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采玉简介

2021-11-06 12:05 人物百科 投稿:运河边百科网

王采玉,女,汉族,生于清同治二年(1863年),浙江奉化葛竹村人,是蒋介石的母亲。她幼承父教,聪明伶俐,精于女红,深得慈爱。但青年时代命运多舛,曾遁入空门。但她于逆境之中顽强奋斗,上孝下教,治家有方,实为封建社会中万千女性之楷模。

目录

基本资料

1

中文名:王采玉

国籍:中国

民族:汉

出生地:浙江省奉化葛竹村

出生日期:1863年12月19日

逝世日期:1922年6月14日

身份:蒋介石的母亲

人物生平

2

蒋介石之母姓王,名采玉,原名彩玉,生于清同治二年(1863年),系浙江省嵊县葛竹村人。

王氏祖先于明朝洪武年间由奉化连山迁居到葛竹村。王采玉的祖父王毓庆生有三子二女,长子王有则,次子王有模,三子王有金。

王有则,字品斋,1820年生,熟读诗书,精明能干,曾以贩卖土产为业,后来在皖南、浙西招集流亡人口,开垦战乱弃留的荒地致富,晚年回到家乡葛竹村。原配姚氏,生有三子一女。姚氏死后,续娶姚振昌之女,又生一女二子,该女即王采玉。

王有则卒于1882年,其时家道中落,王采玉也才年仅19岁。由于大弟贤巨嗜赌成性,小弟贤裕患有精神病,所以家中生计全凭王采玉缝缝补补赚得的零钱贴补。

王采玉她幼承父教,聪明伶俐,精于女红,深得慈爱。但她青年时代命运不佳。其父王有则不事生产,家道中落。王采玉以一双灵巧的手,做针线活,贴补家中生活,日子过得十分艰苦。王采玉初嫁于跸驻乡曹家田地方的竺某。结婚之后,夫妻相处倒还不错,只是竺某

还俗再嫁

3

蒋介石的父亲蒋肇聪是溪口蒋姓27代孙。蒋肇聪曾读过四书五经,为人精明能干,绰号“埠头黄鳝”(“做生意水平很高,别人不易占便宜”之意)。王贤东是王采玉的堂兄,这时在蒋肇聪的店铺当伙计。一天,王贤东请假回家,路过金竹庵,进去看望带发修行的堂妹王采玉。王贤东谈着谈着就谈起了溪口东家的情况,然后用关心的口吻劝道:“采玉,你如此年轻,要想在此出家终老,漫长的岁月,殊非容易……”王采玉顿时拿不定主意,不知如何回答才是,只好说:“此事还得与母亲仔细商量再说。”其实,王的母亲姚氏当初只允许女儿带发修行,目的就是为了要她以后还俗再嫁。

光绪十二年(1886年)六月,23岁的尼姑王采玉还俗,做了45岁的溪口玉泰盐铺蒋肇聪的继室,当了老板娘。光绪十三年(1887年)九月十五日午后,王采玉在玉泰盐铺的后屋楼上分娩。这就是后来溪口街上乃至全中国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蒋介石。

蒋介石4岁时,王采玉又生下女儿瑞莲,以后相继又生

望子成龙

4

王采玉哭告无门,只有把精神寄托在儿子和菩萨身上,她祈求菩萨保佑儿子没病没灾,她育儿成器的决心始终不渝。翌年,王采玉娘家葛竹聘嵊县姚宗元在王氏宗祠设塾授课。她为了让儿子调换环境,即送蒋介石前往就读。就这样,蒋介石四书五经也学了不少,开始懂得了一点孝道,发誓要读书上进,求取功名。

就在王采玉在溪口,口念佛经,心挂儿子读书之时,从外头传来了还是个毛孩子的儿子要娶堂表妹毛阿春做老婆的闲话。王采玉很惊诧,这不是更被人家背后耻笑吗?最后王采玉的母亲姚氏出了个主意:索性到毛家去提亲,把毛阿春娶过来,也可给这匹小野马套上个笼头。母亲说得有理,王采玉立即行动,找了个媒人去毛阿春家提亲。

毛阿春的母亲蒋赛凤,是蒋肇聪的堂妹,听到这一消息,不但一口拒绝,还责骂蒋介石不成器。媒人碰了一鼻子灰,如实回报给王采玉,王窘得无地自容。她发示说:“赛凤把我家阿元(蒋介石的小名)看做虫,我一定要在她眼皮底下挑个好媳妇。”

说干就干,

送子留学

5

当时反清的革命运动已风起云涌,很多有志之士出国留学,不久蒋介石自己剪去发辫,决心出洋学军事。可是这个举动被一些亲朋好友得知,认为是大逆不道,并极力劝阻,王采玉尽管也有难舍儿子远离之情,却很赞成男儿志在四方,毅然为儿子措资整装。此后,蒋介石按照留日学军事须由本国学校选拔保送的规定,先入保定陆军速成学校受训,然后,东渡日本入振武学校,不久加入同盟会,参与革命活动。

1911年秋,蒋介石与同学张群等回到中国,参加反清活动。民国成立后,因为参加孙中山的反袁活动,蒋介石成了袁世凯和北洋政府通令缉捕的要犯之一。在革命处于困难、缉捕又紧的时候,蒋曾几次回乡匿避,家中不时遭到搜查,许多族人亲友惟恐株连,啧有烦言,不与他家往来,王采玉却处之泰然,甘愿毁家受累,对儿子频频抚慰,从无戚颜怨言,还千方百计资助其远避和进行活动。

心愿了结

6

王采玉早有抱孙之心,可是儿子结婚后,多年不见媳妇生育,不免有些心焦,后来毛氏终于怀孕了,她喜形于色。那时蒋介石还在日本留学,寒假归来探亲,夫妻之间偶尔因故争吵,毛氏顶了几句嘴,他一时性起,举脚踢去,不料正中毛怀胎七八个月的大肚子上。当时毛氏扑倒在床上十分疼痛,当夜便小产了。王氏啼哭痛骂,责骂蒋介石不孝。对母孝顺的蒋介石,只好跪下听训。

在母亲的压力下,毛福梅后来再次怀孕。1910年农历三月十八日毛氏分娩,生下儿子蒋经国。此时王氏47岁;蒋介石24岁,毛氏29岁,结婚已将近10年。王采玉由于得孙子较晚,心情喜悦异常,对蒋经国十分疼爱。王采玉一生坎坷,积劳成疾。

1921年6月14日上午七点,王采玉因心脏病复发,盍然辞世。享年57岁。

7

母因子贵,随着蒋介石地位的提高,蒋母墓也屡屡以扩建。

出殡之时,孙中山特派陈果夫为代表参祭,国民党内的许多要人均赶来参加。孙中山亲撰的祭文,由陈果夫代读。孙中山还亲自为蒋母墓题写了墓碑:“民国十年,蒋母之墓,孙文题”。在碑的上面,刻有“壶范足式”四字,意为女中模范。在碑的两侧刻有蒋介石自题楹联一副:祸及贤慈当日梗顽悔已晚;愧为逆子终身沉痛恨靡涯。落款是蒋介石的曾用名“不孝子周泰”,由张静江手书。蒋母的墓志由胡汉民所作,墓铭由汪精卫所写,由书法家沈尹默书。墓前还植有两株石楠。初建的蒋母墓茔仅为传统的坟茔样式——馒头状,四周砌以灰石围护,墓地上,除立了一些碑石以外,还种植了一些其它树木,是十分简陋的。

1923年,蒋介石因在过去一年里平定陈炯明“炮轰总统府”的武装叛乱时,“临危受命”,倍受孙中山的赞赏,成了他政治“生涯的转折点”。正因为蒋介石的政治地位有了提高,他对其母的墓地也有了新的安排。从5月开

王采玉  
声明:运河边百科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站长删除。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