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诞行为学》作者丹艾瑞里和他的同事克劳斯韦腾布罗赫(INSEAD商学院教授)在大学里开展了一项有趣的实验来研究拖沓和自律(本实验收录在《怪诞行为学》里)。
开学的第一节课,学生们满怀期待以及对自己的信心坐在教室里,想象着这一学期一定要拿最好的成绩。你看,像不像曾经的你,或者你现在的小孩?
艾瑞里在三个不同的班级布置了同一项作业(12周学期末结束前完成三篇论文),但是像大家提出了不同的要求。
在A班级里艾瑞里是这样要求的“周末以前,你们必须用书面形式,自己规定每一篇论文的上交期限,一经确定就不准改变”,他进一步解释到:“迟交的论文,按迟交的天数扣分,每晚一天扣罚总成绩的1%。提前交当然也可以,不过我不到学期末不批阅,早交的不会有加分之类的奖励”。
在B班级里艾瑞里让学生们在最后一节课时上交三篇论文,当然他们也可以早交,可是他既不会提前批阅,也不会给早交的同学加分。
在班级C中艾瑞里又是怎么要求的呢?大家能猜到么?不要着急往下翻,大家可以想一想,如果让你来做这个实验你会怎么安排?并且班级C在这个要求下拿到了最好的成绩,无论是论文还是平时的单元测验都表现得最好。
想到了么?第三个班级得到的是完全专制的待遇,他给3篇论文都规定了明确的上交期限分别为第4周,第8周和第12周。这一结果说明了什么?严格限制他们的自由是治疗拖沓病的最有效的手段。但是最大的启示在于只要给学生一个工具让他们自己设定期限,就可以帮助他们获得较好的成绩,这一点是通过前两个实验的出来。
在A组里,虽然把三篇论文上交时间都设在最后周看似是最理性的,因为这样就不会因为迟交被扣分,可是实际情况真是如此么?学生们到底是怎么做的呢?显然大家都明白一个事实,大多数人都有拖延症,为了和拖延症对抗,大多数学生都将三篇论文时间做了一个比较合理的规划,几乎没有谁计划在最后一周再上交论文的。
在A组里还发现了一件有趣的事,那些把三百篇论文上交时间充分拉开的学生和C组的学生得分一样高,可是没有这样做的学生把平均分拉低了。这又说明了什么?学生们确实知道自己拖沓的习惯,可是不是每个学生都能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并采取合理的方法对抗自己的拖沓的,当然还是有一部分学生做得相当优秀。
至于B组也许有和其它两组一样优秀得论文吧?可那也是极少数,整体说来B组完成得最差劲,为什么?因为在一个完全宽松得环境里对抗拖沓是需要极强的自律的,可是完全内驱的自律是很难的。所以我们需要适当的外在压力,再结合自己的内驱力可以最大程度的唤醒我们的自律。