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仁宗孝和睿皇后钮祜禄氏(1776年11月20日-1850年1月23日),满洲镶黄旗人,嘉庆帝第二任皇后。礼部尚书恭阿拉之女。乾隆年间,为嘉亲王侧福晋。嘉庆元年(1796年),永琰继位,为嘉庆帝,册封为贵妃。嘉庆二年(1797年)二月,孝淑皇后崩逝,晋封为皇贵妃。嘉庆四年(1799年)四月十八日,诏立为皇后。乾隆帝丧期满二十七月后,于嘉庆六年(1801年)四月十五日行册立礼。嘉庆二十五年七月(1820年),嘉庆帝驾崩,道光帝继位,尊奉为皇太后。道光二十九年(1850年1月23日)十二月十一日薨于寿康宫,终年七十四岁,葬于昌西陵。全谥曰:孝和恭慈康豫安成钦顺仁正应天熙圣睿皇后。
孝和睿皇后简介
基本资料
本名:钮祜禄氏
别名:孝和睿皇后、恭慈皇太后
所处时代:清朝
民族族群:满族
出生日期: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十月初十
逝世日期:道光二十九年(1850年)十二月十一
主要成就:生育二子一女,立为皇后
位分变化:侧福晋→贵妃→皇贵妃→皇后→皇太后
丈夫:嘉庆帝爱新觉罗·颙琰
继子:道光帝爱新觉罗·旻宁
儿子:爱新觉罗·绵恺、爱新觉罗·绵忻
女儿:皇七女
寝宫:承乾宫→景仁宫→储秀宫
旗籍:满洲镶黄旗
人物生平
乾隆四十一年丙申十月初十日出生,父礼部尚书恭阿拉。
根据族谱记载,孝和睿皇后烈祖父达隆蔼因疾未出仕;玄祖父约拜,初任护军统领,后任头等侍卫;高祖父锡特木布为约拜承继子,原任二等侍卫;曾祖父公元,以笔帖式入仕,仕至泰宁镇总兵;祖父公保为公元第三子,原任工部笔帖式。
乾隆四十七年的秋季档内有一则记录:“十公主侍读钮祜禄氏,佐领恭阿拉之女。”由于恭阿拉之次女在乾隆四十九年才出生,所以此时的十公主身边的侍读即为孝和睿皇后。
最早在乾隆五十四年,最晚在乾隆五十七年的选秀中,被指婚给嘉亲王为侧福晋,以补上薨逝的侧福晋完颜氏。
乾隆五十八年癸丑六月二十六日(1793年8月2日)午时,生皇七女。
乾隆六十年乙卯六月二十二日(1795年8月6日)寅时,生皇三子绵恺。同年皇七女夭折,年仅三岁。
嘉庆元年丙辰正月初四日(1796年2月12日),册封为贵妃。
嘉庆二年丁巳二月初七日(1797年3月5日),,孝淑皇后崩逝。百日后,
人物评价
孝和睿皇后皇后为人明智,在仁宗皇帝死后,由于是突然死亡,宫内起初并未找到放在光明正大匾后的秘密立储的小金盒。皇后深知宣宗为高宗指示,仁宗属意的继承人,且宣宗为仁宗皇帝原配孝淑睿皇后所生嫡子,宗法地位也高于妾室扶正的孝和睿皇后所生之子,孝和睿皇后清楚自己的儿子无论从哪一方面都不具备挑战宣宗帝位的能力,如果此时孝和睿皇后企图以私心辅助亲子即位,不能使朝廷宗室信服。在这种情况下,她以皇后名义降旨指定由绵宁继位,换得宣宗敬佩。
史籍记载
《清实录嘉庆朝实录》:
嘉庆帝册封侧妃钮祜禄氏为贵妃册文:
遣礼部尚书德明、为正使。礼部右侍郎周兴岱、为副使。持节、赍册、宝、册封侧妃钮祜禄氏为贵妃敕曰椒庭备秩。赞坤极之安贞。桂殿分荣。沛巽申而畀锡冠崇班于翟鞠。壸职兼修襄顺德于珩璜芳型是式。尔皇太子侧妃钮祜禄氏。柔嘉维则。淑慎丕昭。名族钟祥允协瑶筐之吉内朝辅治。庶腾炜管之徽。兹以皇帝嗣位初元册立皇后是用封尔为贵妃。锡以册宝。于戏翊化六宫之长。迓厥繁禧。拜恩九御之先膺兹鸿庆。钦此。朕谨遵奉太上皇帝敕旨举行册封典礼尚其祗承无斁。
乾隆帝指立贵妃钮祜禄氏为嘉庆帝继任皇后诏书:
己未。敕谕、皇帝自受政以来。夙夜仰体朕意。承观孝养。皇后亦克尽孝敬。朕心深为欣悦。不意皇后不幸薨逝。朕甚悼焉。今已逾百日。不但皇帝中宫不可久旷。即晨昏定省子妇之职缺如。朕心亦颇不愉。但皇后薨逝甫经百日。虽不便即举行继立皇后典礼。知应为皇帝先行册封皇贵妃。今贵妃钮祜禄氏、系朕从前选择
轶事典故
道光二十五年九月底,有一位谭姓御史缮折上奏,称皇太后父亲的名字“恭阿拉”的“恭”字与皇太后徽号“恭慈”重复。而且,恭阿拉已经过世,皇太后每每闻听“恭慈”这个徽号,“心瞿岂能忘所自生”,建议更改皇太后的徽号,惟这位御史的谏言并没有被采纳。
家族成员
父亲:钮祜禄·恭阿拉,乾隆十八年生人,嘉庆十七年冬过世。钮钴禄.公宝长子,初任佐领,任至副都统兼一等承恩侯,后历任都统、内大臣等职。
母亲:叶赫那拉氏(恭阿拉之妻),一品公妻,正白旗满洲一等男白明之女。乾隆十九年生人,嘉庆九年过世。
叔叔:钮钴禄.那木萨尔扎普,出继,未出仕
叔叔:明善,乾隆四十一年生人,未出仕
丈夫:爱新觉罗·颙琰(嘉庆帝)
继子:爱新觉罗·旻宁(道光帝)
儿子:皇三子爱新觉罗·绵恺、皇四子爱新觉罗·绵忻
女儿:皇七女
养女:皇九女慧愍固伦公主,庆僖亲王永璘第五女和硕郡主
哥哥:钮祜禄·宁武泰,原任笔帖式,无嗣
弟弟:钮祜禄·和世泰,原任一等承恩侯,历任理藩院尚书、都统。
弟弟:吉伦泰,乾隆五十八年生人,过继给叔叔明善
妹妹:肃王府不入八分辅国公敬叙夫人、睿勤亲王端恩福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