辅中闺。温惠宅心。端良著德。凛芳规于图史、夙夜维勤。表懿范于珩璜、言容有度。兹仰承太皇太后慈谕、以册宝、进封尔为皇贵妃。尔其光昭内则、用迓景福于方来。益慎妇仪、茂衍鸿庥于有永。钦哉。
康熙帝册立皇贵妃佟氏为皇后册文:
册立皇贵妃佟氏、
家族成员
曾祖父:佟养真
祖父:佟图赖
父亲:佟国维
母亲:赫舍里氏
姑母兼婆婆:孝康章皇后
伯父:佟国纲
丈夫:康熙帝爱新觉罗·玄烨
养子:胤禛,胤祺,胤禩等多位皇子
女儿:皇八女(未序齿,幼殇)
同父异母妹妹:悫惠皇贵妃
同胞兄弟:叶克书、隆科多、庆复
侄子:舜安颜
人物评价
与丈夫康熙
康熙虽然有三位皇后(指康熙帝生前亲自册立的皇后),但从亲疏上来说,与孝懿仁皇后最为亲近,她陪伴康熙十三载,这是前两位皇后所不能比的。孝懿皇后的父亲佟国维是康熙帝生母孝康章皇后的幼弟,因此,孝懿皇后是康熙的嫡表亲。孝懿皇后虽然只当了一天的皇后,但是她早已以皇贵妃的身份管理后宫八年,养育皇子,凭着自身才能使后宫和谐融洽,让康熙帝免除了后顾之忧,得以全力以赴处理国事,平定三藩,收复台湾都发生在她主持后宫期间,这些重大事件取得圆满成功,应该说也有孝懿皇后的一份功劳。后来因为其病重,为了冲喜,不顾一切立为皇后,但无奈还是挽救不了她的生命。虽生过一个女儿(皇八女),但早夭,这应该与她是康熙的表亲有关,有血缘关系的人生下的孩子残疾、早夭的概率实在是很高。孝懿皇后崩逝后,康熙悲悼愈常,几乎每日都到其梓宫前举哀,并靠近殡宫驻跸,陪灵达好几个点钟。此外,康熙还为她写下多首悼念诗,由此可看出他们之间感情
御制悼诗
康熙帝悲痛不已,为悼念亡妻,作诗如下:
(※根据《圣祖仁皇帝御制文集》,康熙帝曾为大行皇后写过挽悼诗悼念,但是只有写诗年份和谥号不明。)
《恭挽大行皇后诗四首并序》
大行皇后秀钟华阀,德备壸仪,溯懿亲于渭阳,定嘉祥于妫汭。宫闱翊赞,克孝克慈。顷者正位翟褕,甫承册命,遽婴笃疾?莫挽徽音。时属新秋,候当阑暑,惊璇霄之月坠,伤碧落之星沈。物在人亡,睹遗袿而雪涕;庭虚昼永,经垂幕以怆怀。悲从中来,不能自己,握管言情,聊抒痛悼。
第一首
月掩椒宫叹别离,伤怀始觉夜虫悲。
泪添雨点千行下,情割秋光百虑随。
雁断衡阳声已绝,鱼沉沧海信难期。
繁忧莫解衷肠梦,惆怅销魂忆昔时。
第二首
交颐泪洒夕阳红,徒把愁眉向镜中。
露冷瑶阶增寂寞,烟寒碧树恨西东。
旧诗咏尽难回首,新月升来枉照空。
鸾影天涯无信息,断弦声在未央宫。
第三首
音容悲渐远,涕泪为谁流。
女德光千禩,坤贞应九洲。
凉风销夜烛,人影散琼楼。
叹此乎生苦,频经无限愁。
第四首
淅沥动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